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8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分蘖数,与分蘖期~(32)P及~(14)C在分蘖的分布(%)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69(n=21),r=0.532(n=22)。谷粒产量与分蘖期~(32)P在分蘖分布(%)的相关系数r=0.604(n=14)。谷粒产量与乳熟期~(14)C—葡萄糖同化物在稻穗分布(%)呈显著正相关,r=0.616(n=25)。高产杂交水稻威优64、汕优66、源优植和广优56的谷粒产量与~(14)C在乳熟期稻穗的分布和从剑叶的输出率相关系数大,低产杂交水稻汕A×芦36—1,D优66等相关系数小。讨论了~(32)P、~(14)C在分蘖和稻穗的分布动态,可作为预测杂交水稻产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小粒稻和大粒稻的生理研究,无疑对水稻育种和水稻栽培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小粒稻和大粒稻共6个品种:南泰8号、七桂早25,三黄占(小粒)、美果选、特青2号、双桂36(大粒)作为试验材料,于玻璃网室内盆栽,每盆4株,肥、水及其管理一致,播种后定期测量植株分蘖数、顶上4片的叶片、叶鞘、茎穗干物重,收割时进行常规考种。试验结果表明,~(32)P、~(14)C在小粒稻和大粒稻分蘖的分布(%)不同,大粒稻“美果选”比“特青 2号”和“双桂36”~(32)P在分蘖分布多,~(14)C在分蘖少,分蘖数也少,小粒稻“南泰8号”~(32)在分蘖分布(%)比“七桂早25”和“三黄占”多,分蘖数也多。小粒稻“南泰8号”和大粒稻“美果选”,生育后期植株干物质保留在叶片、叶鞘和茎秆节间比其余品种多,其余小粒稻和大粒稻叶片、叶鞘和茎秆干物重贡献给稻穗增重较多,“美果选”的分蘖干物重和植株地上部干物重,比其余大粒稻品种减轻。大粒稻,“美果选”和小粒稻“南泰8号”的充实粒数少,谷粒产量低。实验结果证实王永锐(1986)提出的高产水稻品种生育后期,确实存在有“两段式阶梯灌浆形式”,如大粒稻“特青2号”,“双桂36”,小粒稻“七桂早25”,“三黄占”,并认为这可作为水稻选育种和高产栽培的生理指标,以及作为水稻生理育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威优64、陆青早1号为材料,免耕能促进水稻叶片对~(14)C的输出和根系对~(32)P的吸收及输出,促使各生育期的生长中心集中~(14)C、~(32)P的分配优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葡萄糖示踪的方法,研究杂交水稻乳熟期功能叶片同化产物的运转分配及其与谷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汕优64、V优64、D优852、植优D、秀优57、五优占2号等高产杂交组合,乳熟期功能叶片的~(14)C—同化物分配到稻穗的(%)或在稻穗的输入积比其恢复系和高产常规品种双桂36高,秀优57、五优占2号和青优159的谷粒理论产量与乳熟期~(14)C—同化物从功能叶片的输出率呈显著正相关,五优占2号的谷粒产量与乳熟期~(14)C—同化物在稻穗的输入积呈显著正相关。青优27、青优40和青A×HR18等低产杂交组台乳熟期功能叶片的~(14)C—同化物分配到稻穗的(%)或在稻穗的输入积比双桂36低,其谷粒产量也不与上述参数呈显著正相关,甚至相关系数出现负值。  相似文献   

5.
用早熟籼稻“陆青早1号”和中熟杂交稻“威优64”,直接播种于盛有2年免耕土壤的塑料盆(70×45×20cm)与常规耕作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威优64”和“陆青早1号”根吸收 ~(32)P和分配到各个生育期生长中心多,尤以抽穗期和成熟期分配到稻穗的量比对照的多。~(14)C —葡萄糖同化物从涂叶的输出率(%)、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各个生育期均比对照的高。免耕稻两个品种乳熟期和成熟期茎的干物重增重,由乳熟期至成熟期茎秆物质运转率高,成熟期茎鞘总糖向谷粒运转率也高,成熟期叶片、叶鞘和稻穗干物重比常规耕作的增重,茎秆比较轻,运转和给稻穗贡献率高,两个免耕稻种的谷粒产量结构比对照良好,第一次枝梗数,第二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每穗充实粒,结实率,1000粒重,茎/秆比,经济系数比常规耕作的高,谷粒产量增加。本文还证明在免耕条件下杂交稻“威优64”植株性状和营养生理性状比“陆青早1号”良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14)C-杀灭菊酯在罗非鱼和石螺体内消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4)C(标记杀灭菊酯,研究它在罗非鱼、石螺及浮萍体内的吸收、分布、浓集和排泄的规律。实验表明,水中~(14)C—杀灭菊酯积累在罗非鱼及石螺体内各器官组织的浓缩系数,胆囊的最大,为肌肉的55倍,石螺的厣为腹足的50倍;罗非鱼的鳞片、肝脏的生物半衰期较长;石螺的厣的半衰期为其他脏器的3~5倍。  相似文献   

7.
长日诱导不育HPGMR植株,随着花粉的发育,~(14)C葡萄糖同化产期分配到幼穗中的比率,从花粉单核早期的37.38%,不断下降到花粉成熟期的4.96%。反之,在短日诱导的可育植株中,则从花粉单核晚期的7.58%,增加到花粉充盈期的40.58%。可以认为,HPGMR花粉发育后期~(14)C-葡萄糖向幼穗运转的障碍和光合同化产物减少,是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它导致长日下典败花粉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18)O和~(15)N是稳定性核素,并不具有放射性,但是在很多文献和练习题中经常误将它们作为放射性核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归纳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放射性核素与稳定性核素,帮助师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水稻幼苗在Yoshida,S.溶液及其缺钙溶液中培养的试验表明,Ca~(2 )促进水稻幼苗根的K~ 吸收和幼苗的生长速率。杂交水稻幼苗比对照受Ca~(2 )的影响大,缺Ca~(2 )营养液比含Ca~(2 )营养液的K~ 含量和酸化速率下降都慢,可见,水稻幼苗根的K~ 吸收与其根的H~ 分泌具有内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用蛋白酶K-苯酚法,从开花后7~14天的水稻小穗,抽提纯化出有生物学活性的总poly(A)~ RNA,在AMV逆转录酶作用下,将它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并在DNA聚合酶I和核酸酶SI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cDNA经甲基化修饰,通过EcoRI接头与表达型载体λgtll DNA连接,经离体包装构建出水稻开花后小穗cDNA文库。该文库的复杂度为2.4 ×10~6pfu,重组体的比率为14%。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镜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启蒙教育学阶段、救亡教育学阶段、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和非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从共时态的角度来看,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的追问一直响彻20世纪;教育学基本理论何以存在的探求一直在代代教育学者群中构成追问。因此,如何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因子”在引介西方教育思想的背景下得到激活是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再一主题。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中国诗坛继“朦胧诗”之后,又出现了“第三代诗歌”,但是与造成了巨大影响的“朦胧诗”不同的是,“第三代诗歌”至今仍未进入多数人正常的阅读和交流范围。该文试图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第三代诗歌”进入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和交流范围所必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一个对自身资源开展的整合能力,而地方高校在资源上从传统意义上理解具有历史有限性、管理文化的地方性以及人财物资源的短缺性。但是,如果将“有限性”、“地方性”和“短缺性”这种地方高校发展的“压力”换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将其转变成“动力”,这无疑是对学校资源的重新认识和重新整合的过程,也是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将为高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及理想气体模型计算了气相13C84(D2)分子在101325Pa压力及不同温度下的统计熵及热容.给出了统计熵及热容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及温度下,13C84(D2)分子的统计熵及热容比C84(D2)分子的统计熵及热容要大.  相似文献   

15.
元和三年是柳宗元生平至为重要的一年,有五大原因促进了他的转变:摆脱了赐死的阴影;缓解了亡母之痛;聚齐了一批同病相怜、相互慰勉的朋友;拥有了时不我待、急起直追的紧迫感;身体略有起色。为此,柳宗元通过游山玩水、重新确立目标、读书撰著、以赋明志等,实现了全面调适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海上花列传》这部处于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时期的作品结束了古典的传统而另辟蹊径,在题材内容、人物设置、艺术技巧及发行渠道等方面都带有鲜明的转型期的特点。本文从小说的叙事方式入手,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角度三方面探寻这一作品的现代化特质,揭示小说断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辛楠 《巢湖学院学报》2005,7(5):135-139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以一种技术性视角看待艺术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通过指出技术成为现代艺术形式的内在组成部分,从而区分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出现对传统的艺术理论观念和人们的认识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