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传媒》1996,(3)
“昨日黄花”奈尔何文/张书省《陕西日报)1996年4月4日《社会大视角》版用一号字刊出大标题《月票成了昨日黄花》。在此之前,有家刊物还就“昨日黄花”论辩了半年之久,有意思的是,“昨日黄花”得胜回营,凯旋而归。在全国各地的许多报刊上,“昨日黄花”也冠冕...  相似文献   

2.
张光奇(原名张景珍),是东北地区的第一个女共产党员,1909年7月5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小南关汉军八旗一个没落地主人家。当时家中尚有六、七十亩田地,到其14岁时,家中仅剩田地十几亩。……  相似文献   

3.
“昨日黄花也芳香”;“人们把过去的新闻戏称为‘昨日黄花’”;“……在前线已是昨日黄花了……”;“……也还只能算是昨日黄花……”;“……这毕竟已日渐成为昨日黄花……”;“……传到我们手中时,早已是‘昨日黄花’……”;等等。以上6例分别摘自6家市、省及中央级报刊,其中的“昨日黄花”都用错了,应该用“明日黄花”才对。可是,时下“昨日黄花”之说屡见不鲜,仅从以上列举数例足见一斑。何为“明日黄花”?这是句成语。黄花即菊花。原指农历重阳过后逐  相似文献   

4.
开卷阅读,便如获至宝;独坐迷醉,常会心傻笑;一气读完,仍余味无穷……几十年来,我幸遇这样的书籍不是很多,牛青坡先生新近出版的《书生独白》是其中之一。我从这位“书生”的“独白”里,津津有味地获得了这样的美感享受。编辑,是老牛的“本岗”———他数十年为人作嫁,现如今已两鬓染霜;作家,是老牛的“业余”———他把别人彻夜打牌往脸上挣纸条贴的工夫,全用到品味人生、笔耕墨耘的“爬格子”上了。值得羡慕的是,他的“业余”极富成就———成了位极富个性、极富特色的作家。尤其是他的随笔,堪称独树一帜、独辟蹊径、独具魅…  相似文献   

5.
“昨日黄花也芳香”;“人们把过去的新闻戏称为‘昨日黄花’”;“……在前线已是昨日黄花了……”;“……传到我们手中时,早已是‘昨日黄花’……”等等。以上几例摘自几家省、市及中央级报刊,其中的“昨日黄花”都用错了,应该用“明日黄花”才正确。  相似文献   

6.
一条短信毁了一种水果 “蛆橘”传言流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旺苍县,一个并不很适合柑橘生长的地方,2008年约产橘3600吨,县人均只有8公斤:中国,2007年柑橘种植面积2600多万亩,居世界第一位;产量达2058万吨,同样是世界冠军。9月,旺苍的橘子感染了大实蝇疫情,但并未出县。然而,因为一条“别吃橘子”的短信,这种水果在大半个中国严重滞销  相似文献   

7.
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他很久以来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这两个词。从字面上看,似乎“昨日黄花”更切合其所欲表达“形容已过时的人或事”的意思,但“明日黄花”似乎见得更多。因知我是做校对工作的,便问我到底“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8.
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他很久以来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这两个词。从字面上看,似乎“昨日黄花”更切合其所欲表达“形容已过时的人或事”的意思,但“明日黄花”似乎见得更多。因知我是做校对工作的,便问我到底“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9.
海上大闻人杜月笙,能在风云际会的上海滩发迹成为“社会领袖”,尔后又能历经风雨数十年不倒,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亦有他个人的因素。后者细究起来,识者说他“会做人,会赚钱,也肯花钱”,或许有道理。会做人,会赚钱,一般人也做得到,无非是手段高明、巧取豪夺那一套,关键是“肯花钱”,不是每个大事都能做到的,如他的师傅黄金荣就不行,而他则出手不凡,在赌台上把赢来的价值数十万元的房契、支票轻轻撕掉,说一声:“朋友之间玩玩,不必当真”,便过去了,对方从此以后感激不尽,说不定就到了他的麾下效劳。杜月笙“肯花钱”的另一…  相似文献   

10.
《警世通言》一书中记载了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未遇,他就在书房等候·忽见砚台下压着一首尚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学士一看就发笑。因为他想: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就是焦干枯烂,亦不落瓣,何来“吹落黄花满地金”呢?于是,便成竹在胸地依韵续诗二句:  相似文献   

11.
天桥市中有“三王”,都是名的老字号,逛天桥的人提起“三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王”,即百年老号“海顺轩”茶馆,也叫“王八茶馆”,经理姓王,为人和善;“烤肉王”,在天桥驰名数十年之久;“豆汁王”,也是数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叶陆苗 《新闻世界》2006,(6):F0002-F0002,I0001
安徽阜阳生态园座落在阜阳市城区西北城乡结合部。位于古颍州西湖遗址。跨湖而建,占地面积1107亩。历史上的古颍州西湖天水一色。风景如画.以其妩媚动人的湖光水色让无数文人墨客相约畅游。陶醉其间而流连忘返。不仅凝聚了颍州大地古朴淳厚的乡土文化气息。也汲取了欧阳修、苏轼等文人学仕朴实、隽永的词风诗韵。欧阳修从扬州移居颍州,即住在颍州西湖旁.发出了“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的心声,苏东坡知颍虽仅数月.却写下了近百首诗词.“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颖谁雌雄”.更是他钟情于颍州西湖的旖旎风光而写下的传颂千古的名句。  相似文献   

13.
詹勇 《大观周刊》2012,(22):1-1
一座城市为他悲伤,数万市民伫立街头为他送行,数百万网民为他点亮“蜡烛”,目前,“最美司机”昊斌长眠于故乡杭州,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无尽的缅怀与追思。  相似文献   

14.
冯资荣 《青年记者》2007,(24):116-117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袖、无产阶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也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卓有成效的领导者和实践者,他创办、主编、撰稿的报刊达数十种。1920年10月他在《“少年中国学会”终身志业调查表》上这样填写:“终身欲研究之学术——达尔文生物学说、马克思经济学说”,  相似文献   

15.
现任峨眉山金顶派出所所长的段学明,在金顶工作的10年间,为保护景区安全、服务中外游客做出了突出贡献,荣立了个人一等功。这些年间,他冒着生命危险挽救数十名轻生的生命,被人们誉为“金顶守护神”。两年前,我对他作了第一次采访。经过几次真情涌动的采访后,我贴近了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因此成为了朋友。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到1991年,大连市政府 曾连续3年开展了评选“十大粮王”的活动。此举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先后有18位农民荣获“粮王”的殊荣。 最近,记者驱车于庄河、普兰店和瓦房店等地,对18位“粮王”进行了追踪采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18位曾经承包数十亩甚至数百亩粮田、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粮王,如令竟已有2/3不再种粮。搞建筑者有之,种果树者有之,养河蟹、买船捕鱼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17.
炯炯有神的大眼,瘦瘦的中等个儿,鸭蛋形的脸庞透出江南人的几分清秀灵气,但额头上的数根银丝却表明其已年逾半百。就是他,先后有594幅漫画在《工人日报》、《中国老年报》、《中国石化报》、《石化老年》等数十种报纸杂志上发表。漫画讲究含蓄、意境、滑稽、幽默、夸张。笑,让人捧腹;“骂”,入木三分。这对不是科班出身,没有进过艺术院校的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可他不怕困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刚开始学画时,投出去很多稿件如泥牛入海,可他毫不气馁。为了提高画艺,他自费数百元订了书报杂志,自费参加了河南省《…  相似文献   

18.
有人把安华当英雄,有人说他是个“十足的骗子”。无论何种评价,他在马来西亚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数十年的政坛生涯,从副总理到反对派领袖,又数次入狱,今年67岁的他依旧“初衷未改”  相似文献   

19.
沈嘉蔚一直在画历史画, 从“文革”时期一直持续到现在。 只不过,这数十年中,对于“历史”, 他愈发有了自己的理解。 他想用真正写实的方式传达自己的 理念,“在我们求知欲最强的时候, 被灌输了一些不真实的历史知识, 我就想把它扳过来。”他这样说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韦庆远教授著《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一书,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居正(1525-1582年),出生和成长于明嘉靖朝,建功立业始于隆庆朝,极盛并死败于万历朝初年。自张居正死后,直至现在,对其评价各说不一。韦庆远教授鉴于近数十年来所发表的张居正传记及研究论文,对张居正“其人其事其器识品格其学术主张”,“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曾起过的作用,难免仍存在不少分岐”,认为与其“各说各话,不如认真地进行讨论”。于是在“经过十多年来对张居正有关问题的摸索思考”基础上,终于写成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