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跳出从乔治·艾略特自身经历与小说的关系、宗教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传统研究的窠臼,通过分析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的叙述时序的叠合、叙述距离和节奏的变化、叙述视角和人称的转换三个方面揭示了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的叙事策略,挖掘出潜藏于小说《织工马南传》表层结构下的多元复合叙述模式,彰显出乔治·艾略特的叙事文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在著名文学家乔治·爱略特的长篇小说《织工马南传》中,“出走”是其重要的主题。主人公马南通过出走,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意义和信仰,最终获得拯救。在叙事策略上,小说通过圆形叙事结构以及与“出走”相关的两种意象,即织机和宗教迷狂,来寻找这一主题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3.
王烨 《河南电大》2009,(4):55-56
在著名文学家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织工马南传》中,“出走”是其中的重要命题。马南通过出走,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意义和信仰,最终获得拯救,在叙事策略上,小说通过圆形叙事结构以及与“出走”相关的两种意象:织机和宗教迷狂,来寻找这一主题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4.
乔治·艾略特伦理道德观的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乔治.艾略特伦理道德观的形成及其伦理道德观在《织工马南》中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乔治-艾略特通过<织工马南>,讲述主人公在得与失中找到了生命中爱的对象和尝到了人生的乐趣.从而有了面对过去的勇气和展望未来的信心.揭示了对有生命人倾注的爱比对无生命物体倾注的爱更有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得与失是相交相融的.在某种程度上作者也提出了对宗教的控告.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传统道德原则和规范,分析了西拉斯·马南人生中三次重要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指出了建立和谐的人伦关系,对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产生着积极深远的影响,爱别人的人才能长久地得到别人的爱。  相似文献   

7.
在著名文学家乔治&#183;艾略特的长篇小说《织工马南传》中,“出走”是其中的重要命题。马南通过出走,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意义和信仰,最终获得拯救,在叙事策略上,小说通过圆形叙事结构以及与“出走”相关的两种意象:织机和宗教迷狂,来寻找这一主题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叙事学相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从人物原型、情节原型和结构原型三方面来阐述《织工马南传》在神话叙事原型意义上的深层结构,挖掘出潜藏于《织工马南传》表层结构下的叙事手法和艺术,弥补了以往有关《织工马南传》叙事艺术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以亨利·柏格森绵延理论与荣格心理创伤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织工马南传》主人公马南经历的重大人生遭遇来揭示小说体现的生命哲学蕴含。遭到心理创伤的马南机械地织布,视金子为精神寄托,在试图遗忘并抹去过去生活的同时,任凭痛苦的过去蚕食现在的生活。后经养女爱蓓的影响,马南治愈了心理创伤,唤醒了尘封的过去,最终意识到了自己过去和现在生活的一致性。因此,人不能试图抹去过去痛苦的经历,而应该走出并勇敢地面对过去,通过心理创伤的治愈,使自己的现在、过去与未来重新的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乔治·艾略特早期作品中的叙事模式与远古成年礼仪式有着同构关系。主人公都实现了由自我中心主义到获得完整自我意识的道德进步。服从是实现成年礼的首要条件。磨难使个体意识到自我的力量与弱点,从而调整意识自我,以更开阔的视野认识客观世界的真实联系及自我与集体的联系。个体对记忆的虔诚及其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个体自身以及个体与集体内部能够重新统一对立的力量,最终结束其成长过程的边缘姿态,实现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和皈依。对成年礼原型的模仿体现了作者对个人及社会道德进步的倡导与追求。  相似文献   

11.
乔治.艾略特的前期作品《亚当.比德》、《佛洛斯河磨坊》和后期作品《米德尔马契》中的叙事话语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从作者型声音过渡到间接性叙述;叙述者性别立场的转换;后期小说中卷首引语的使用。艾略特在追寻叙事权威过程中采用话语迂回的叙述策略揭示了她矛盾的女性观,说明在男权文化氛围浓厚的社会中,女作家在写作中建立女性叙事权威时所面对的重重阻碍。  相似文献   

12.
信息科技的发展促生了诸多新兴多模态话语形式,这些话语的纷繁与复杂使得多模态话语的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目前为止,多模态话语跨学科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虽然多模态话语分析与社会符号学、交互社会学、认知科学、人类学、民族学、传播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融合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暴露出跨学科研究维度不够宽广、研究深度欠缺、实证研究较少、跨学科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滞后、国内研究匮乏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建议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与多模态话语研究相关的跨学科团队建设和跨学科人才培养,重视微观研究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位作家的道德价值观都会反映在其作品中。乔治·艾略特的道德价值观也体现在她的多部小说中。本文以《罗摩拉》为例,讨论小说中主人公罗摩拉的两次出走和内省经历,分析她道德的自我完善过程,进而挖掘艾略特小说中的道德理想的范式。  相似文献   

14.
论文旨在探讨文学评论家及翻译家梁实秋的文学传统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并以梁实秋所译英国作家乔治·艾咯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为研究对象,指出译者信奉的文学传统不仅指导其选择译介的作家及作品,更影响其翻译策略.而译者的翻译策略,相当程度上与其文学传统有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5.
乔治·艾略特作为一名跻身英国“伟大的传统”的女性作者,作品影视化后广受好评并造成轰动。她在女性的叙述权威的构建上做出了不少尝试,这或是作品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看来,她对于英国小说传统中的女性形象“天使与恶魔”范式进行了解构。在叙述声音上,她利用了男性的言辞来传递作者的女性叙述声音。在叙事视角上她将女性从“被凝视”的客体变成了“观察”的主体。她从这些方面对于女性叙事权威进行建构,但是却受制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环境,她又不得不对其进行了削弱,似是相当矛盾的。  相似文献   

16.
与19世纪英国新兴的乡土小说不同,乔治·艾略特的小说虽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却没有用一个永远无法回归的世外桃源来对照现代社会或城市文明的“邪恶”,而是强调乡土记忆能够滋养侨居者的心灵和道德,使其在离乡后仍能在时间和地点上与过去相系,保持自我的延续。这种乡土记忆体现了侨易学中的“移常”概念,是侨移者在经历“移变”或“移交”时建构身份、界定自我的一种调整策略,具有在“变”中寻“常”的建构功能;而这种记忆通常又是对早年乡土生活的主动“回忆”,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意识的回归,体现了一种建构性。这种在侨移中建构起来的、具有建构功能的“常”,也是乔治·艾略特探索的应对现代流动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乔治·艾略特的第三部小说,《织工马南》自发表以来就饱受关注。小说中显而易见的象征,尤其是蕴含在地域——灯笼广场和拉维罗村——中的象征,与主人公马南的命运变迁息息相关,因而在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方面意义重大。通过解析小说中这两个地域的象征含义和作用,以及发生在这些地域中的重大事件是如何改变马南的命运,有助于深入探寻马南在追寻群体中个体地位和归属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英国19世纪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作品《织工马南》为例,分析了爱略特的宗教观,指出该小说体现了爱略特的宗教尊崇思想和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并指出爱略特的宗教思想和她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9.
张文娜 《黑河学院学报》2023,(9):109-111+132
作为道家文化精华,《庄子》英译对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英文版蔡志忠漫画《庄子说》在海外的畅销为中华典籍对外传播提供了崭新的路径。学界对《庄子》的英译研究多以语言模态为主,而对其他模态构建英语语篇的研究尚不够充分。以英文版蔡志忠漫画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模态视角,结合文字和图像模态及图文关系探讨该译本的翻译策略,旨在分析该译本的成功之处,以期为其他中华典籍的译介提供借鉴,促进中华典籍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英美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荒原》不仅主题奇特,而且叙事颠覆传统。文章通过时序、时距、频率三个维度,研究了《荒原》的叙事时间--在时序上,分析了其预叙、外部倒叙及混合倒叙;在时距上,研究了叙事中场景、概述、省略和停顿形式的运用;在频率上,探讨了单一叙述、重复叙述及概括叙述的运用。研究发现,该诗叙事中对时间要素的运用在设置悬念、营造氛围、塑造人物、构建意义秩序和揭示主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