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所谓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因为外出务工或其他因素将自己的子女交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教育的一种教育现象.隔代教育帮助一些父母解决了眼前孩子无人照顾忧虑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某些教育误区也给孩子的成长埋下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道德行为培养、价值取向都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因父母外出打工或离异等原因,山区小学半数以上孩子存在着完全隔代教育现象。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都由祖辈承担。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在这些完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祖辈对“双减”政策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其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教育的责任,部分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如果利用祖辈自身的优势和山区特有的地理优势等对学生实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培育,可以改善当前完全隔代教育的教养方式,优化家庭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达欢 《辅导员》2015,(9):7-8
伴随80年代的独生子女们陆续成为父亲、母亲,隔代教育的敏感性愈发变得严峻起来,总会有不少的家长朋友向我吐槽:孩子爷爷如何宠孩子,还不让他们自己管教孩子,孩子奶奶经常背着他们给孩子“开小灶”,教到孩子连父母的话都不听了……一言以蔽之:隔代教育几乎是一无是处!个别年轻家长还用上了“没文化,真可怕”来形容自己的父辈,甚至不惜与他们翻脸以争夺孩子的教育权。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园老师,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隔代教育,我想为饱受争议的隔代教育说几句好话,因为,作为祖辈的他们,还是有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年轻的父母常常忙于工作或急于“充电”,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或充分享受着丰富的业余生活。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老人抚养。然而隔代教育在孩子早年的人格形成中可能会造成某种不良的影响,这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伴随80年代的独生子女们陆续成为父亲、母亲,隔代教育的敏感性愈发变得严峻起来,总会 有不少的家长朋友向我吐槽:孩子爷爷如何宠孩 子,还不让他们自己管教孩子,孩子奶奶经常背着他们给孩子“开小灶”,教到孩子连父母的话都不听了……一言以蔽之:隔代教育几乎是一无是处!个别年轻家长还用上了“没文化,真可怕”来形容自己的父辈,甚至不惜与他们翻脸以争夺孩子的教育权.  相似文献   

6.
魏小敏 《亚太教育》2019,(10):181-18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年轻的父母由于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将孩子的生活教育责任委托给祖辈,这些祖辈成为孩子的“代理父母”。如今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常见,已成为社会焦点话题。然而,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隔代德育问题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隔代教育”并不是一个很新的话题,但它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有一些孩子是同隔辈的老人一起生活的。因此,做父母的很怕老人会“惯”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可否认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也有相当多的老人用他们的爱心、耐心以及丰富的人生经验对孙子辈的孩子给予了很好的教育,在此我们选发几篇有关稿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熊瑛 《湖南教育》2009,(9):54-55
儿童隔代抚育现象越来越普遍,也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隔代抚育究竞利大还是弊大?调查发现,市民在这个问题上看法不一,有的认为,祖辈阅历比年轻父母多,隔代抚育能弥补年轻人的“缺陷”;也有的认为,祖辈思想陈旧,教育出来的孩子过早“老年化”,性格、脾气都很奇怪,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伴随城市化进程出现的农村隔代教育现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由于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将他们的子女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接受“隔代教育”。目前,“隔代教育”有三种情况:其一,父母双方都在家,孩子却由(外)祖父母抚养;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孩子成长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如今的社会中年轻的父母面临工作压力、社会竞争等多种因素,隔代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父辈们教育出现了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1.
隔代教育是指家长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缺失孩子的教育而将孩子托付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然而,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对于世界有了一套自己的看法。为了克服缺少父母教育的隔代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担负起学生教育中家长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在高二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懒散、以自我为中心、怕吃苦……平时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中,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居多。许多老师也发现,性格有明显缺陷的学生,大多有“隔代教育”的影子。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年时,跟父母相处的机会很少,与父母的感情不深,往往性格内向。这种现象值得警惕。上海市妇联的调查显示,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10个中就有5~6个主要由隔代老人教育。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祖辈承担对孙辈的家庭教育正成为很多家庭的教育特色。调查表明,孩子年龄愈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社会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13.
隔代养育,不新的话题,却是一直被关注的焦点;普遍的现象,却是一直无法妥善解决的难题。老人也好,年轻父母也好,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养护者。心疼孩子,心疼孩子的孩子,是老人欲罢不能的心结;工作很忙,依赖父母,是年轻人一推再推的坚强理由。我们的幼儿老师,对隔代养育现象也有自己的看法。让我们走进长椿街幼儿园,听听大家如何说……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做到这一点,教育才真正是一种幸福的事业。熟悉教育的人会明白,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好习惯,而父母的习惯如何对孩子影响巨大。因此,《人民日报》曾发出“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的呼吁。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大批青少年的父母与教师,并有机会听到他们许多心里话。我发现,中国的父母绝对是爱孩子的世界冠军,虽说“改造”一词难听,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们也心甘情愿。但是,他们有一个普遍的担心——自己年龄大了,有一些积习颇深的坏习惯还改得了吗?需要的一些好习惯还能够建立起来吗?的确,…  相似文献   

15.
李娟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18-220
现代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些年轻家长为了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将孩子的生活护理和教育辅导等责任交给了孩子的祖辈家长。隔代教育虽能使年轻父母节约精力和时间,减轻生活负担,但是基于事物的两面性思考,隔代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给祖辈家长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共生视域下的隔代教育是从价值观角度对隔代教育展开新的思考,对隔代教育的内在价值进行深度发掘,同时也对隔代教育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内调查显示:有50-60%左右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逐步形成,隔代教育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孩子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率越高.外出忙碌的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抚养,隔代教育已成为我国目前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将在更长时间内对为数众多儿童的成长轨迹产生重要影响.无论在社区、公园,还是学校、辅导班,老人和孩子总是不可分割的一道风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孙辈生活的场景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也成为接送孙辈上学、出席家长会上的一支新生队伍.  相似文献   

17.
<正>隔代教养,是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主要是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实施教育、抚养的责任。这种隔代教养与亲子教养相比较,在现代社会中,隔代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隔代教育"的现象在中国较为普遍,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祖辈生活,孩子年纪越小,占隔代教育的比重越高。随着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在城市打拼,而把自己的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去照  相似文献   

18.
成长档案是指反映学生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生活,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的文字。音像及特殊载体的原始记录。“孩子每天都在发展,只是有许多没被我们发现。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发现孩子许多方面的发展。把它告诉孩子和孩子的父母,并因势利导。促其主动发展。”因此,成长档案是孩子成长的缩影。它书写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精彩时刻。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不仅让老师、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足迹,更让他们自己获得收获的喜悦,感受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19.
(一)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接触成百上千个家庭,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其实危机四伏。很少有父母有意识地将孩子的成长看作一个个阶梯,而各种社会问题已经蔓延到家庭深处。教育其实是荒诞地错位着:隔代抚养、社会办班、家庭托幼、学校异化的教育问责等,都将孩子置于孤岛。而承受各种社会、家庭问题的,恰恰是孩子。他们在不能选择的年龄阶段,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相似文献   

20.
一、扫描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 通过调查,我所在初中学生中父亲一方外出打工占41.97%,母亲一方外出打工占7.43%,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占20.4%。这些孩子由父母一方或隔代亲人、亲戚代为教育,在缺乏母爱、父爱的环境中成长,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家庭与“隔代教育”现象,缺乏足够的家庭教育而导致“教育断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