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助并列的2支小试管、直角玻璃管、玻璃三通管、简易天平等,设计出4种比较苏打、小苏打热稳定性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丰富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将普通试管改制为直角试管。借助直角试管改进了教学中常见的检验火柴头中硫元素、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CO还原氧化铜等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按照教材上的装置和方法实验 ,不足之处是 :往往试管里固化硬结的酚醛树脂很难取出 ,即使加乙醇浸泡 ,也只能溶解软化表面部分树脂 ,效果不佳 .如采用下列改进方法 ,则快速方便 ,十分有效 .每组学生发给一根一端弯成直角平钩的玻璃棒 (制作方法 :在喷灯火焰上把玻璃棒一端烧软化 ,用坩埚钳夹住弯成直角钩即可 ) .学生实验时 ,按要求在试管里加入苯酚、甲醛溶液和浓盐酸 ,放在沸水浴中加热 .当试管里的混合物开始沸腾 ,即取下带长导管的橡皮塞 ,插入带直角平钩的玻璃棒至试管底部 .继续加热一会儿 ,从水浴中取出试管 ,可观察到有粉红色的缩合…  相似文献   

4.
试管是化学实验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教学仪器,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会用到一定数量各种型号的试管。如果用试管架来取,每次取用的数量不足20个,每种型号的试管最多也就三五支;在取用的时候由于走路晃动,还容易造成试管脱落。这给实验员准备实验带来一定的困难。首先,准备实验摆放试管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5.
我们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做了一个简单气体发生器的装置,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效果良好,受到初中化学教师的欢迎.现简介于下:所用器材:铁架台(带铁夹)一个,大试管一根,长颈球形漏斗(或圆锥形漏斗)一个,二孔橡皮塞一个(配试管用),直角玻璃导管一根,直玻璃导管一根,橡皮管一根,带孔圆塞子一个(刚好能放入试管里),止流夹(或铁夹)一个.在安装发生器的时候,先把容器抹干净,然后把配有带孔塞子的球形玻璃漏斗放入试管里,漏斗下端离试管底部大约2毫米.接着,把直角玻璃导管紧插在二孔橡皮塞上.最后检查一下橡皮塞、气体导管等各连接处是否漏气,如果漏气,要在漏气地方涂上凡士林,否则,影响实验效果.这样,简单气体发生器便安装好了.操作时(以制取氢气为例),打开试管橡皮塞,把少许锌粒(或废干电池壳)放在试管中的带孔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磷在416℃可转化为白磷的性质,我们采取下述方法,制备白磷,它的优点是装置简单,随做随用。制备白磷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大号硬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红磷,(红磷用量视所需制备的白磷量而定。)然后,在试管中充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用带有直角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在另一试管中注入少量水并通入二氧化碳使它饱和,继续通二氧化碳充满试管上部。  相似文献   

7.
抢鲜报道     
常照镜子有益身体健康俄罗斯的科学家发现,原来多照镜子对身体健康好处多多。人在照镜子时,通过镜子反射而来的极低量辐射对人的细胞、器官和身体将会产生积极影响,俄罗斯科学家在3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血液,用成直角的镜子盖住第一个试管,第二个试管则是放置在两个上下相对的镜子中间,第三个试管只用一面镜子从上面盖住,然后将3个试管置于黑暗的房间里,一小时后从3个试管中各提取少量血液进行测试。透过镜子反射的辐射对血液的光学密度有影响,在辐射的作用下,机体内的水分子发生共振,导致血液的防氧化性以及血液中酶的活性提高,也就是提高了机体的生物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200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大大增加了实验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试着对几例实验做了改进,更便于实验教学. 1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本实验在要鉴定的组织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合后,可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直接加热,并注意安全,防止溶液冲出试管伤人.这样省去了用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浴加热的麻烦,实验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装置A.试管(2L200)B.铁片(凹状长形)C.橡胶塞[玻棒滞弯头).干燥管]D.漏斗E.试管夹刀.烧杯:a.铁粉和硫粉(各5幻b.湿润的品红试纸C.氢氧化钠溶液二.实验步骤及现象1.把搅拌均匀的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放到铁片上,将铁片放人试管内,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2.用乳胶管把直角导管和漏斗连接起来,漏斗放人一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漏斗颈部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夹横搁在烧杯上·)漏斗边缘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3.在酒精灯火焰上将带有橡胶塞的玻棒的弯头部份烧红,迅速塞进试管管口内,玻棒的弯头部份与铁粉…  相似文献   

10.
借助三通管、广口瓶、小试管、石灰水和瘪气球等实验用品,设计了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并且实验装置可以反复使用,因此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利用试管装置进行了简易的实验改进,通过实验研究,在得到白色沉淀的同时又有效地在短时间内观察到不同阶段沉淀的颜色变化,更贴近了中学有关氢氧化亚铁制备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教学中,我补充了如下演示实验,以研究液体沸腾的条件。 实验装置,在课本第44页图4—14的实验装置中增加一只大号试管和一支温度计(附图)。 在大号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为了节约时间,可装入前面实验中烧杯中的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以其本身科学、规范、严谨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能力及教学组织形式上都有别于理论课教学。要搞好化学实验教学应做到“一规”,“两性”,“三个结合”。一、确保规范操作中学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操作正确而且规范。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时要向学生交待清楚规范操作的标准是什么、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如:给试管加热应先均匀加热,避免因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组装实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用青霉素瓶代替烧杯、试管等仪器做了一些化学实验,效果十分理想,学生兴趣很浓。现介绍原电池实验: 装置中盐桥由细玻璃管弯制,注入饱和  相似文献   

15.
化学实验教学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开发智力 ,提高能力 ,掌握科学方法 ,养成科学态度 ,培养发展眼光 ,从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培养跨世纪复合型、多元化人才。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掌握规范的操作  教学是一项严谨的活动 ,实验教学更是如此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就应实事求是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言传身教典范。小到一支试管 ,一根玻璃棒 ,一支胶头滴管 ;大到一架天平 ,一套制备装置的安装使用。如试管的握法“三指握 ,二指拳 ,握住试管在上沿” ;使用胶头滴管应“直立悬空” ;安装仪器从下至上 ,从左至右 ,等等。教师如不加以严格要求 ,规…  相似文献   

16.
<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突出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特点,运用电视教材呈现生物体的结构特点及生理现象有其事半功倍的效率。为此,在讲《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节时,本人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新课一开始,师述:这儿有A、B两支试管分别装有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请两位同学分别向A、B两支试管吹气和压气(用吸气球),提示同学们观察A、B两试管中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7.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设计水相Barbier-Grignard反应微型实验制备1-苯基-3-丁烯-1-醇,并应用于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采用预先活化的锌粉作试剂、大试管作反应容器、制备薄层色谱法为提纯手段,应用折射率和红外光谱对所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型化实验有效地降低了实验成本、节省了实验室空间、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获得了比常量实验更高的产率和纯度,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重视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创新,也是实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针对高中化学教材中关于硝酸的性质实验介绍一套综合性与创新性很强的、且简易实用的改进方案。1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装置如图1,试管塞上插入一根可以上下抽动的粗铜丝(下挂小铜片),在左边试管中加入少量浓硝酸,右边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缓缓插入铜丝。使铜片与浓硝酸接触发生反应,迅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颜色变绿。(浓度较大且溶有二氧化氮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1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改进称取2克氢氧化钠放于烧杯,加进60毫升96%酒精,不断搅拌,使成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贮入试剂瓶备用。取3毫升饱和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于试管,通入CO2,则产生白色沉淀,这是生成的Na2CO3。将上述生成物分装于两支试管,一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沉淀溶解;另一试管中滴加盐酸,产生CO2气体,用点燃的火柴伸入试管,火焰熄灭验证。2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装置如图①、图②圆底烧瓶配上双孔橡皮塞,一孔插上直角玻璃导管,另一孔插入长约15cm的尖嘴玻璃管,用橡皮管与长约5cm的直玻璃管相连。橡皮塞上再插上反焊…  相似文献   

20.
1 氯与硫化氢反应实验在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实验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中 ,有一个比较氯和硫的性质实验 ,学生按教材方法操作 ,在氢硫酸中滴入氯水 ,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 ,看不到有乳黄色的硫析出 ,导致实验失败。若把实验方法改进为在氢硫酸中直接通氯气 ,则反应迅速 ,现象十分明显。具体做法如下。每组学生发给一支中号试管和带直角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在试管里装入 1~ 2 g氯酸钾晶体 ,再滴入 1mL浓盐酸 ,立即产生黄绿色氯气。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 ,把导管插入盛氢硫酸的小试管的液面以下 ,不一会儿 ,即可看见溶液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