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本科院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的创新,具有增强思政教育时效性、提升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平台的重要教学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的问题,通过强化教师观念,加强思政师资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建设数字化的校园;加强信息监管,提高学生思政素养等措施的提出,实现院校思政数字化教学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2.
好的课堂教学要以好的课程教学设计为前提。为了提高传媒学院"数字化学习"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依据李龙教授的课程教学设计思想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施。结果表明,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课程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的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效果都很显著。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体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化的英语教学环境。其优势不仅在于其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非线性学习空间,能使英语教学真正做到走出课本、跨出课堂、走向世界,为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类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数字化实验仪器与教学资源为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小学科学教学,特别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儿童自主探究向着开放化、个性化、生活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混合学习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学校为此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建设,并对广大师生进行了学习培训,教学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学习资源的数字化为学习者进行混合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学习者学习观念的转变。本文就数字媒体环境下混合学习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效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课程教学开展的混合学习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混合学习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研究和开发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应用系统,强调教学过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克服一般外语自主学习模式缺乏监控,目的性、系统性不强,学习成效不明显的弊端。在引领式在线学习理论指导下,同时根据对大学英语大纲的要求和需求分析,探究大学英语应用教学体系,为大学英语网络学习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大学英语自主化学习的基础,它为大学英语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内容。为此,本文对大学英语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质量标准、引入体验式学习方法、注重不同类型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等策略,最后,根据提出的策略分析大学英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方法,包括定位学习资源建设目标、明确内容体系、充实学习资源、进行资源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8.
E_Learning实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教育环境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学习工具的数字化 ,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与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此时 ,教师的作用更多地用在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上 ,帮助学习者形成有效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多,社区老年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与年轻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社区老年美术教育要采取多种方式,使老年人参与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和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是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并借助他人的知识经验来实现的。本文将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结合社区老年美术教育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社区老年美术教育课程模式,为构建老年人终身学习体系、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学习与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是当前终身学习理念发展的重要内容,两者的良性发展将影响社区教育工作的高效推进。针对当前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制度建设现状和问题,文章以数字化学习在实践中的问题为基础,从顶层设计、主体视角、实体建设等三个方面分析数字化学习中影响创新和发展的制度问题,从组织、管理和制度上提出对应的实施建议和策略,以期为社区数字化学习提供制度支撑和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理性分析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共享库建设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共享库建设旨在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依照统一的标准。最后还给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研发策略和途径,继而提出了解决办法,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为进一步研究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学习以其学习主体个性化、学习方式灵活化、学习过程交互化、学习时空全面化等优势,成为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的新热点。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法,对2001—2012年期间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从文献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了我国数字化学习研究现状,提出数字化学习发展建议,为今后国内外学者对数字化学习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进行数字化学习的要素,其建设质量和使用水平直接影响数字化学习效果.资源建设的核心工作应该先从需求分析开始,对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和评估.对农民中的远程学习者群体特征、价值取向、资源需求类型三个维度的分析,为提高我省远程数字化学习整体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在保持传统教学班级的优势的基础上,再吸收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相整合而成。混合学习的思想为传统高校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了最佳的理论环境。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远程教育交互理论,立足于混合学习思想,探讨在传统高校进行混合学习的应用模式,将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更大限度地发挥全日制本科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乡镇型典型应用示范学习中心之一北京平谷区镇罗营数字化示范学习中心为个案,对镇罗营产业、劳动力情况、学习中心信息设施建设、培训状况、农民培训资源需求、学习形式和模式、服务模式、管理组织(镇级、村级)等做了全面的访谈和问卷调研,力求能为我国易镇型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模式和机制提供一些经验和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6.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支持服务形式,具有学习对象扩大化、学习内容多样化、学习方式个性化的特点,其建设对居民个人及社区教育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学习模式是以北京东城社区学院为引领,提高居民数字化应用能力,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一种学习形式和途径,具体表现为数字化学习室和数字化学习社区(基地)两种子模式,并在数字化学习方式、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共享服务平台四个方面的建设中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美国研究型大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持续加速发展。使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面临战略抉择。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信息技术对研究型大学未来的影响”专题研讨会,国际经合组织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的“大学未来与新技术”专题研讨会,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课件开放行动及密歇根大学的媒体实验室数字化大学的孵化实验表明:研究型大学数字化变革势在必然。在环境建设上,研究型大学应坚持开放、参与和共享的理念,为促进跨学科、跨学校和跨国界的协作提供平台;在变革行动方面,坚持系统设计和实施,创造全数字化环境,形成网络基础设施,为管理、学习、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提供系统的、完整的数字化服务;在管理制度上.探索共治方式,提高研究型大学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中,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以社会普遍存在的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为学习背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同理心,提高学生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因素的深度认识,以此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学术界对于隔代照料的研究成果在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为学生在不同的视角下重新审视隔代照料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长春全民学习网站是遵照《长春市2010年民生行动计划》建设的、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教育网页,它是长春数字化学习港的门户网站,它旨在为社会各级各类的求学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利用拉斯韦尔的5w理论对长春全民学习网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促进长春全民学习网成为有益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终身学习平台,突出现代化网络的优势,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长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将技术与教学进行结合关键在于教师,需要高校教师具备较高的数字化能力。但目前高校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存在不足,高校教师将技术与教学进行融合的能力欠缺,高校教师单纯的信息技术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下教学的需要。因此,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高校教师数字化能力的内涵、框架、影响因素以及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为深入研究高校教师数字化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