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味兰花照     
<正>最近,聪聪的外婆在老年大学学习了如何用手机拍照。周末家中的兰花开了,外婆正好“一展身手”,拿出手机从各个角度给兰花拍照。谁知聪聪看了外婆拍摄的照片说:“我们家的兰花可香了,但外婆拍的兰花好像闻不到香味。”怎么拍出兰花的香味呢?这可把外婆难住了!一旁的妈妈说:“兰花是花中君子,幽香是出了名的。但要在照片中表现它的香味,让人‘闻’到它,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聪聪你来出个主意?”聪聪赶紧摆摆手说:“别问我,我也想不出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冬天来了,开放式窗台上的花草抗不住低温,外婆只得把它们一盆盆往屋里搬,聪聪看到了也过来帮忙。外婆一边搬,一边感叹:“要是有一间花房就好了,我们不用搬来搬去,它们也能照到阳光。”外婆家位于市中心的老城区,在这里建花房显然只是说说而已。聪聪却说:“外婆,我有办法建花房!”外婆笑呵呵地说:“好啊,等你长大了,给我建一座大花房。”  相似文献   

3.
还是这位喜欢《机器猫》的朋友,有一天我在公司甬道上碰到他,他皱着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对我说:“看报纸了吗?地球的温度正在逐年升高,非常可怕!”我不解地问:“地球升温有什么好怕的?现在不是有空调么,大家躲在房间里面不出去就是了。”  相似文献   

4.
<正>解惑释疑《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课堂上学习这篇文章时,我就想:为什么蒲公英妈妈有降落伞?为什么孩子们乘着风就能出发?它们去哪里呢?一放学,我就跑回家问爸爸那些问题,并说:“爸爸,你快告诉我答案,快点!”爸爸笑着说:“瞧你满头大汗的!  相似文献   

5.
从高中到现在,《大科技》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杂志,它内容广泛、科技性强,看到杂志越办越好,真替大家高兴。看了今年第8期的《绿色的挽歌》一文,再看后面的《读者林》,不禁感到迷惑:《绿》文中提倡“自然恢复”、“无为而治”,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看到“保护母亲河”的感人号召,  相似文献   

6.
我生长在一个教师之家,从小就耳濡目染了爸爸、妈妈如痴如醉的爱书、读书、教书,徜徉于书山之中不知疲惫的良好习惯,我不仅喜欢读书,而且特别喜欢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做一名科学家是我儿时的梦想,盼望着有一天我也会发明创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受到这种思想的启发,我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动脑筋,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经常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其它方式、途径可以吗”等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也喜欢动手去制作,是一个科技活动的积极分子,多次参加校级、县级、直辖市级…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2013,(19):45-45
你觉得《红楼梦》闷死人吗?我到现在都还是觉得《红楼梦》很闷,更不用说小时候了。有入跟我说《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对付人的手腕特别厉害,我都很困惑:王熙凤这样就很厉害吗?有比妈妈的那些朋友厉害吗?大概因为我家里常常有“很多王熙凤”进进出出,所以我看《红楼梦》时,就觉得王熙凤还算“蛮正常”的嘛!  相似文献   

8.
合力办大事     
<正>下个星期学校将举行校园运动会,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要求所有同学都要参加运动会,每个人最多可以参加3个项目。班主任黄老师动员大家:“我们班在一年级时就获得过年级第一名,现在四年级了,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再夺第一,为班级争光!”聪聪是短跑健将,也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回到家,  相似文献   

9.
杨先碧 《知识窗》2008,(2):51-51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著名的古老传说。战国时候的政治家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它就预示着自己马上要死了。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  相似文献   

10.
村上春树 《知识窗》2011,(10):11-11
女孩问男孩:“你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少年想了想.用沉静的声音说:“半夜汽笛那个程度,、”少女默默地等待下文——里面肯定有什么故事。“一次.我半夜突然醒来,”他开始讲述,“确切时间不清楚.大约两三点吧。什么时候并不重要,总之是夜深时分。我完完全全孤单一人.身边谁也没有。好嘛.请你想象一下:四周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就连时钟声都听不见,也可能钟停了。  相似文献   

11.
陈明,中国歌坛实力派女歌手,因一首《寂寞让我如此美丽》而迅速走红:之后,她又推出了《快乐老家》、《我在飞》、《仙乐飘飘》、《枕着你的名字入眠》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并获得“中国原创歌曲十大金曲奖”、“中国歌曲排行榜十大金曲奖”等:她出演了电视连续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并演唱了主题曲《等你爱我》.2004年7月15日,陈明的新专辑《让爱情优先》与歌迷见面.再次掀起了“陈明热”。沉浸在即将做妈妈的幸福中的陈明,敞开心扉谈起了自己的感情及生活。下面是她的自述。  相似文献   

12.
张倩倩 《知识窗》2010,(11):45-45
说实话.过去我一直不是很喜欢我的妈妈。 中学时代的我一直觉得妈妈唠叨,废话太多;妈妈很笨拙,不会算账.到收购站卖废品都会被人骗:妈妈不注意着装打扮,到我就读的中学找我,我都觉得丢面子……  相似文献   

13.
<正>偶与奇相对,有“双,成对”的意思。在古代,人们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所以人们把运气不好叫作“不偶”。有一天,我和妈妈提起了这种有趣的文化。妈妈听完后提议玩一个游戏,规则如下:我任意摆放两组不同数量的小棒,妈妈通过提问,判断这两组小棒的数量是奇数还是偶数。  相似文献   

14.
嗨!大家好,我叫快悠悠,大家叫我阿悠就可以了。以后,就由我和慢摇摇为大家主讲悠悠课堂。随着一部深受大家喜欢以悠悠球为主题的电视剧《火力少年王》热播,在同学们中刮起了一阵猛烈的悠悠球旋风。YOYO球,在香港被叫做“摇摇”,在我国台湾叫做“溜溜球”。按普通话发音则叫做“悠悠球”。哎呀,光说忘记介绍我的搭档了,下面请大家鼓掌欢迎慢摇摇出场。谢谢大家的掌声,我是慢摇摇,大家以后就叫我摇摇吧。因为很多人的不了解,在国内YOYO球被认为是小孩的玩具。其实YOYO球是一项相当高难度的纯技巧运动,要求很高的准确度和手眼协调。YOYO球从基本的技术花式开始,有入门的初、中、高级30招花式:其中包括著名的“睡眠”“遛狗”“翻山越岭”,甚至“原子裂变”……  相似文献   

15.
吸蚊枪     
夏天来了,被人们喻为吸血鬼和直升飞机的蚊子也来到了我们的家园。蚊子独有的个性,让大家都受不了:一是蚊子飞行中产生了“嗡嗡”噪声,影响人们休息;二是蚊子喜欢咬人吸血,传染病毒。真烦人!那天晚上自习,我的小脚被蚊子叮了不少的红包,又痛又痒。妈妈叫我涂上“花露水”和“清凉油”消肿。特别是上床睡觉时,我们先用扇子赶蚊,然后用双手打剩下的蚊子,有时蚊子和我做游戏,将我骗得团团转。我讨厌这蚊子,我一定要想一个全新又好玩的办法治一治我身边这些狡猾的蚊子。为了弄清楚蚊子的特性以及探索新的捉蚊方法。我跑了新华书店、图书馆查阅了…  相似文献   

16.
母亲:“我的孩儿,你听得见吗?” 胎儿:“我在哪里?” 母亲:“啊,孩儿,你听见了?我是你妈妈啊!” 胎儿:“妈妈!我真是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周围都是水……” 母亲:“孩儿,那是羊水。”  相似文献   

17.
巧除谷牛     
一、发现问题去年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外婆家玩,我看见外婆家地坪里晒满了稻谷,许多黑色的虫子在上面爬,有的直往房间里爬。我问妈妈:“那是什么虫子,为什么直往家里爬?”妈妈告诉我:“那是谷牛,它们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外婆正用太阳暴晒的方法除掉它们。”  相似文献   

18.
我对《情报杂志》很喜欢,每期均细细地拜读,并深为其中的内容所吸引,尤其是“情报改革”和“情报理论”使我深受启发,也加深了我对《情报杂志》的感情。因为,是《情报杂志》将我逐步引向情报事业的壮丽殿堂,激起了我对情报事业的兴趣。可以用两个第一来概说。我的第一篇情报方面的学术论文“试论耗散结构的情报系统”,是在《情报杂志》1988年第2期上发表的。当时我还是一位从事情报工作的新兵,可以这么说,《情报杂志》的用稿通知,坚定了我从事情报工作的信心。另一个第一是我在《情报杂志》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百科知识》2014,(6):42-42
一赵健读者《张家口):我很喜欢1A百科聚焦关于马的文章,我发现这已是贵刊每年的一个“保留.节目”,希望继续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为有一个作家妈妈而自豪。每当有小朋友在我面前夸耀他们的妈妈读过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时.我总是反驳他们说:“那有什么.你妈妈讲的那些故事都是我妈妈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