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晓晖  张文东 《传媒》2021,(21):52-54
Vlog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近年来受到官方与民间传播者的共同青睐,其以具有吸引力的视频内容和充满特色的个人标签,拓展了短视频的外延,吸引了大批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本文从共情、赋权、互动这三个角度分析Vlog的传播特征,并通过对Vlog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解析,提出未来Vlog的传播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媛媛  张宇丹 《传媒》2021,(1):42-44
Vlog作为当下颇为受众喜欢的一种媒介,其记录生活的方式别有特点.本文通过聚焦Vlog受众文化群体被承认的需求、了解政治事件的需求、社会交流的需求与娱乐休闲需求,来探讨Vlog这一媒介形式的媒介文化特征,通过受众需要作为参照点,来分析Vlog媒介文化的整体风貌,以及受众选择Vlog这一媒介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聪 《视听》2023,(3):121-124
在新的媒介语境下,Vlog的制作和传播将身体重新询唤为主体,并通过对身体的再度感知,实现了一种“作为生活”的具身传播。作为关乎身体的媒介,Vlog以其高度的生活化和虚拟的在场性,使得Vlog的身体呈现成为事实上的“缺席的在场”。而文化意义上的Vlog则以一种不可避免的“身体的展演”,实现了消解认知的新的对话可能。  相似文献   

4.
成玲玲 《传媒》2021,(16):60-62
Vlog(视频博客)作为新兴的媒介形态,凭借个性化、日常化等表达特点和碎片化的传播优势获得广泛青睐.Vlog庞大的受众市场和发展潜力,让主流媒体纷纷尝试Vlog新闻报道模式.Vlog新闻通过第一人称视角为受众提供沉浸式体验,消解受众的距离感,增强新闻的亲近性,为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新闻报道提供崭新视角.我国主流媒体的Vlog新闻产品已经形成以移动短视频为代表的传播优势,并在实用性等方面具有优化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5.
米华 《中国编辑》2021,(1):26-30,36
在文化领域出现视觉转向的大背景下,视觉消费成为一种日常行为.作为一种以视频为媒介的博客,Vlog带来的日常生活视觉化成为备受关注的媒介景观,并且呈现三个鲜明的媒介特征,即真实生活的场景式呈现激发共情、人格化的表达方式强化社交属性、图像转向凸显身体的媒介属性.Vlog在内容增加、用户数量增长的同时,媒介赋权令其在身份、技...  相似文献   

6.
马瑶 《东南传播》2021,(9):119-122
截至2021年6月,微博上关于#Vlog#的讨论达到1451.6万、阅读达到183.1亿.由此可见,微博已成为Vlog传播分享的最大集散地之一,那么对于Vlog用户的媒介使用动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微博社交平台上的Vlog用户进行使用动机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微博Vlog用户在观看Vlog时均存在"娱乐消遣"、"社会互动"和"学习新知"三种动机.2.微博Vlog用户更多为了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而观看Vlog.3.微博Vlog用户制作发布Vlog是出于表达和塑造自己.4.微博的推广机制一定程度上会激发用户的制作发布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背景下,移动化、场景化传播成为主流媒体守正创新的主要阵地,主流媒体正在跟随新媒介环境拓展传播渠道,采用“Vlog+新闻”的方式进行融合媒体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学理论为研究依据,选取“康辉Vlog”为研究对象,分析Vlog文本中的前台、后台、中区、深后台行为展现,并对“康辉Vlog”新闻中场景构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Vlog类型视频自2018年至今在中国市场掀起热潮.文章通过梳理B站内播放量靠前的Vlog类型视频特征,发现作为新进入中国的视频类型,尽管其互动程度优于动画类和搞笑类视频,但其受众数量、回访度和传播量有待加强;此外,短视频"短小"的媒介特征已经严重束缚Vlog的发展,因而突破10分钟的临界点在市场占有层面具有重要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卓娜 《传媒》2019,(13):94-96
自2018年,Vlog在国内借助各大社交平台迅速发展,一方面是普通人记录美好生活的视频日志,一方面也成为明星、网红等公众人物博取关注,跨越圈层的工具。本文围绕Vlog这一媒介形式的出现,透过受众制作个人Vlog作品、参与他者Vlog互动与传播的行为,探讨Vlog与当代社会受众视频社交的情绪诉求,以及自我呈现与他者认同,并对Vlog的发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与移动终端的普及,短视频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热门视听影像产品,而短视频市场逐渐饱和,粗放型快餐内容也很难持续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以记录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Vlog(Video Blog)作为短视频的纵向补充开始瞄准了下一个风口。以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环境学观念为研究线索,因循"媒介-场景-行为-社会"的路径,结合欧文·戈夫曼"拟剧理论"与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视角,分析Vlog文本中的前前台、中区、深后台行为展现,并尝试探讨Vlog广泛传播后所带来的社会互动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王宇彤 《采.写.编》2021,(12):107-108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物质发展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在城市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对正定县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城市形象传播存在媒介产品多而不精、城市品牌塑造链条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城市形象IP化、传媒产品全媒体化、城市传播智能化的措施,以期利用正定县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打造特色城市品牌,为其他县级城市形象传播做良好示范.  相似文献   

12.
王政 《当代传播》2007,(5):53-54
都市文教区域具有鲜明的资源集聚优势,都市文教区域媒介必须从区域的角度去考虑发展,其战略定位应成为具有区域教育传播特色的信息高地和独特的城市教育与文化地标,对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科学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聚合与传播,拓宽和延展受众的认知领域.为了实现这一定位,应当从媒介产品、传播特色、专业服务、文化理念这四个途径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3.
李思冀 《新闻前哨》2022,(15):73-74
作为记录生活的短视频新形式之一的Vlog,目前已经引起了新闻传播行业的关注与重视。现阶段,通过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创新应用Vlog,可促进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扩大,并带动媒体形象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Vlog新闻的传播优势入手,阐述了Vlog应用至新闻传播中的意义,并提出了新闻传播中Vlog的创新应用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游琪 《新闻前哨》2022,(5):37-38
加拿大传播学者伊尼斯认为新媒介必然催生新生态.全媒体时代下,许多新兴媒介产品风起云涌,Vlog、H5等媒介产品的出现,丰富了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之余,更是衍生了新的传媒生态.传统电视台不再具有垄断信息的地位,时政新闻主持人需要全方位打造自己的媒介形象,从而反向赋能其所属的媒介组织.  相似文献   

15.
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管理者探索发现城市品牌,塑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并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如何在多元媒体时代去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进行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怎样运用传播策略扮亮在媒体多元化时代的城市名片,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城市形象与媒介传播进行探索,以宁波作为个案,对宁波城市形象传播策略进行研究,并对宁波城市形象传播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陆彦好  顾熠男 《东南传播》2021,(10):131-136
Vlog新闻作为新兴的视听新闻形态,展现出与传统新闻迥异的新特征.受众对这一新媒介技术能否接受、如何接受,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考量的问题.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对291份来自Vlog新闻用户的问卷数据考察其使用行为.研究发现:受众信息需求、情感需求和整合需求的满足均会正向影响受众对Vlog新闻的感知有用性,其中信息需求满足的影响最大,而整合需求满足的影响最小;感知易用性也对感知有用性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上述因素可以用来预测Vlog新闻的使用态度和使用行为.文章基于上述结果对5位Vlog新闻用户进行访谈,并结合Vlog新闻产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顾熠男 《传媒》2021,(14):58-60
"Vlog新闻"自2019年全国两会大规模出现后,已经成为新型的热门新闻传播形态.本文基于社会临场感理论,从共存感、达意度和凝聚力三个方面分析"Vlog新闻"传播创新之处与成功原因,并尝试提出提升"Vlog新闻"传播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科技进步、社会需求、真实性等诸多原因,Vlog自2018年在中国逐渐兴起。随着Vlog的崛起,Vlog广告成为营销媒介中新的力量,主要表现在其原生性、审美性、场景化的特性上。若能解决Vlog广告小众化、同质化、过度商业化的问题,Vlog将成为品牌发掘用户资源、建立美誉度和忠诚度的新媒介渠道。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在西方社会中消费主义文化和大众媒介日益崛起的语境下,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后现代文化景观。Vlog作为一种记录反映日常生活的新兴媒体形式,呈现出了独一无二的叙事与传播特征:生活化表达、人格化构建以及交互式观看等等,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走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繁荣,传播领域受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领域的影响,成熟的工业化流水线信息生产模式已经形成,人人均为传播者的群体传播时代来临。Vlog成为传播城市形象建构的新容器,弥补当前视频传播中只短不深、只视不思、只频不精的劣势,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建构和城市形象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