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实施三年多以来,在巩固农村舆论宣传阵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科技兴农,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为使“村村响”工程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各级领导要进一步统一认识,重视这一惠民工程的发展维护,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考核制度,创新广播内容与形式,以适应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农村供电所肩负着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使命,农村供电所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淮安供电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农村供电所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了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助力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笔者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供电所的党风廉政建设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现代应用人才培养,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取得良好的效果,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道路. 打造高职教育品牌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用老区精神办好高职教育,办好高职教育服务老区经济”的办学思想,坚持“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面向大别山,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提升内涵、创建示范、特色强校、服务至上”的办学理念和“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的办学战略.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的逻辑生长点在于农村职业教育。从教育价值的角度分析,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逻辑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是发展前提,农村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是最终目标。而现实情况是,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本体价值实现不足,对乡村振兴需要的四类人才培养缺失,进而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工具价值的实现。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加大对新农人、乡村工匠、“专家型”生态建设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以最终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村中学,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怎样把学校办出“农味”来,真正实现农村中学为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和为社会发展服务,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问题。为此,结合我校十几年来的实践,粗浅的谈谈开展“农村应用性科技实验教学”(以下简称“农应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发展壮大,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一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薄弱环节,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没有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村的实际实现很好地“对接”和“融合”,致使许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严重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模式,把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送到农村中小学。“农村远教工程”的实施,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途径。“农村远教工程”的实施,还可以大力推动“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为党员干部教育服务,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如果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程奠定了农村教育的百年基业,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的话,那么,新世纪初开始的这项“农村远教工程”则大大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别,使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提升到新的高度。尤其重要的是,“远教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了视野和知识面,其对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更将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农村教育走向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张波 《德州学院学报》2013,(Z1):138-140
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是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2013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经济会议提出鼓励支持发展家庭农场,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截至2013年6月25日,德州市共注册成立家庭农场82家。目前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仍以发放农户贷款的融资性服务为主。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中旬,我们在黔南州就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能力进行调研,探讨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一、农村教育发展形势喜人我省农村教育较为落后,近年来发展甚快,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普九”)发展很快,“普九”人口覆盖率由 2000 年的35%提高到2003 年的 65.1%。预计到 2005 年全省县级行政单位都可基本“普九”。黔南州 12 个县市,2000年已“普九”的 6 个,到 2003 年已达 8 个。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学校的布局更加合理,新建和改建的校舍是…  相似文献   

10.
“全新世纪,崭新千禧。科技猛进,一日千里。重重挑战,步步紧逼。良辰机遇,稍纵即逝。勇往直前,顽强搏击。更大复兴,登峰造极。中华崛起,福满天地。”站在新世纪、新千禧的门槛,我们炎黄子孙喊出了心底的最强音。人类沧桑史,上下几千年。古代是农业社会,人天关系是“天命论”,培育的人才是“一”字型的,是专业分工不明的“通才”。近代是工业社会,人天关系是“征服论”,培育的人才是“丁”字型的,在广博基础上发展一门专长的“专才”。现代是信息社会,人天关系是“协调论”,培养人才是“干”字型,乃至“开”字型的,在人文、理工双重基础上发…  相似文献   

11.
“倾心支教,合力兴教。”自1999年以来,武穴市教育局先后选派城区(郊)27所学校240人次教师到7个乡镇32所农村学校支教。通过包点、结对、“三送”(送教、送艺、送爱心)下乡等形式,建立校际间结对帮扶关系,从管理、教学、科研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援助和交流。加强了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合理配置了教师资源,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教育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村“空心化”现象近年来颇受政府和学界关注。对农村“空心化”这一复合现象进行结构性分析,明确其概念层次,并在概念辨析和总结农村空心化的现实背景和制度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互动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农村“空心化”复合现象的治理逻辑,以治理农村人口分布以及农村地理空间布局为靶点,对重建新型现代化乡村聚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服务需求上升是通过服务供给创造来实现的,推动城市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合理逻辑是“供给优先”,实现城市服务业超前发展。中国城市服务业创造的突破口应是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再造传统服务业。其保障是重视“质”与“规范”,核心是不断创新,基础是各产业均衡发展并再造城市服务业的层级结构。以服务业发展带动中心城市发展,以工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许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我国“三农”国情的发展历程,构成了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主要逻辑。推进“三农”群体共同富裕,昭示了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价值旨归,具体为:一是助力“在农人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是促进“离农人口”实现市民化转型;三是支撑“返农人口”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新时期中国式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未来实践,一要继续扎根中国本土大地,服务“三农”现代化;二要主动响应国际职教倡议,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农民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而“科教兴农”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方针和途径,也是“科教兴国”的具体实现形式。文章对科技教育的服务对象农民以及农民教育进行科学分析和定位,研究新时期农民教育发展特点和规律,为更好地开展农民教育,实现“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和念书赔本现象,正在形成一个农村教育变革临界点;服务“三农”的国家农村教育政策指明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突破国内外已有的以强化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导向的学校教育功能扩张的价值定位局限,确立以根据农村学生升学、务农、务工的分流需求进行因材施教和服务“三农”为导向的学校教育功能再造的价值定位。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要发育为“农村课程”,以实现21世纪初的中国农村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7.
50年来,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首都现代化建设同步,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相适应。学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明确了“立足北京,服务首都现代化,服务都市型郊区经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实现首都的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知识化提供有效的人才与智力支持”的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一、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形成背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难点关键在农村、农业和农民。党的…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要想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找准位置。作为农业学校,应积极参与“科教兴农”,服务“三农”,以农业为根本、以农村为阵地、以农民为直接的服务对象。近年来,我们以校外科技联系户为基地,以“育人、服务、增效节本”为目标开展实践教学,进行了“学校+农户”、“学生+农户”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能干、会干”,农民“盼富、致富”,力争实现“四个一”:培养一批学生,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片乡村、繁荣一方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实现教育服务对象的“广覆盖”、服务体制的“一体化”及服务水准的“均等化”的目标要求.远程教育的技术、组织和历史优势使其成为实现这一使命的优先选择.以嘉兴市为例,对远程教育向农村延伸现状进行回顾,并对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提出前瞻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的难以解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职业教育的落后与服务“三农”能力的低下。农村职业教育要树立大职业教育观,把自身发展放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明确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提升服务“三农”的办学能力,完善服务“三农”的内容体系,从而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