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课堂外语文化活动是理工科大学外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对于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分析了第二课堂活动外语文化的作用以及长春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外语文化活动开展现状,并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第二课堂外语文化活动因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3.
科技的发展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也渗入到大学的外语课堂,外语课堂成为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场域,再生产出学习者内隐性的文化、建构了学习者的意义空间,同时作为高校实施教学的空间,外语课堂也生产出了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  相似文献   

4.
王军 《华章》2012,(35)
随着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既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的需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性决定了外语教学能够、也应该承扭起培养学习者人文素养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将中国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能力,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欣赏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论跨文化意识及外语文化课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葵 《考试周刊》2011,(83):79-80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外语文化课程是实施系统的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外语文化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而且要培养文化平等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主体文化意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文化、跨文化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借助于德国教育家Lehmann和Nieke的以培养行为能力为目标的能力模式和潘亚玲教授的跨文化能力模式内涵,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状况和外语教学规律,深入探讨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强调跨文化交际的实现需要具备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三个条件,跨文化能力培养是一个动态、无止境、开放型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在外语教学中引进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英汉跨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为了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怎样把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8,(51):4-5
跨文化能力是一个在不同学科都被频繁使用的概念,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多个领域。本文将以目前的国际理解教育为基础,立足于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学习的相关理论,结合上海浦东区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分析当前跨文化素养课程建设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跨文化素养培育的可行性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中职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是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了文化交际素养有效教学的策略,将文化意识融入课内外教学活动中,以培养中职毕业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许多语言知识的根源,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罗马文化,圣经文化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美国梦这三方面构成西方文化的基石,也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采用一些教学策略导入这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创新高等教育外语人才培养也被推到了时代发展的前沿。在国际化发展的全球背景下,努力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高度的跨文化意识以及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就要求高等外语教育要在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方面、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及跨文化教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这对于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中国教育,聚焦于核心素养培养,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的形势和人才培养需求,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以“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加强大学英语类课程的建设,构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同时,针对大学英语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及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教育教学方案。在教学资源建设,大学英语泛在学习环境构建,“教、研、学、赛”一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实践表明,全方位、体系化的课程建设,能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3.
李琳 《现代英语》2023,(16):44-47
具有外语演讲能力与家国情怀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必然能够在国际交流各个领域发挥其特长,对外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我国文化外宣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高校研究生跨文化演讲能力的构建和提升,为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的教育理念做出贡献,最终培养出心怀家国、放眼国际的高水平科技型外宣人才。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世界上各民族生活中所面临的多科性和交叉性的新学科。在日语教学中我们强调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日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是日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自信的作用,提出了教师应该转变角色,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等文化自信素养培养策略,以推动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本文探讨了跨文化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素养的培养,以期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一体化深入,高职阶段的外语教学也加快了"全球化"的脚步并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英美文化的渗透。本文意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英语语言的跨文化交际特征对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性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全面提升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18.
在国际交流日益加强的背景之下,大学英语教学应突破单一的语言语法教学,注重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能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的现状,需从以下方面贯彻文化教学:学生在教材之外应更多地吸收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时事和日常生活信息;教师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引导者,更应努力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9.
媒介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大学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是应对媒体全球化趋势给大学文化建设带来的新挑战的创新之举,也是大学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地方高校广西大学外语专业一流本科建设为例,从区域特色角度探讨地方高校因地制宜、在有效结合《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基础上,围绕中国—东盟博览会语言服务、少数民族文化外译和边疆语言文化安全等地方特色进行专业建设的创新性和实践路径研究,旨在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地方性特色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