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蓝墨云班课是为了满足在移动互联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互动、即时反馈的需求而开发的一款新颖的移动教学APP。蓝墨云班课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唤醒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云服务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完整记录。这一款移动教学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有利于创新教学形式,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教学吸引力。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蓝墨云班课,必须遵循主导性和平等性相统一、技术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教育和管理相统一、课内和课外相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2.
百年党史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是增强青年大学生理论自信的重要内容、引导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精神之钙、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素材、抵制错误思潮的有力武器。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发挥党史资政育人功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在融入实践中,要创新第一课堂,厚植党史学习理论要素,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丰富第二课堂,营造浓厚校园党史学习氛围;拓展第三课堂,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完善党史融入思政课教学考核评价,增强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效。  相似文献   

3.
作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思政课也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渠道。党的百年斗争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资源与生动素材,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学校与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将百年党史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三条原则,积极探索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推进二者的有机融合,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资政育人功能,要坚持政治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建构性和系统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要通过多种途径融入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要健全制度保障机制、组织管理保障机制、优化资源支撑机制,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精神,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教学效果、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存在红色文化教育话语体系有待重构、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不完善、融合机制没有健全等问题,可以通过构建开放、平等的红色文化话语体系,提升教师红色文化素养,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健全协同育人的融合机制等路径,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6.
"具象化"教学是当下高校思政课面对视觉文化挑战而进行的有益探索。由于抽象性与具象性相抵牾,要实现高校思政课中的抽象理论向视觉文化的具象图像有效转换,必须从思想性、方向性、理论性和规律性四方面全面把握,并作为原则予以坚持。  相似文献   

7.
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全面加强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廉政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拓宽融入方式、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等措施促进廉政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融入。  相似文献   

8.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对于提高思政课整体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主体性、完善大学生人格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缺少科学合理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缺乏创新等影响实践教学实效性发挥的障碍因素。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可以从细化实践教学方案、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开发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多渠道的路径探索;完善包括管理机构、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后勤保障机制等在内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要性在其内容的鲜活性、中国版;基本原则为坚持政治方向、主题、主旋律;基本目标为把"信仰和信念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唯物史观教育等更加深入学生头脑。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精神事关民族复兴,高校思政课是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渠道,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培养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与时代同频共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高校思政教师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构建课堂、校园、社会、网络“一体化”的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断拓宽思政育人载体,推进教学方法创新,推进二十大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要求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在凸显本课程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而又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原则,进而结合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对教学内容做以深度拓展的教学方式。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有助于革新教材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强化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政治修养,以及加强师生互动、改善师生关系。高校思政课运用专题式教学应当改进教学模式、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推进思政课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变普适性的教材体系为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以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历程,提出百年党史视野下,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和根本内容,坚持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高度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传播、价值引领与科学理性的统一,坚持“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统一,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教师发展与学生成人成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俭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内涵可以从儒家、道家和墨家俭德思想的传统诠释中得以彰显。传统俭德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本质要求,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旨归,培育大学生健康消费方式的现实需要。加强传统俭德的知识教育,发挥传统俭德的师德示范,推进传统俭德的实践体验,是传统俭德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任,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实践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结合得不够密切、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后期评价方式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实践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对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与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育人价值具有内在相通的应然性,在思政课教学的“汤”中适当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盐”,可让思政课更有滋味,更有情感的温度和历史的厚度;但实然层面实践育人探索收效并不明显,主要受制于教育者对红色文化内涵理解不够、实践专项经费支持缺失、实践育人指导不够等因素。加强顶层设计合力育人、整合教学内容夯实地基、开设红色文化特色课程、创新云端体验互动教学,可以有效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意义,论述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容;以革命文化为载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精神;以“五史”教育为背景,深挖伟大建党精神的实干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保障,抓实伟大建党精神的改革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血脉,激发伟大建党精神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8.
校史是高校宝贵的思政育人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很有必要。以校史融入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一线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分析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价值与当前教学尝试存在的不足,提出系列相对应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只有面向现实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应面向现实,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时事紧密结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面向现实,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做好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考核方式应面向现实。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与课程的目标贴合不紧密,要探索多角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机制,成绩与学生的现实利益挂钩。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是应对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需要,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实践探索中,要注重“学以致用”、教师培养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尤其要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实践作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