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一直被文学界析介为诠释和确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范例.本文将从小说中家庭各个成员的悲剧性命运剖析莫瑞尔夫妇婚姻的裂变和他们的儿子们的病状成长过程,审视英国工业文明进程的孽果,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非人的劳动条件、冷漠的生活状态扭曲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破坏了家庭的和谐,摧残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他们的不幸在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他们的悲剧也是英国工业文明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以对保罗与三位女性的关系的描写,展示现代工业文明世界中,人与文明,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导致人性的分裂,劳伦斯在小说中追求理论的两性关系,认为只有达到精神与肉体的谐统一,人才能获得完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不论从文学角度还是个人角度来讲,其声誉经历了异常的变化和波动,这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的其他作家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这是因为他的早期作品曾以其反传统并具有挑战性的思想惊扰了众多的读者。他是一个崇尚自然的男人,而工业文明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让人变成一种木然的机器,劳伦斯在他的作品中鲜明地表明了他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Chapter Three)3.1  Man and Woman in MarriageIf the previous two relationships can not purely show whatfeminism has broughtto Victorian womanand explain the subtle relational changes during the time,man and woman relationships of forms ofmarriage and love in the novel provide us a deeper and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world ofVictorian woman and suggest the futile struggle between the newly born feminism and sound traditionalethics in a man's eye Pauls unfulfilled quest for a spir…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现代主义小说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认为其通过描述扭曲病态的两性关系,对西方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分析了小说关于异化的文明已经背离了人的自然生命,西方人已经陷入深重的文明危机之中的主旨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国文坛20世纪著名作家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充满了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小说中无处不在的象征手法赋予了整部作品以浓烈的散文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但这并不是作者运用象征主义的真正意图所在,在这浓郁的散文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背后,劳伦斯向读者传递了他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憎恨,深刻揭露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人性的摧残。让读者充分意识到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性被吞噬、两性关系被扭曲——这样一个病态的世界势必要被扭转,同时表达了他对美丽的大自然、完美的人性及对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企盼。  相似文献   

7.
浅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花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在其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借助于隐晦的意象和象征性的语言,作者诠释了小说的内在主旨和人物复杂隐蔽的内在心理。在劳伦斯所使用的众多的意象中,花是最具代表性、最有助于揭示主题的意象,也是劳伦斯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媒介。对小说中重要的花语进行解读,有助于揭示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受到争议的同时也在英国广为流传,是"情色大师"劳伦斯的经典之作。书中不仅包含大尺度的情色描写,还在故事中透出作者本人的恋母倾向以及对于女权主义的态度和对社会的批判。下面,让我们通过分析《儿子与情人》小说中莫雷尔这一人物特征来深刻了解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9.
戴·劳伦斯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作家。争论焦点在于两性关系这一主题。小说《儿子与情人》从结构和风格体现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与<原野>在环境描写、人物塑造、主题意蕴上有着相似之处,本文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比较,挖掘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性别、不同时代的作家对于人在极爱和极恨的感情形态下人性的探索.两个作家透过文本向我们揭示一个古老而新鲜的命题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可能导致人性的扭曲,但是真的人性应该是美的,总能找到复苏之途.  相似文献   

11.
D.H.劳伦斯的小说映射出他的哲学观,但其随笔和信函更直接和更真实地表征了他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观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相应和,把世界的本原喻为永恒变化、燃烧着的火,不仅象征着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原则和发展变化规律,而且象征着人性的本能,其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较好地表征了该观点。  相似文献   

12.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显得很渺小的生命个体在典妻这一畸型婚俗中凸显了人性的扭曲,在讲求儒家“仁”“爱”的文化氛围中,这些人性的异化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无我的这种奴性与其不健全的灵魂产生的根源正是中国封建的宗嗣制度。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和他的《儿子与情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创作中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简单套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来概括这部作品是不恰当的。它是一部内涵丰富的现实主义杰作。  相似文献   

14.
进化心理学作为21世纪文学批评新的范式,运用自然选择理论、择偶偏好和亲代投资等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儿子与情人》作为劳伦斯著名的自传体小说,研究的重点过于侧重精神分析批评,然而进化心理学研究的出现为研究该小说提供了新的维度。进化心理学和文学达尔文主义的理论研究方法、劳伦斯与达尔文思想的关系和小说中自传性特征,三大部分共同支撑了这一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中的术语.在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这一情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恋母情结的理解并结合劳伦斯本人的生平分析作品,探究俄狄浦斯情结在这一作品中的完整体现,并揭示恋母情结对人身心的伤害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原型批评是容格提出的重要文艺理论,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本文以原型批评为指导,分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原型,探讨在父权“集体无意识”下作家对女性的矛盾态度以及其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17.
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颇具争议的小说家之一,他侧重对人性中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的分析,控诉了非自然化的工业文明对和谐两性关系的破坏。《儿子与情人》就是这一主旨的很好体现,本文将从主人公保罗与三位女性——母亲、米丽安和克拉拉的三种情爱关系的角度解析他所经历的复杂情感之路。  相似文献   

18.
黄庆欢 《现代语文》2009,(9):123-124
劳伦斯在其名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主人公之一的克利福(查泰莱爵士)肉体、精神和人性的摧残、扭曲和异化,使他变成了一个走向死亡的现代人,从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之一:死亡。  相似文献   

19.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半自传体作品.该书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新女性"的出现,逐步"威胁"动摇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意识.劳伦斯一方面欣赏"新女性的独立、大胆、智慧,另一方面受传统的男性至上意识的影响,又惧怕女性的这种变革会危及男性的地位.本文从小说人物关系的角度入手、剖析劳伦斯在定位女性社会角色时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20.
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颇具争议的小说家之一,他侧重对人性中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的分析,控诉了非自然化的工业文明对和谐两性关系的破坏。《儿子与情人》就是这一主旨的很好体现,本文将从主人公保罗与三位女性--母亲、米丽安和克拉拉的三种情爱关系的角度解析他所经历的复杂情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