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成语是词汇宝库中的重要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正确理解成语的特定含义。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以下  相似文献   

2.
正成语是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语言精炼,结构严谨,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为人们长期以来相沿习用。成语在语言交际中的使用率很高,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是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考点。在近年中高考中,对成语运用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要求选出成语运用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其命题点往往落在对成语的准确理解与运用上。对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会话含义为切入点,对其在汉语成语中的体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举例说明在成语教学中的运用。文章指出,会话含义是以违背合作原则的一个或多个准则产生的,而作为汉语交际语言之一的成语蕴含了会话含义是因为成语具有表达非字面意义的特点。此外,文章讨论了成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并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祖国语言的瑰宝.它简洁精辟、结构匀称、含义深刻,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词汇中,成语是一种形象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内容十分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改变。一个成语除本义之外,往往还有引申义、比喻义,有的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就使得成语更加丰富多彩。对于成语,我们应该完整准确地把握其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在编排意图上越来越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而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熟记成语"就是要求学生将成语熟练地记住,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可是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成语,因为成语含义丰富,形象生动,是语言精品。不仅如此,有很多成语还蕴含着某种科学知识呢。请看下面——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英语成语最常见的修辞手段之一,文章针对非英语民族的语言学习者在理解英语成语隐喻上存在的问题,从隐喻基础、隐喻分类和隐喻用法等方面分析了英语成语中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比较了中西方文化在动物隐喻含义方面的异同,以揭示英语成语中动物词汇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略谈成语     
在汉语语汇的浩瀚的海洋中,成语是一块绚丽多采的瑰宝。它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也有力地说明,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 成语是有特定含义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拿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现成话”。 成语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  相似文献   

10.
史江静 《出国与就业》2011,(24):118-119
汉语成语是一种富有鲜明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且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和短句.汉语习语的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问的交流和融合.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充分理解汉语成语的内在含义,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对比英汉语言中习语(成语)的异同,进行适当的结构调整,将汉语成语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  相似文献   

11.
英语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相当广泛,且语言生动形象。但寓意比较隐晦,从字面上不易理解其真正含义。本文以实例,列举和分析了一些不易掌握的成语,这对了解其语言文化背景,灵活和准确地运用英语成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无论英、汉成语,都出自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都具有较浓的民族色彩。所以,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能否彼此互译,两种语言的成语之间对应情况如何,是否存在一些“对应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所谓“完全等同”的词是不存在的,正如著名翻译家王佐良教授所言:“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影响等都相当。”这就是说,只有那些在两种语言中,文化背景和内涵基本对应的成语,才算得上是“对应词”。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通过多年沿用而构成的,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产物。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形成的。成语在许多名家的作品中大量出现,使作品内容更加丰富翔实。有的作家还把成语略加更动,使之与文章更加吻合,或赋以双关的含义。象  相似文献   

14.
一、实施建议: (一)目标要求 1.复习巩固、积累成语,进一步掌握成语的用法。 2.理解成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能在说话、写话或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运用成语,从而进一步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人们把它称之为“成语”。汉语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它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用短短的四个字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运用成语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深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成语在语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固定短语,不仅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还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本文通过对与数字"万"有关的韩中成语的对比,总结它们的异同点,希望对加强韩中两国的文化交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语言的灵动在于积累,获取的方式对小学生而言,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含义。其次是在相关的语文活动中获取。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成语短小精悍,结构匀称,含义丰富、风格高雅,言简意赅,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是汉语言文化宝库中浓缩的精华。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简炼、深刻,更加富有表现力。在阅读教学中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8.
成语是结构固定、含义精深的词语,不能任意拆开、随便替换。但同时,成语也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在语言实践中,人们通过反源式、改造式、贬义自嘲式等多种办法,摸索出了成语的破格用法,使文章变得生动机智、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19.
成语是人们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精练、含义丰富的固定词组。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又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反映了一时一地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奇闻轶事等。从汉语成语的角度研读古代扬州文化别具一番韵味。  相似文献   

20.
成语深入地发掘了语言的各种潜能,巧妙地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要透彻、准确地了解成语的丰富含义,掌握成语的实际用法,就必须仔细地辨察成语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