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栽体,它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初步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兴趣.  相似文献   

2.
史振华 《辽宁教育》2010,(12):47-49
科学史的学科创始人乔治·萨顿曾经说过:"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地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作为科学教师,我们都知道科学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科学史的渗透。如苏教版科学十一册就有很多,  相似文献   

3.
2003年秋季开始.绍兴全市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在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标准下实验教材,尽管涉及的师生只有小学一、三、七年级,但新课程、新思想犹如一股春风依旧向整个教育扑面而来,特别是初中科学课程《科学》,更是这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大亮点。我国的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把提高每一个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理念,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包含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而科学素养的提高,最终要依赖于每节教学内容.依赖于每一位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设计思路,依赖于每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还涉及让学生知道科学的本质。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可以在科学发展历史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依靠自身的体验和领悟而获得。科学史科的创始人乔治·萨顿指出: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问题是课程研制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讲,课程标准是指课程研制总的指导思想、准则。然而,现行的课程标准比起以前的教学大纲来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因为这个“新”标准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仍然含糊其词,似是而非,还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课程标准自身的矛盾和悖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科学史的定位是:"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学史实也应注意引用."从国内外的文献来看,科学史在课程中的地位还有待提高和完善,需要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充分挖掘,艺术再现,合理利用,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新化学课程标准与教学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健康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卫生职业院校学制短,专业学时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人文思想素质,必须将人文社会科学融入医学科学专业教学,实现人文学科课程的整合与开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明确规划卫生职业院校人文学科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整合现有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发医学人文综合课程,开发设置医学人文选修课平台,建立医学人文课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 .现就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与大家共同学习探索 .1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1 .1 课程的本质(1 )课程是知识 .这是较早、影响较深远的一种观点 .其作为知识的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 .(2 )课程是经验 .这种观点是在对前一种观点的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 .(3 )课程是活动 .这是一…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课程的编制一直是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下,由专门机构负责进行的,受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经验的影响,课程的编制采取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政府文件形式,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令性,课程的目的任务和内容范围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个层次上确定下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计划的下位层次,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文件.  相似文献   

11.
12.
我们已进入了数字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人对于面临的这个时代,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是体现这个时代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确立了把“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并通过生物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在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与培养,也是完成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浙江省《自然科学》综合理科教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深化课程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课程理论的建构与完善只能在课程实践的反思中形成,新课程的设计经历了五年的时间,这五年的课程设计历程形成了一段我国课程研究与课程设计自身的历史。本文呈现、分析了新课程设计过程,并与西方大规模课程设计理论相比照,从中提炼课程设计的共同要素、特征与难点,以此提示未来的  相似文献   

16.
无论我们怎样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 ,事物的外在表现与其内在实质似乎总是我们最为关切和感兴趣的事情。如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形”与“意”这对范畴来表征当前正在进行的化学课程改革 ,就会发现在对新的化学课程的认识过程中 ,人们总是在其“形”与“意”的关系上不断发掘并得以提升。因此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 ,在我们认真审视和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时候 ,有必要准确认识并深入理解化学课程改革的“形”与“意”。一、对化学课程改革的“形”与“意”的理解正在开展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试验和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普通…  相似文献   

17.
批判与反思:国家课程标准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它的研制与颁布,正是站在新的高度,对原有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对当前国际课程改革理念加以借鉴和吸收的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阐述我省初中《自然科学》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作用,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师专理、化系的对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引”与“放”:新课改中课堂教学话语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话语权在教师的全程“操作”中存在“引”与“放”的失当问题,原因是教师权威的历史文化影响、课堂教学观的滞后及实践智慧的缺失。重建课堂教学话语权关键在于教师做到对课堂教学话语权“引”与“放”的融通,即认清教师权威,消解话语霸权;加强平等对话,转变教学观念;倾听学生话语,增强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20.
孙雪芹 《考试周刊》2010,(42):197-197
科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科学史学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获得生物学基础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一栏中,第七个专题就是“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