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自然万物中,人体是结构最复杂、机能最完善、造型最优美的形体.困而也是艺术表现最主要的对象。通过人物速写的练习,可以锻炼学生敏锐地思考整体关系,扼要地表现对象和敏锐快速地捕捉对象形态和特征的能力。所以在人物速写教学过程中.抓好运用技法的同时更要注重抓好静与动、慢与速、形与神的相互关系,再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与作业练习教学生画出飞舞回旋、意味无穷的人物速写。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好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红楼梦》语言最特殊、最成功的地方首推人物语言方面。作者运用对话、独白,诗词曲赋等多样化的艺术手段,把每个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描绘得分寸适宜.《红楼梦》语言艺术的成功运用,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单纯人物论     
单纯人物是一种理想化的宙美范式.具有性格特质的单一性和性格运动的单向性,单纯人物的类型化不同于公式化概念化,前者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而后者别是反艺术的。单纯人物和复杂人物可以也应该互补。单纯人物不但可以充当喜剧人物而且也可以充当悲剧人物。巧珍和惠芳式的单纯人物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表明了社会对于理想的呼唤与追寻。  相似文献   

4.
臧峰 《辅导员》2014,(17):17-18
美景还要人物来装饰,这样景色才会有活泼的情趣。同学们在描写景物时,可以同时增加一些人物在景中的活动,这样能够给你的作文增色不少.不信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同样是写雪景,加入了人物的活动后,作文内容的变得更丰满,读起来也更加有韵味。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不仅是作表达个人的伤时之感,更重要的在于传达其对人生真谛的认识:人生是一部幻书。幻书之论既是他的人生观,也是他的人物观。纵览全书,构造幻相、解构传统寓意以及形成反讽效果,是《金瓶梅》人物塑造艺术的精髓所在。读可以通过小说的主人公西门庆与潘金莲等人物的形象塑造,洞悉作的笔墨用心。  相似文献   

6.
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状态的一种写法。跟语言、行动描写相比,它更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不但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容易跟读者的心情及时沟通,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学生的习作中,在心理活动描写方面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物对话,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自白和相互问的讲话。郭沫若同志曾说过:“小说注重描写,我感觉它和绘画的性质相近。它的成分是叙述和对话。叙述是作家自己的语言,对话便应该尽量地采用客观的口语。”由此可见,郭老是把对话与小说中的描写互相并列的。人物对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描摹人物语气情态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离开朗读的中介,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课文和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更谈不上让人物活起来;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难点,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所限.要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就更难了。他们除了从教材中接触一些历史人物外.更多的是从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接触,而这些文艺作品对历史人物的诠释.往往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概念,从而影响他们公正、客观地对历史人物进行认识、评价。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这一点,因为我们的历史教育本身所肩负的一项重任就是让学生明辨  相似文献   

9.
【技法解说】作文和说话一样,要有意蕴,就得委婉、含蓄;而作文若如此,则往往更有意味,更耐人寻味。作文离不开写人,如何才能把人写好,从而挥就一篇佳作呢?笔者在这里给同学们示范一种比较便捷的、直观的方法——侧面衬托法。侧面衬托法,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点:一是人物衬托法。用人物写人物,用次要人物去衬托主要人物,用多个人物去衬托一个人物。让次要人物出场,让  相似文献   

10.
一、人物报道中的缺陷描写类型一些人物报道(包括人物速写、人物通讯、消息等),其中有不少涉及到人物缺陷的描写,非但没有影响人物的先进性,没有掩盖人物的美好的方面,没有损害人物,反而使记者笔下的人物更有个性,更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因而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人物报道中的  相似文献   

11.
学生反映读不懂小说,说读小说时不知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往往对小说中的人物更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本文简述了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的理解与欣赏,可以用归纳比较法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醒世姻缘传》是世情小说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部作品,其小说语言也有着不凡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它的人物语言,不仅揭示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具有幽默诙谐之特色,更充满了智慧与论辩艺术。  相似文献   

13.
言为心声,以人物自身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比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其他描写方式更有表现力,比利用第三者的叙述更直接、更真实。人物自身的语言利用  相似文献   

14.
眼睛是人体中最为传神的器官,有着“心灵之窗”的美称。因而文学家最喜欢描写人物的眼睛。通过描绘眼睛可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可以透视人物的心灵秘密,可以表现人物的善恶美丑。鲁迅先生是描写眼睛的高手。在小说《祝福》中曾多处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苦命运和精神变化.对塑造祥林嫂的形象、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在谈画人物时说:“人体的某些部位画得美一些或丑一些都是无关紧要的,要想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画得生动逼真.关键全在这个眼珠儿上。”  相似文献   

15.
写作文时.为了让人物显得栩(xǚ)栩如生。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使人物更加真实。有时在文章(zhāng)中放入对话.会比直接叙述(xǜ shǜ)更吸引人。人物也会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16.
学生反映读不懂小说,说读小说时不知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往往对小说中的人物更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本文简述了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的理解与欣赏,可以用归纳比较法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郭海音 《现代语文》2006,(12):31-33
蒋成璃先生比喻“语言是作传意,读理解的通衢”所以阅读小说就要借语言走进小说,走进小说的人物、故事、作和化等等。优秀作品的语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语言使用妥帖,语义表达适切,所以通过语言品读来教小说,才能真正抓住小说本身,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说语言的魅力。在小说教学中,关于语言的品味,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比较,揣摩人物的性格:可以换位入境,体味小说人物的感情:可以感悟语言的调子,撞击小说人物的灵魂。同样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的语言,做更深入的品读。如将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替换,品读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树立、宣传英模人物,是我们党传统的工作方法。大力宣传英模人物是新闻媒体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唱响主旋律的重要内容。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用历史的眼光进行审视,探讨英模人物通讯发展演变脉络及走向,总结经验、得失,这对改进并完善英模人物通讯写作模式,增强传播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薛姨妈在《红楼梦》中不是一个重要人物,但在贾府老太君的座上,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因为她不只有时会成为帮闲凑趣的“清客”,真到难堪的节骨眼上,还是个有层次的排忧解围的“贵客”.薛姨妈很会做人,但心机却深.曾雪芹用生花妙笔刻画的这个人物形象是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的人物心态特点的.  相似文献   

20.
榜样人物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精神、崇高的人格和优秀的能力,榜样人物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积极的正能量和健康的精神面貌。榜样人物是时代的精神标杆和精神动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榜样人物,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和丰富教材内容,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教师将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榜样人物的可亲、可近、可敬,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