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颖盈 《文教资料》2012,(25):147-148
在全媒体时代,女性传播对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与日俱增。本文分析当今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呈现的特点和问题,论述女性传播对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和传播范式,并从大众传媒与高校两个维度探讨如何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理性地就业。  相似文献   

2.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卑”得声的62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49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13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卑”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3.
《大地》三部曲的男主人公王龙和王源身上既有"自卑情结",又有"优越情结"。这种"卑亢意识"支配着他们的所有行为。本文从父子关系、两性关系和社会关系比较、分析王龙和王源卑亢意识的异同后,指出支配王龙行为的是"个体卑亢意识",而支配王源行为的则是"民族卑亢意识"。这一分析充分表明赛珍珠以人为本的文学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4.
对日语的轻卑表现研究的学者主要有筒井康隆、星野命和荒木雅实。筒井和星野重点从其意义和功能方面进行了研究。荒木对文学作品中轻卑表现和特点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研究,但只将目光投向了日语轻卑表现本身,未采取对比的方法,同时也没对轻卑表现的待遇意识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以和敬语的待遇意识相对比为背景,对《哥儿》中轻卑表现的存在情况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5.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概念界定的依据.在80年代的舒婷诗歌中,呈现为伴随人的意识的觉醒而觉醒的形式.到90年代的翟永明,则强化为"女性个人化写作"形式,而后转入性别意识淡化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20,(1):137-142
唐代作为我国古代诗歌最为繁盛的时期,诗人群体汹涌庞大,而女性诗人的女性意识也开始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其中以薛涛和鱼玄机为代表,她们凭借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方式,展现出爱情中女性细腻的生活图景,为后世女性意识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女性意识的觉醒引发了女性诗人自主抒发爱情的社会契机和自身要求,薛涛和鱼玄机的爱情诗创作中蕴含着二人不同的女性意识,表现了唐代女性诗人爱情诗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转换。  相似文献   

7.
李辉 《华章》2007,(2):80
女训是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特别是女性伦理道德文化宝库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其女性道德教育主要宣传三从四德的儒家伦理思想,调节女性的家庭人际关系,功能上坚决维护男权,为现代女性伦理道德建设提供借鉴,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呈现出三类主题,分别是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找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新定位、建构女性的内心世界。张洁、王安忆和林白的作品分别反映了这三种主题。同时,三位女作家在女性意识的觉醒上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从1894年甲午战争起至1945年,近代日本对中国进行了亡国灭种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无比的灾难。遥想从两晋、隋唐起,中国向日本输送了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传播友谊的使者,而日本却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女子诗词是古代女性表达心情、追求理想、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形式与载体,因此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对历代女子诗词进行审视分析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翻新、累积与传播——中国古代诗词传播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词翻新是古典诗词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翻新,诗词得到更广泛传播。同时经过后继者不断地翻新,诗词也相应地容纳和增添了新的因素,从而产生出新的内涵和意义,使其文化内涵得以不断累积。诗人们进行翻新创作的主要方式有:用其成句,增减字词,翻换言语,提炼文意等。而诗词翻新在传播过程中多选择名家名句使其易于获得名家效应。并且诗词翻新的相对优越性和相容性较高,复杂性较低,可试性和可观察性较好,这些特性使其既容易为创作者掌握,又易于被阅读者接受。这些是诗词翻新促进诗词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学传播同人类总体的传播活动相一致,也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三个阶段。中国古典小说则是在以印刷术为基础的、文字传播得天独厚、空前普及的明代走向繁荣的。因而它的传播在当时主要是以印刷为媒介的文字传播。在广泛搜集整理中国古典小说文本流传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传播方式归纳为选辑、改编、评点、翻译四种,并以传播学的理论对其分析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中国古典小说的传播方式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3.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源于英美国家司法判例的一项国际私法制度,其产生、存在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根源。本文从分析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入手,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各国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大法系对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在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几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智为间”是孙子情报思想的精华和中国情报思想史上一个内涵至为丰富的命题,它从普遍意义上深刻揭示了情报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情报信息作用等问题,因而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在2 500多年后的今天,在信息时代,仍有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人本主义,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本的。马克思唯物史观对人进行了科学的规定,对以人为本这一哲学命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并且与抽象人本主义划清了理论界限。  相似文献   

16.
趣味性是有效英语教学活动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为增加趣味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及肢体语言,要呈现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学活动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也要避免活动没有目的性,缺乏真实性、可行性及挑战性的问题以及要避免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问题,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组织中的个体难免会面对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压力.压力不一定是件坏事,但如何使其保持一定水平,并将其化解为激发人的动力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活动支配的,文章通过分析心理因素,阐释了个体对压力反映强弱的缘由,提出用"心理疗法"来实现压力最优化,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8.
"最……之一"属于"……之一",它要求"之一"的前项必须是"多个……"。"最……之一"是可用的,但只有当"之一"的前项是"多个……"的时候它才可用,否则不可用。表达"并列最……"的人或事物时,能用"最……之一";表达"独个最……"的人或事物时,不能用"最……之一"。  相似文献   

19.
法社会学视角下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之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产生及其本质与20世纪法社会学理论在西方的兴起有至关重要的联系,该理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其不可避免的先天性,并非中国独有.为使该原则在本土发挥"最大效用性",需要运用法社会学思维从其产生和本质入手对其进行重新定位.本文认为应从"确立总的指导原则、排除具体规则规定,增加例外原则和补充原则"的体系对其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0.
《牡丹亭》经历了百年的传播和演绎,经历了全本、散出选本和改编本三种演出形式,同时还经历了剧本结构、声腔、曲辞、表演的改编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在历史久远的舞台演绎过程中《牡丹亭》承载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经典特质,又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修改和完善。这种传播丰富了戏曲舞台,同时也保护了古代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