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系统介绍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音乐思想,着重阐述了诸子百家在音乐思想方面具有保守和进步的两面性问题,并对各家音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的时期,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各家学派思潮兴起及政治的文明统治,哲学、文化思想百家争鸣,乐也随着哲学、文化的发展与渗透得到提升,乐的思想百花齐放,乐的政治功用也被先秦诸子所推崇,促使统治者们加以运用到国家的政治统治之中。  相似文献   

3.
敬老尊贤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优良传统,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统治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养老思想和制度。主要针对先秦时期的敬老养老思想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王霞  郭超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2):97-102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廉"的含义由锋利、严峻扩展到俭素、清廉、公正等。为适应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廉政思想中刻廉、刚正的一面逐步被弱化,转而以廉谨、廉洁等道德修养与政治伦理为统治阶层所接受并推行。廉政政治伦理的实现路径可以称之为垂范式履行和推予式渐进。战国后期,法家认识到施行廉政除了要发扬德性,还要不断完善制度设置、严明律法,这是先秦廉政思想建设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先秦语言哲学包含着丰厚的语文教育思想和人生智慧。从语言哲学的角度解读先秦语文教育,阐释其文化意蕴和哲学精神,是语文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旦我们把语文教育纳入先秦诸子语言哲学论争的宏阔视域来观照和审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品位和文化性格就会凸现出来,这一研究对于开阔当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视野,提升其思想境界,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是我国古代美学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先秦诸子百家乐舞思想进行比较,使我们客观的把握这种持不同"乐"者的自由争鸣,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政治背景下的产物。这对我们了解当前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成熟过程中形成其术业专攻,具有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性质的社会对舞蹈艺术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社会生态也影响着舞蹈的风尚、兴衰并作用于舞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先秦是中国200万年悠久史中最长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明的幼年时期。猿人呈现出由江南向江北发展的趋势,古人、新人则呈现出江北比江南较为进步的发展趋势。新石器时代的"六大文化区"中,黄河中游、下游(广义的中原)的华夏部落联盟地区的文化,呈现出比"四夷"地区先进的景象。夏、商、周王朝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绝大多数国家,均在中原地区。华夏与四夷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为秦国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师批评学生时运用好语言,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而且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形象。运用批评语言时应注意师生平等、尊重事实、寓情于言、因人而异、控制情绪,并讲究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广东地区的民族变迁和考古文化与中原以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均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认为,形成广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既与中原有联系,又有差别且具有地方色彩;夏至战国末,广东地区的民族(含部族)在社会制度和民俗方面比之中原及岭北先进的民族或国家相比是比较落后,但其经济、文化还是缓慢而逐步地向前发展着,华夏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这个远离中原的地区。文章还提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岭南文化进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从夏朝开始就有了简单的商业经济,商代使用货币、商人进行长途贩运,春秋时期已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战国时期征收工商税,西汉时期全国已形成了若干经济区域,理论上形成了“重本抑末”、“农末俱利”的不同观点,商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商品矛盾初步显露。  相似文献   

12.
先秦散以历史散和诸子散的庞大气势和精妙笔法立于中国散的源头,该着重对历史散和诸子散的高超写作艺术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私立教育起步于公元前六世纪。先秦时期:既有倡导教育为本、注重人文精神的孔孟儒家私学;也有倡导以民为本、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墨家私学;以及汇聚不同学派大师,融教学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稷下学宫等模式。稷下学宫学府区结构的二级管理体制,已隐现出当代大学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结构的雏型。  相似文献   

14.
论文疏理了关于"国学"的几种不同定义,认为要恰当地定义"国学"、了解"国学"的基本内涵,首先应确定"国学"的核心对象与核心观念。与目前的主流观点不同,文章对"儒学为国学核心"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通过对先秦主流学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四家主要思想及其相互关系的阐释,明确此四家为"国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而在这四家之中,道家为体,"天道"是其核心观念;三家为用,但三家的"人道"主张与倾向各有不同,因而彰显出不同的人文色彩。先秦之后,融合道、墨、法、阴阳等各家而成的儒家遂成一家独尊之势,成为先秦之后中国古代庙堂的主流意识形态,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形态乃至民族特征的丰富性,仍然离不开其他三家持续不断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国学"的核心,才能全面理解儒家的发展变化,进而准确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5.
《淮南子》是汉初“过秦”之政治思潮的重要组成,以“利民一害民”为核心命题,着重从战争、法治、经济与君主政治等四个方面对秦王朝的政治实践进行具体而深刻的历史批判。在强烈的“鉴秦”意识中,《淮南子》秉持道、儒的政治理念,对秦王朝的“治道”与“治术”进行理性反思,揭示其法家型政治发展模式之利弊得失。在取秦而代,汉政胜秦的政治基础上,《淮南子》试图以秦为鉴,提出“身国合一,身国同治”的政治理念,以此“更新汉政”,构建西汉王朝的理想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6.
在礼与法当如何配比以建构有效的政治文化模式,礼乐教化与刑杀,武功与威德当如何运用以调理民心,规范社会,巩固统一的问题上,秦汉统治者一直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这种摸索的过程就是礼与法从对立冲突逐渐走向融合协调的过程。从秦始皇开始,直到汉武帝才摸索出了一套富有弹性和生命力的政治法律模式——“礼法结合”。在秦汉的历史长河中,礼制与法制两大社会控制系统处于动态发展的“混一”状态,这是我们认识秦汉礼制与法制真实状态的关键。“礼法结合”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二千余年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治法律模式,根本原因在于其适合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独特的内涵和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和中国先秦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家在神的观念上有相同之处 ,也有差异。造成两国哲学中神的观念异同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宗教的、文化的因素 ,也有政治经济和地理方面的因素。这种神的观念的异同 ,深刻地影响了两国甚至包括东方和西方的哲学和文化的面貌 ,促使它们形成各国的特点 ,并使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兵家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子流派;历代受班固《汉志》的影响没有把它划人诸子学范畴,但从历代目录著作来看,兵家著作基本上作为子部书来著录,反映了传统学术对兵家诸子学性质的肯定;兵家研究应纳入到诸子学研究范畴,建立完整的诸子学概念。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词史发展的繁荣期。而词派的形成,则成为宋词繁荣的标识。虽然,宋人的词派观念、词派意识远远落后于创作实践,但宋代词派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还丰富多彩。关于宋词词派,前人提出了多种说法。但以苏、辛为代表的“豪放”一派,秦、柳、周为代表的“婉约”一派,姜、张为代表的“清空”一派,构成宋词波澜壮阔的景观。它们是宋词甚至整个词史上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三大词派。  相似文献   

20.
王符是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思想先驱,在中古史上开创了独特的“潜夫议政”传统。《潜夫论》焕发的理论勇气和思想锋芒,不仅在崔定、仲长统和荀悦等人著作中激起历史回声,汇成汉末社会批判的文化潮流;而且也启迪后世布衣士人著书立说、奋起进行社会批判,影响十分深远。思想者的批判功能并未有穷期,社会批判也是任何健康社会所必备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