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了使学生觅得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就在生活中。我们讲课时列举的跟“厨房”有联系的物理知识就有如下各例:  相似文献   

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渗透这一理念,让学生体验物理是有用的,在总复习课上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观察摩托,并从其结构、使用等方面列举所用到的物理知识”。现将学生答案列举于下:  相似文献   

3.
张志杰 《考试周刊》2014,(65):137-137
<正>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二是"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侧重于应用和实践。我们在这里重点阐述的是:课堂教学中怎样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所谓"从生活走向物理"是要求物理教学建立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践基础上,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物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而物理又时时联系着生活,同时从物理走向社会,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生活。《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定位于课程理念,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发现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试题会越来越多.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也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下面列举几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中也明确的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9.
杨杰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21):46-47
物理课程应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使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这是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课标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改革理念,提倡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今就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列举以下题例,与毕业班同学共商榷。例1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人用电动自行车替代摩托车。电动车使用前要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骑车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车为车提供动力。下表是某品牌的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