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体育工作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体教融合理念的提出是对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的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旨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长期存在体育课程地位低、体育项目普及率低、体育锻炼质量低、体育教师岗位不足、学校体育评价系统以及竞赛模式不完善等问题,学校体育发展依然不如人意。因此,该文将"深化体教融合"理念渗入学校体育的发展之中,从而提出解决背景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体教融合的几种观点,从逻辑学的视角对体教融合概念进行了语词定义,指出了体教融合概念目标定位高、融合程度深、融合内容广、融合状况复杂的特征,探析了体教融合与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并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体育法制体系3个方面对体教融合与学校体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体教融合”概念的提出,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和学校体育工作问题解决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教育和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优化改善。本文从教育理念本质出发,结合文献资料,浅谈“体教融合”现有成果与不足之处,进而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提出有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峥 《中华武术》2023,(7):13-15
当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发展氛围营造,着力调整不同学段的体育技能对口衔接,持续优化项目设置,使“一体化”发展与体育项目传统学校的融合形成积极要素。但也面临着社会竞赛机制单一、学训矛盾结构化、家庭、学校、社区缺乏沟通协作机制的问题。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更好地融合“一体化”发展,可从丰富竞赛机制,合理引导家长思想,提升家庭体育参与度,破除政策与资源的壁垒,提升学校、家庭、社区的协同合作能力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郝平平 《健与美》2022,(9):116-118
体教融合是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青少年体育教育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这都需要构建和完善青少年体育健康协同共促机制。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教融合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阐述了现阶段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系统理论构建了青少年体育健康协同共促机制,包括运行动力机制、整合协调机制、系统控制机制、运行保障机制和动机激励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同时,提出了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健康协同共促机制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克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进而提出“体教结合”,到如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当时,体育系统面临着难题,为了解决运动员训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教育部门采取体教结合的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体教结合”已满足不了当今所需,所以国家提出了更高层次的“体教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分析当前背景下体育师资力量存在继续教育培训质量不足、师资队伍来源单一、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岗位编制紧缺、教学形式滞后等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体教融合的内涵、体教融合对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启示,探讨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路径,并从多元协作、多级衔接、多样供给等三个方面提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主体、体育赛事服务、体育服务均等化与细分化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查找相关文献,对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中考的发展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究学生体质水平下降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体育中考解决这些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运动的乐趣,让每一位学生都至少学会一项体育运动技能。但是,目前体教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种问题,使体育与教育更好地融合,产生“1 1>2”的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0.
李岱峰 《体育风尚》2024,(2):98-100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事业不断改进,像排舞这样的运动项目也变纳入到了体育教学当中,并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现状,亟待进行完善。当前体教融合理念的提出,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更是间接为学校排舞项目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发展空间,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排舞项目将会进一步得到全面地发展。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排舞项目的发展路径展开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1.
郭烨  杜熙茹 《体育师友》2022,(2):24-27+31
课余运动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精神,帮助其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优良路径。研究结果:1.新时代课余运动训练的主体从有运动潜力的学生扩大到了全体学生;2.“双减”为缓解学与训的冲突提供了空间,学校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运动训练活动;3.推动“走班制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的一体化建设,可以更好地贯彻“教会、勤练、常赛”;4.课余运动训练应突出对整体质量的要求,要把握好青少年身体发展规律、专项训练和基础体能训练的关系,辩证地解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教体结合"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浙江省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现状的调查分析着手,对“教体结合”协调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职责,解决学校课余运动训练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效益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教体结合”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四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教育融合是指将体育竞技融合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其实施对象是学生,是优秀的体育人才。学校是发展体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为学生打基础、做铺垫、培养兴趣的重要场所,而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体育竞技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面对困境,要勇于突破,敢于直面挑战,为新时代体教融合教学质量的提高付诸行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助力学校体育发展进步,为体育发展的未来之路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起到重要作用,高职体育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体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找准定位,厘清体育课程育人目标;积极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的“3+X+X”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岗位导向、学生中心”的弹性课程模块;强化终身体育意识;完善课堂评价体系等多维度策略,为具有职业化特点的高职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体教结合”与“体教融合”的差异,分析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并提出实现路径。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面临国内体育意识薄弱、管理主体目标不一致、体育资源有效供给不足、课程建设不连贯、不统一等困境。提出应深化思想融合、加强国民体育意识,深化目标融合、提高主体内生动力,深化资源融合、扩大资源有效供给和深化学科融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发展好学校体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亦是体育强国高质量建设重要保障。在新时代体教融合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以赛促学”的思想理念下出发,旨在推动中学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中学体育发展存在“以赛促学”的教师观念未建立、“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未落实、“以赛促学”的竞赛体系未完善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强化体育教师职能,增强学生竞技意识;创新竞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多元兴趣;完善赛事组织体系,统一学校竞赛标准等针对性建议。希冀为中学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与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体教融合”的视角下来分析学校体育改革,可以更好地明确学校体育改革方向,学校体育中将体育和教育相融合,改进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明确学校体育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体质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课余训练是我国运动训练的基础,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发展少年儿童的身心能力,为从事专项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成绩打基础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实践证  相似文献   

19.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家庭体育的价值和使命。这不仅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体教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目前推动“双减”政策实施的有效途径。体育和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家校社”合力,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践行“体教”的深度融合。从“三个迁移”和“三个突破”维度,分析家庭体育的价值和使命,从而探索家庭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策略,夯实“家校社”根基,进而深化体教融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厘清体教融合与体育课程思政内涵,对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课程思政开展的困境和实践路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既是体育与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