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再谈分马     
1590年的一天,35岁的大学教授、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佛罗伦萨西北部小城比萨做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试验,也就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斜塔上同时自由下落,它们同时到达地面的结论,说明物体的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从而推翻了统治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亚里士多德"物体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理化》2011,(2):36-36
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这么说了.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他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战.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科学中的一个故事: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  相似文献   

3.
三百多年前,伽利略通过大小石头的推理和比萨斜塔实验,论证了一个"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的学说,被人们当作经典信奉至今.本文将证明:大小石头的推理并不科学;比萨斜塔实验不能够证明"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相反,"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的观点则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谁先落地?     
把重量不同的物体从高空同时丢下,谁先落地?现在人人皆知是同时落地。可在四百多年前,人们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为此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登上比萨斜塔,把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丢下,结果同时落地.  相似文献   

5.
地球对物体有吸引作用这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那么要研究物体的下落就要了解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从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把几个大小相同而重量不同的球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发现它们差不多在同一时刻到达地面,从而证明物体尽管重量不同,但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的快慢是相同的,因此伽利略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我们平时生活中所看到重物先落地轻物后落地实际上是由于空气阻碍的缘故,为了证明这个实验结论,我们用一根长1.5米,一端封闭,一端有管闩的玻璃圆筒,在圆筒里面放着小铁块、羽毛、纸片,实验前先把筒中空气抽出,然后把圆  相似文献   

6.
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用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人们信奉了近2000年的亚里斯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  相似文献   

7.
一、用粉笔探究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在高一课本中就有一节讲到,并且列举了著名的比萨斜塔"物体落地"实验。如果照本宣科,固然学生不难理解,但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3)第54页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导言部分写道:“17世纪初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从塔顶抛出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球,结果这两个球同时落地。这一实验证明了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它否定了从古希腊以来人们关于物体大小决定了下降速度快慢的认识,为近代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谁先滚下     
比萨斜塔实验是科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伽利略借助两只不同重量的铁球证明了物体下落速度是与重量无关的。那么,相同重量的物体落下的速度是否一定相同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滚动摩擦的小实验,也许结果会出乎你的意料。取一块长方形木板,用几本书将其中一端垫高并固定住,另一端平放在桌面上。找两只相同质地、同等大小、重量相等  相似文献   

10.
质量不同的两个重物同时从同一高度坠落,哪个下落得快?哪个先着地?对于这个问题,23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比较石头和羽毛的下落速度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总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由于符合常理,此后大家都把它当作真理,没人去怀疑。直到400多年前不迷信学术权威的伽利略说:两物下落速度一样且同时着地。大家都认为不可能,为此他通过180英尺高的比萨斜塔坠球实验让大家目睹质量不同的两球从同一高度坠下后是同时着地的。用实验事实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所做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验震动了比萨大学的校长、教授和宁肯相信古人金科玉律,不愿相信眼前科学证明的人们。  相似文献   

12.
经典力学对于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凡是谈到力一定有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这似乎与人们的生活实践相一致.如有一个小球静止于小车内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小车相对于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从地面上观察,小球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从小车上观察,小球将逆着小车的运动方向运动,最后从桌子上掉下来.可见,在不同参考系上观察物体的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截然不同.同时我们发现,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小球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符合牛顿运动定律,而小球相对于小车的运动不符合牛顿运动定律.  相似文献   

13.
错在哪里     
<正> 下面五个问题,从物理原理上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能你动脑筋想一想,找出它们错误的地方。一、一天,小林兴高采烈地给我讲了—个“比萨斜塔”的故事,他说:“很久以前,有一位物理学家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放下两个小球,一个是木球、一个是铁球,  相似文献   

14.
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向来被奉为权威的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建立了落体定理。许多学者对这一传说并不予置信,而比萨城中阿诺河上繁忙的桥头却矗立伽利略的高大铜像,比萨斜塔因此更加扬名,从而使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争相一睹斜塔风采。  相似文献   

15.
比萨悬案     
有一个很熟悉的故事,我们很小就听过:16世纪末,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实验:他的两只手中,拿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脱手,而且同时着地。这个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牛顿抛物运动原理图1知,从高山顶A以不同速度v水平抛出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使其飞行路线发生弯曲而使物体落回到地面上,当水平抛出物体的速度越大时,物体在地面上的落点离开山脚也越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物体的水图1平抛出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落回地面时会偏西,而自由下落的物体会偏东。所以,可以想象,在空中某高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它落回地面时,由于初速度的不同,该物体就有可能偏东,也有可能偏西,还有可能既不偏东,也不偏西。使物体不发生偏移的速度,就称为该高度的临界速度。  相似文献   

18.
知道比萨斜塔是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科学家伽利略做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登上的就是比萨斜塔。  相似文献   

19.
伽利略从比萨斜塔上扔下大小不同的两个铁球,铁球同时落地,这就证明几百年来,欧洲人深信不疑的“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下落时速度不同”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伽利略敢想、敢做的精神,大胆地尝试做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从二楼将鸡蛋丢下来,并且要保证鸡蛋不破!  相似文献   

20.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且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与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我们知道,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差别很小,在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