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考答案 1.C【解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力。免疫细胞在机体内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浆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  相似文献   

2.
读了2007年《生物学教学》第4期“用手拉手模型化解蛋白质一节的教学难点”一文后,有一定感触,在实际教学中,我校教师也把人代表抗原和免疫细胞,通过表演形式讲授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他们的共同点是利用人体各个部位器官等替代教学内容,化解生物学教学上的难点。对此,我将其归纳为身体代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体液免疫中,由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从而达到清除抗原的目的。抗原的种类非常多,因此抗体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那么,这些不同种类的抗体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4.
一个B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具有唯一的由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形成的抗原结合域,可以和细胞外液中的抗原结合,中和抗原,形成沉淀,以便巨噬细胞等消灭抗原。而同一个B细胞的膜型免疫球蛋白具有相同的抗原结合域,可识别抗原,激活B细胞。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具有不同的恒定区。B2细胞免疫依赖胸腺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而B1细胞免疫则不需要。  相似文献   

5.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先天就有后天获得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对某一特定的机体接触过的抗原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弱出  相似文献   

6.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中关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知识改动较大,如增加了抗原呈递细胞(APC)的概念,明确APC将抗原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将T细胞更具体地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明确细胞免疫中也有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将“淋巴因子”改为“细胞因子”等。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免疫细胞的具体分析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种免疫细胞的主要功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的复习引入新课的教学,重点强调抗原、抗体、淋巴因子的概念,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写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通过PPT课堂练习巩固达到重点的落实和难点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教材中,描述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时,提到“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若有杂交带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  相似文献   

9.
农牧 《广西教育》2014,(17):54-55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身体形态和心理上均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青春期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暴风雨时期”,被美国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学生在这个时期容易出现各种违规违纪现象,而这都需要班主任来处理。有的班主任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够恰当,缺乏技巧。对此,笔者结合实际做法,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谣言:流言大约出现在明代,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融合,如融合就说明存在亲子兄弟关系,如果有沉淀则说明俩人并不存在亲属关系。真相:不同血型的血液相混合时,会由于相同类型的抗原抗体结合而产生沉淀,而同血型的血则会"融合"。但是血型是否相同和是否亲生没关系。影视剧中常见的将血液直接滴入清水的方法,实际上会导致红细胞的细胞膜破裂而无法令抗体大量结合,无论如何都不会产生肉眼可见的沉淀的。"滴血认亲"的原理不同血型的血一旦被混合,可能会出现沉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书里,在讲到共产主义社会建设任务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提法:消灭智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这说不通。这是《读书》杂志今年第一期雪苇同志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文章说。智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是不可能“消灭”的。它们问的“差别”会永远存在。一个是精神上的,思维底力的支出,一个是物质上  相似文献   

12.
在城镇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父母“下岗”了.有的在家待业,有的租种别人的土地当起了农民,有的自谋职业干起了个体.当我们在思想政治课中讲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工人失业时,许多同学产生了疑问:“下岗”是否就是失业?那么,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部分职工的“下岗”呢?为了澄清这个问题,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很有必要搞清职工“下岗”与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机体免疫系统中执行体液免疫的抗体结构、种类、功能及产生抗体的途径,并且着重说明了单克隆抗体是人工在实验条件下通过细胞融合技术把骨髓细胞和小鼠经某种抗原诱导产生的B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而产生的同一种抗体,具有纯度高,开发前景好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可以应用于研究、一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抗体。  相似文献   

14.
人教社2019年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4章第2节“特异性免疫”一节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是以两幅示意图配以文字的形式进行阐述的,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上有较大变化,师生存在的疑问也较多。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就新教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示意图与课后习题示意图在教学中产生的疑问进行释疑。  相似文献   

15.
我们都知道不同血型的人若相互输血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堵塞血管,使患者死亡。那么什么是凝集呢?凝集与凝血不同,凝血是由于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引起的;而凝集是由于抗原和抗体反应引起的.即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与血浆中相应的抗体结合的反应。在人的红细胞表面带有抗原物质,称为凝集原。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6,(4)
第工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C:12N:14 O:16入龟:24Cu: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青山绿水”与“穷山恶水”的深刻含义说明在生态环境 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山且土C水D.森林 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人侵病菌结合,抑 制病菌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勃附 且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D.效应T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 解死亡,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3…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在介绍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时说:“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相似文献   

18.
高侠 《宁夏教育》2004,(6):65-66
在传统的评价中,往往将学习成绩优秀、尊敬师长、听话懂事的学生称为“优等生”。他们备受家长、教师的喜爱和称赞,被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在这个“全面发展”中常常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心理健康。那么,这些“优等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也都能打“优等”呢?  相似文献   

19.
“免疫”这部分的重点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理解,内容比较复杂,在解题时往往感觉寻找不到突破口。其实,许多题目都可以利用比较法来打开解题的缺口。下面介绍三种比较法。  相似文献   

20.
李宁  任慧英 《考试周刊》2016,(6):173-174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促发的由补体参与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为了形象化介绍补体经典激活途径,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免疫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