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会 《新闻世界》2011,(7):274-275
日本"3·11"地震不只给该国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还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抢购恐慌风潮。从3月16日起,中国出现了"抢盐"风波。在这次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的重要性得到体现。本文分析了这次危机应对中的经验教训,以期为今后突发事件的危机防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核辐射等危机层层推进,也在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了恐慌。一条"吃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传忽然传遍大江南北,并引起了大面积抢购市场碘盐的行为,在17日、18日两天达到高峰。在各类媒体的大力辟谣、多方引导下,这场"抢盐风波"在短短两三天内便趋于平静。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底,广州市爆发的“非典型肺炎”事件和“抢购盐米”事件终于完全平息下来。在这次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广州市政府显示了它的公信力,显示出其临危不乱的危机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危机公关意识。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政府有关部门在危机公关中信息传播管理方面的一些不足。风波平息过后,我们应该思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核辐射危机发生后,因为人们轻信"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引发了席卷国内多个省市的抢盐风潮.这是检验大众媒体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传播力、引导力与公信力的一次实战演练."抢盐"风波让我们反思,媒体为什么在突发事件中的引导力那么微弱?专业化的传播机构为什么在民众的口口传播面前那么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5.
从“抢盐危机”看微博与谣言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涛 《今传媒》2011,(7):52-53
微博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用户数量,但话语权在得到平等的同时,同样导致了话语权的滥用,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之后,极有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秩序的动荡和不安。但其在"抢盐风波"过程中所扮演的双向角色却值得我们思考:既是谣言滋生和蔓延的温床,同时又是成功辟谣的利器,本文以2011年3月的抢盐事件为例,就微博在谣言传播方面的功过是非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震撼性和不可预料性。一条微博,一篇帖子,就可能引起社会波动,甚至是社会危机。在此次抢盐事件报道中,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即时性、灵活性以及交互性三大传播优势,对引导社会舆论,消除受众恐慌心理,平息事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罗有为 《新闻前哨》2022,(18):60-61
任何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都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导致消极的社会舆论,引发社会恐慌,影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广泛普及,新媒体、自媒体大量出现的背景下,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速度会更快,传播范围会更广,引发的后果更难预计。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新闻媒体必须要积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社会使命,快速的介入、控制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信息传播,引导社会舆论,并做好相应的解释、教育以及澄清和问责工作,防止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不良后果进一步扩大、蔓延,以维护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特点,阐述了新闻媒体应当在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中起到的作用,最后主要就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传播工作策略,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无盐的结局     
前一阵子,国人被"抢盐"风波折腾得惶惶不可终日."抢盐"风波的发生,因谣言而起. 谣言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运动.美国社会学家特·希布塔尼认为,谣言总是起源于一桩重要而扑朔迷离的事件.它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是一种集体行动,目的是为了给无法解释的事件寻求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9.
路鹃 《当代传播》2012,(5):89-91
在近年发生的大型公共危机事件中,由于手机短信传播谣言而导致负面效应扩大的现象一直存在。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兼具大众传播的广度和人际传播的深度,成为危机传播管理必须直面的媒介力量。本文以2011年日本福岛核辐射引起的"抢盐潮"为例,分析手机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传谣机制,并据此提出谣言控制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赵云泽  薛婷予 《当代传播》2021,(2):31-35,40
本文深入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中恐慌情绪的蔓延及其导致群体性认知障碍的原因:当危机事件突然爆发时,对负性情绪信息的优先认知效应会使个体本能性地产生较高程度的恐慌情绪唤起,在恐慌情绪的支配下,人们的认知系统会产生认知障碍,最终形成"恐慌情绪唤起-认知障碍"螺旋,并导致群体性非理性行为的酝酿和发酵.本文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消解危机...  相似文献   

11.
一个组织,或是一级政府,都可能会遇到被媒体曝光的情况.当媒体报道一个事实准确的可能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我们可以将它称为"危机",危机出现之后,如果处理失当,对组织的损伤将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处理这些危机事件昵?下面笔者以香港特区政府处理"假货风波"的事件为例,对具体过程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的"抢盐风波"在当前中国的社会舆论场域中影响巨大,整体舆情指数为94.2分,为极高值的范畴(舆情指数的最高值为100).该事件爆发和影响主要集中在2011年3月14日至17日这4天.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危机频发的今天,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常常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巧用危机公关、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最近,一场由网友引发的"抵制风波"使家乐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家乐福采取的政府公关、促销公关及民心公关等一系列策略是现代企业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对企业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公共危机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所以信息之于公众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人们在危机中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应时措施顺利执行的基本要素.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公民传播权乃是以信息的获取与表达为核心要义,其实现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危机事件处置的进程,更关系到整个危机事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安佳 《新闻传播》2023,(12):109-111
公共危机与新闻传播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依赖于新闻媒体,在发生公共危机之后如何降低其对社会造成的恐慌效应,达到安抚民众情绪的目的,还需要从根本上进行相对应调整,重点在于新闻媒体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宣导,展示危机事件的本质以及后续影响,减轻民众恐慌,达到维持社会稳定的效果。本文针对公共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新闻媒体的处理方式,从公共危机事件的特点出发,讨论新闻传播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李倩倩 《新闻世界》2009,(9):132-133
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到2009年的OMP事件,中国乳企品牌问题接连不断地出现让中国乳业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质量危机和信任危机。而在品牌危机面前,除了企业本身应该承担责任外,媒介在促成这一恐慌局面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以中国乳业危机中的媒介恐慌为例,分析在品牌危机出现时,媒介如何引发了恐慌,并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共危机事件中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其后果不仅仅体现为经济损失巨大,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公众的恐慌心理,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良性发展。作为承担着社会发展嘹望哨功能的大众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处理过程中,理应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职责,在事件发生之前做出预警,在事件发生后及时、迅速地传递信息,监督相应部门对危机事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谭婷 《新闻世界》2012,(8):282-283
近年来谣言频发于诸多风险性事件中,它在这一危机情境下发展泛滥。不言而喻,谣言对个人、对集体、对社会都有着较大的危害性,它甚至会成为风险的信息源,引发恐慌,破坏正常生活秩序。本文以“抢盐湖”和“郭美美事件”为例,分析谣言的形成和发展,并试图从政府、媒介及公众三个角度分析如何控制谣言,以减少谣言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认为,从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简称"重大危机事件")爆发的瞬间起,公众对危机信息的迫切需求和巨大渴求一时间必然会达到空前高度,即呈现出"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特征。本文分析了"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突出表现的三大特性:及时性、充分性、盲目性。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众媒体如果对于公众的这种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充分性处置不当,就有可能使之演变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使公共危机事件的危害不但得不到妥善解决反而会蔓延和恶化。由此作者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效应"理论。本文还提出,要取得处理重大危机事件的完全胜利,还必须解决事件遗留的隐忧和隐患等"两隐"问题。这是作者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体系,在理论创新上所做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田新玲 《青年记者》2012,(14):11-12
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突发公共事件与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力互相渗透,面对新媒体病毒式传播的各类危机信息,公众只有及时获取、正确理解这些信息才能指导其应对行为,克服信息过载或信息真空带来的心理恐慌.青少年学生虽然是消费社会青睐的群体,但作为面对风险社会环境的未成年人,他们又属于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