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教材版本湘教版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二、课标要求本章的课标要求为: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一、课标解读"中国的地理差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的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章教材内容的要求:一是"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课标重在找出"秦岭、淮河"在我国的位置,明确它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二是"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课标重在培养学生学会读图、析图,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版本】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材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这一章既是对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八年级下册区域  相似文献   

5.
正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我国不同地域差异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的学习标准,其核心内容可细分如下:运用地图简要评价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6.
陈玲 《地理教育》2013,(Z1):30-31
一、课标解读本节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课标要求看,其核心内容是: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通过对两区域的比较,了解其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在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学习区域地理,引领学生进一步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理解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整合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学习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比较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在地图上找到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材内容包括世界屋脊、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两个框题,主要落实"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和"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两条课标中有关青藏地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有: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同,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之一,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一般特征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肖金花 《地理教育》2014,(Z1):38-40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社2013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与2001年版对比,结构变化巨大:旧版教材按照区域行政范围组织教材内容,新教材则按照区域地理思路,以空间位置关系组织教材内容。此变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区域的空间位置关系,培养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法。为贯彻这种变化,新教材将第五章内容缩为一个课时,内容分两个框题:一是"地理差异显著",要落实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二是"四大地理区域",要落实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这两个框题的内容都较简单,许多知识源于上学期的中国地理总论,学生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郇丽娟 《地理教育》2014,(Z1):28-29
正一、课标解读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和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也是干湿区、温度带、气候区等的重要分界线,由此还体现南北河流、植被差异以及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差异,如民居、  相似文献   

13.
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达成以下两条课程标准要求: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和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也是干湿区、温度带、  相似文献   

14.
【教材版本】八年级《地理》(湘教版·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课标分析】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原因;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理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生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能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位置。②了解秦岭一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掌握秦岭一淮河线的组成,通过秦岭一淮河线的重要地理界线,了解此线南北地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黄雷  徐瑾 《地理教育》2015,(2):20-22
一、教学分析课标要求:1能在地图中指出某个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能运用地图简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2能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明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3能运用地图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能运用地图说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材分析:东南亚是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了解地  相似文献   

17.
胡平香 《地理教育》2014,(Z1):26-27
正一、课标解读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一课的课标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举例分析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选择一个教材中没有介绍过的区域,组织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总结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以适当方  相似文献   

18.
复习导入课件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师:观察地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请同学们简单回顾学习内容,相邻同学可以互相提问复习。生:观察地图,回想上节内容,相邻同学提问,内容有南方北方的自然和入文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等。在教师点拨下感悟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能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位置.②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掌握秦岭-淮河线的组成,通过秦岭-淮河线的重要地理界线,了解此线南北地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一课的课标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举例分析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活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