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精神支撑和立足根基,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知和认同,既能提高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又能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缺失的原因,并从社会、政府、高校、家庭四个层面提出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路径,强化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在元典文化中,儒家详尽地阐释了"中"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在道家元典文化<老子>中也有对"中"思想的阐释,老子从如何掌握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追求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同一,守持人的清虚心境,达到大化自然的状态等方面著说"守中"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之元典文化,更值得重视.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周室和列国的卿大夫对前代的书面文献进行搜集、考订与编纂,将口传文献书面化、系统化,并在政治文化实践中不断地引证和重新阐释,从而确立了其元典的地位.卿大夫的文献整理活动不仅改变了前代典籍行将散佚的厄运,而且还促成了元典的生成.这一过程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在春秋时期的定型,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访维 《考试周刊》2014,(59):149-150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本文阐释了文化、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指出某些大学生存在有悖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提出对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思考,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中华元典精神的艺术映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载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感知自然美,领悟社会美,进入意境美,品味风格美,真正走进古诗文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面临全球化外力推动与社会内在转型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遭遇严峻挑战。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如何才能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因国家认同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通过深入剖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困境,主张建构大学生的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塑造大学生的中华历史共同体意识、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路径,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8.
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理念,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文化理念,是高校中国文化史课堂教学的中心主题。在中国文化史课堂教学中,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中坚理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品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求变求是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胸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加强生命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可以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和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今天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因此,我们就必须正确认识对于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十"和"口"     
《小朋友》2007,(7)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以人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以人为本” ,是既相对于“神”又相对于“物”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社会价值的根本和衡量一切问题的根本。对于“以民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同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以民为本” ,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主张“以民为本” ,是既把人民群众视为手段 ,更把人民群众视为目的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我"和"我们"     
《班主任》2002,(1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