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成为按一国两制原则运作的中国特别行政区,使绝大部分港人的国民身份明确为中国香港。港人是否乐于接受此国民身份?而在一国两制下港人的国民身份包括了公民感、对香港的归属感、国家认同和共同文化等四大范畴,此文藉一个小型调查研究,探讨香港教师怎样理解中国香港公民的条件及对国民教育的看法,从而寻找推动香港国民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张艳国 《历史学习》2010,(10):21-21
张之洞认为以“三纲五常”和“仁爱”、“忠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值得发扬的优秀文化;同时认为在坚持“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的前提下,吸收西方文化也是可行的,西方文化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有益补充。面对中西文化冲突碰撞,张之洞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试图寻找一条会通中西文化的有效途径,从而解决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与困境。  相似文献   

3.
香港目前最大社会问题是主权回归了十六年,但港人“归心”尚有待时日.例如,仅在2012年,香港发生包括反国民教育设置在内的系列社会运动,纵览这些社会运动,其价值观念上共同点莫过于体现为港人对特区自治的焦虑以及对己身国民身份认同的迷离.在参与观察和访谈之上,以国家和社会关系调和为出发点,认为基于学科教育的理性讨论胜于基于政治图谱的感性宣泄,内地与香港关系前景在于相互祛除“标签化”、还原历史与现实,从而共同找寻二者之间的文化价值共同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的巨大冲击。对此最为敏感、最先做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阶层。王蒙带着对时代的洞察力,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他笔下的倪吾诚是跨文化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有着明显的身份焦虑感。在现代性的文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碰撞、世俗精神与文人情怀的冲突以及"他者"目光的干扰造成了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5.
李安电影中一大主题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李安在电影中探讨家庭伦理、爱情观念以及人性特征,并呈现自己的文化思考与价值判断。李安的"世界人"身份让他能够通过电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解构、改造东方文化,让传统文化接近西方文明,并最终达到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以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双焦透视”中西文化,以切肤体验和智慧感悟中西文化的真义、差异和冲突,以毕生的跨文化创作和社会活动寻求跨文化理解、融通之道,从而形成了其极具历史前瞻性的中西文化和合思想,倡导中西文化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赛珍珠中西文化和合思想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宗教渊源,探讨其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无疑对于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建构一种全球和合共生的文化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盘西化”论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全盘西化”并不是时下才兴起的新鲜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就已经喧闹过一阵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全盘西化”论的出现并不偶然。它是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状况下产生的,是西方文化传播进来以后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政治身份后产生的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关系,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青少年对民族国家的虚无主义态度、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学习西方和反对西方的矛盾。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应该把握介于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既是基于传统体认记忆的共同体,又是面向世界和未来形成想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下的“孝”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它与众多华裔美国人所追寻的“美国梦”有着颇深的文化联系。伍慧明的小说《骨》通过大女儿莱拉的视角来展现整个家庭几代华裔在美国艰辛、沉重的奋斗史,从中透视出几代美国华裔在追求“美国梦”的征途中,不懈探索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努力,也集中体现了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孝文化”与“美国梦”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在多元化的语境中,人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追寻和构建起新的文化身份,才能和谐的发展.在整合李安拍摄的电影<推手>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影片中的冲突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华裔移民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在多元化的社会语境中构建起植根于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的新的文化身份,达到有效的跨国界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在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评判、比较,以及对中西文化冲突条件下中国文化发展路径所作的探索过程中,李大钊与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呈现出诸多趋同性:对传统文化都强调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西方文化都强调选择借鉴、洋为中用;在中西文化之比较中都主张融合中西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研究和探讨李大钊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及其所展现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观的理论渊源及其思想体系历史发展的逻辑性和继承性,指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面对着文化多元性与统一性、民族性与全球性、冲突与和平等价值的矛盾。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强调自由民主的公民资格的普遍性,同时尊重差异;以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为基础,培养世界公民;强化和平文化的营造。强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日益复杂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容易发生动摇,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挑战.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传统的国家主权和职能发生了变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民族责任意识,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西方文化处于强势,我国文化处于弱势,这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影响了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14.
从龚自珍、林则徐到康有为、梁启超再到章太炎的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当时近代文学普遍存在一种焦虑、逼迫感,但缺少一份从容美.而造成从容这一审美特征在近代文学中整体缺失的原因,首先是时代的原因造成近代文学发育得不成熟,其次是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强烈冲突撞击下,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文化自身身份认同感缺失.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属于成熟的政治、道德文化,长于政治进步和社会改造,与西方文化相去甚远,不可揉进西方文化那种追逐物质利益的精神。中西文化极难融合,是科学社会主义消弭了中西文化的鸿沟,但中国文化仍应保持自己在政治进步和社会改造方面的优势。毛泽东“大体平均”和消灭不平等身份关系的主张是中西文化融合方面的伟大创举,奠定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属于成熟的政治、道德文化,长于政治进步和社会改造,与西方文化相去甚远,不可揉进西方文化那种追逐物质利益的精神。中西文化极难融合,是科学社会主义消弭了中西文化的鸿沟,但中国文化仍应保持自己在政治进步和社会改造方面的优势。毛泽东“大体平均”和消灭不平等身份关系的主张是中西文化融合方面的伟大创举,奠定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僵尸片"在当代港产电影中极具重要性。其中,僵尸形象所携带的文化意蕴展示出港人独特的心理景观。此类影片产生于中西文化的强烈撞击中,反映了港人在无根、漂泊的生存状态中,追寻中国传统的努力。而这种对传统的继承,并不是以排斥西方文明为前提的,相反,其中体现的是中西文化的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8.
借用化学学科中的“同分异构”理论对中西方大学文化进行界定和分析,是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西方大学文化问题研究的一种尝试.通过运用“同分异构”理论及其方法,对中西方大学文化结构和历史演化机制进行了论述,并对中西方大学文化“同分异构”现象及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中西方大学文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同分异构体”;为科学解释中西方大学文化间存在的差异、矛盾和冲突等现象,进而实现彼此间的融合与转换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许美德教授试图通过文化的角度来获得对中国大学百年历史的一种阐释性认识。她借助韦伯的“理想型”,抽离出自治权和学术自由这一对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差异。她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大学百年来在两种文化下经历的冲突、借鉴和融合。最后,她期望中国大学在吸收这一百年来调和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矛盾与冲突的成功经验上,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即真正的中国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青少年对民族国家的虚无主义态度、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学习西方和反对西方的矛盾。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应介于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既基于传统体认记忆的共同体,又面向世界和未来形成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