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有理数加减法运算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所以学好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运算能力呢,关键是要记住运算法则,掌握运算方法.人教版7年级数学教材上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这样规定的: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竞赛题中有理数的计算,除应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外,还应了解、熟悉一些计算技巧,才能快速准确地求解.一、倒序配式相加  相似文献   

3.
有理数加减运算属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学习能强化符号观念、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亦可用有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提升有理数运算教学水平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现状与路径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师需注重小初衔接,还要加强问题驱动,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多元活动,同时布置数学作业,继而提高有理数加减运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有理数四则运算是有理数这一章学习的重点,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学习好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关键在于学习好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请大家准备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5.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章,从教学顺序而言,这是初中数学教学承前启后的一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章,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延伸,体现为初中与小学数学衔接;同时从知识结构来说,它又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有理数教学带领学生从小学数学走向更高级的数学学习,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数学世界,拓展着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有理数教学中,做好初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衔接至关重要.那如何利用有理数的教  相似文献   

6.
数学竞赛中,关于有理数计算的数值都较大,算式复杂,直接运算非常繁难.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技巧,供参兮一、叠加技巧例1计算:(湖北省孝感市“英才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分析将原式的各项倒序排列后与原式相加,则可得到各项都为的算式,从而获解.解设原式=S,将原式的各项倒序排列后与原式叠加,则二、分组结合技巧(第三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一试题)分析将相加得零的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三、裂项相消技巧(1988年“辽教杯”初二数学竞赛题)分析设风为自然数,则上列各项都可以这个公式将原式中的各项裂项后…  相似文献   

7.
正有理数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的第一个数学概念,这对于学生在小学所建立的数的概念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第一次接触负数,第一次将符号与数字结合来表示数学意义是很新鲜的,而有理数的运算是有理数一章的学习关键与重点,也是整个中学阶段数学的基本运算,是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经常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如把题目抄错,数据漏抄,符号出错等"小毛病".追问其原因时,他们总是说自己太"粗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太重视这些小问题;我也多次讲解更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但是对于刚刚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的七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基础知识不够牢靠,并且在学习中会受小学数学知识的影响,导致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较薄弱。有理数运算的基本运算法则包含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所涉及的运算定律及知识比较复杂,因此对于七年级而言可能难以掌握有理数运算的全部定律,这就直接导致运算的时候出现错误,还由于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也会导致有理数运算出现较多错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帮助七年级学生攻克有理数运算这道难关,因此下面就七年级学生有理数运算错误较多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谈谈应该如何避免七年级学生有理数运算错误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分析有理数这一章是学生在小学掌握正整数、0、正分数等的基础上展开的.引进负数、扩展数集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以及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法则是这章的三个重点,而在有理数运算中,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与难点.初中数学起始阶段有两个主要教学任务:一是扩展数域,引进负数,建立有理数集;二是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代数式,为数的运算过渡到代数式的运算奠定基础.然而,代数式的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一章“有理数”的教学,是在小学学习正整数、正分数(包括正小数)的基础上,把数的概念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进而揭示有理数运算的规律,是初等数学最基本的运算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有理数概念,理解负数的意义,在“有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1.
初一学生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数学基础不牢固;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概念、运算法则理解不透彻;运算缺乏理性思考;解答未进行必要的检查验算等.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有理数运算教学要适应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特点,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下面,谈谈有理数运算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进入中学后数学成绩出现了明显的退步,究其原因,是对初中数学教学不适应.初中阶段的运算主要侧重于代数运算,而学生在小学阶段受知识的局限性仅仅限于0及正有理数的运算,采用的方法也是算术方法.因此,学生进入  相似文献   

13.
有理数的运算是初中数学最基本的运算,掌握并熟练运算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通过对负数的意义、符号运算、运算顺序、运算技巧、学生固有思维定势几方面分析,找出有理数运算易出现的错误,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纠错能力,从而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相似文献   

14.
"有理数"这一章作为初中数学的起始章节,它是初中数学后续学习的基础。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又是有理数运算法则中的重点,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不少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有这样的矛盾:有理数加法法则中有减法,而减法法则中又有加  相似文献   

15.
<有理数>一章是学生升入初中,进行正式学习的"第一章",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地位举足轻重.本章主要分为两部分: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运算是后续学习的基石,意义重大.学生在此处往往是作业上错误不断,归纳错误原因,就是马虎粗心.  相似文献   

16.
初一代数是初中数学的一门起始学科。其中有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点,这些衔接点,恰是学生学习上的分化点,因此,搞好衔接点的教学,使中小学数学教学连续吻合起来,对克服学生学习上的分化,全面稳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中小学数学的衔接点有哪些?如何进行这些衔接点的教学?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从算术数到有理数的扩充 初一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是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的第一个代数内容。由小学学习算术数(非负有理数),到中学学习有理数,这对  相似文献   

17.
有理数运算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进行有理数运算时,同学们常受小学运算的影响,不注意符号,从而很容易出错.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要做到:一、注意运算顺序,二、特别注意符号.有时我们适当灵活运用运算律,避繁就简,可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一、巧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例113-21-43 32.分析:本题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可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同分母分数及易于通分的分数一起相加.解:原式=(13 32) [(-21) (-34)]=1 (-45)=-41.进行有理数加法时,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把正、负数分别结合相加;②把互为相反数的数…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有计划地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初中代数部分,介绍有关的数学史料。一、数及其运算在初中一年级系统地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四则运算。结合这部分教材,可以介绍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相似文献   

19.
有理数的运算是初中数学最基本的运算,掌握并熟练运算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通过对负数的意义、符号运算、运算顺序、运算技巧、学生固有思维定势几方面分析,找出有理数运算易出现的错误,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纠错能力,从而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  相似文献   

20.
徐剑波 《考试周刊》2014,(26):73+91-73,91
有理数加减法运算不仅是初中数学课程的初始内容,而且是其他数学内容的重要基础。学好有理数加减法运算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的良好开始。本文通过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几种典型数学错误,从建构主义等理论出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运算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