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构建公平社会的主要问题,解决不公平的教育现状是当务之急。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资源配置不公、教育腐败等现象的存在成为教育公平的桎梏。文章针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推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江苏省普通高中教育在走向普及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的问题,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高中教育机会获得中的家庭阶层差距,以及择校对高中教育公平的不利影响。江苏高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中教育公平的发展,提高教育公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教育公平思想。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可概括为:不论男女、贫富、民族、阶层,都要受教育。其中,一些合理因素对解决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法律保障,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实现男女教育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是解决教育不公平的根本途径;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缩小阶层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公平。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不仅指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更指受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公平。可以说,当前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大都着眼于解决教育资源的增量公平,而对于我国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重大的城乡教育差距、校际教育差距,即教育资源的存量差距方面,我们的政策还不够有力。  相似文献   

5.
杨冰 《生活教育》2012,(17):13-14
教育公平问题是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教育资源的区域不均衡是教育不公平的主要体现,集体表现在我国城乡、东西部的教育存在显著的差距。因此当前中国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即是教育公平问题。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此举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吸引最优秀、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某些方面有差距扩大趋势。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阶层差距等方面。造成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包括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政策、社会分层及文化因素等。要确立公平理念、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注重均衡、侧重补偿,综合统筹、多管齐下地促进教育公平。政府是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者。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公平研究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强烈的现实关照性,在公平观上基本采用了罗尔斯的正义论体系,同时也表现出关注宏观层面多于中观和微观层面、关注起点公平多于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教育差距是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表现;经济差距是形成教育差距的根本原因;以人为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城乡教育差距日益突出。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表现为城乡教育起点不公平、城乡教育过程不公平以及城乡教育结果不公平。解决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对策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城市化步伐;改革现存教育制度,使教育均衡发展;树立教育公平理念,进行弱势补偿。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最基本价值之一,是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大,地区教育公平问题更凸显出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失衡问题不舍理的解决,会对地区发展构成威胁。笔者从教育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显。归纳起来,教育不公现象主要有: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重点校与普通校的差距、性别差距等。究其原因,引起教育不公的根源主要是:整体教育投入不足并且极不均衡;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教育腐败。因此,要解决教育不公的现象,国家必须确保足额和均衡的教育投资,完善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坚决地杜绝教育腐败。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公平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教育公平现状仍不容乐观。试图寻求解决的对策。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本文从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分析出发  相似文献   

12.
在追求教育公平的当今时代,“教育公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公平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意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最直接体现,也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平衡,所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育公平意识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教育基本普及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有二:一是制度性原因,二是价值性原因。目前大家共同关注的以制度性原因为多数。如果说解决制度性原因产生的不公平需要政府的行为,那么解决价值性原因产生的不公平更多的则是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民族差距。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必须加大农村和西部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从教育公平视角看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教育公平是当今人类社会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平等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的加大,以及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使得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尖锐。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教育公平与教育政策不和谐现象的剖析,探讨我国教育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如何同时解决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教育增长极理论试图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有质量的动态公平".作为抽象教育空间与具体地理空问的推进型教育单元,教育增长极通常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能够缩小教育差距的扩散效应,另一种则是会扩大教育差距的极化效应.有质量的动态教育公平要求,一方面要增强教育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另一方面要减弱其极化效应.教育增长极的培育一方面要依靠以教育产业集群、市场竞争、政府干预和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要依靠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十二五"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这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在农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不公平,是公众最不能接受的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障碍之一。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悬殊,教育不公平问题在我国农村愈演愈烈。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子女受教育权利受到侵害,是不公平的教育制度所致。建设城乡和谐的社会,必须改革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实现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琴 《华章》2011,(19)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世界各国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的公平发展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最可靠的基础之一.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别”、“群体差别”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关注民生,实现教育公平,使广大人民“学有所教”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村职业教育是最贴近老百姓的教育,发展了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就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提高了农村人口素质,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教育公平。本文就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教育公平所起的作用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