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工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部分:宏观上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职工高等教育投资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微观上指在职工高等学校内部,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其目的是要充分发挥职工高等教育投资的最佳效益,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出质高量多的各类人才,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职工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最终与物质生产的经济效益是融为一体的,并通过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经济效  相似文献   

2.
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培养过程中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有人叫它办学效益,具体表现为在同等质量条件下,人均培养费用的降低。二是职工培养后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表现为同等技术装备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创造财富的增加。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地质工作是寻找地下资源,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不可知因素和可变性系数较其他行业要大。地质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地质找矿的直  相似文献   

3.
职工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部分:宏观上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职工高等教育投资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微观上指在职工高等学校内部,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其目的是要充分发挥职工高等教育投资的最佳效益,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出质高  相似文献   

4.
教育投资效益研究——世界银行贫困省教育发展项目案例分析北京大学博士生孙玲导师喻岳青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答辩时间2003年5月本文以世界银行贫困省教育发展项目为案例,通过对该项目投资的效率、社会经济效益及社会公平性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对教育投资的效益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和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解决教育发展区域失衡问题的有效手段,对贫困地区实行“积极差别待遇”政策或将贫困地区视为“教育优先发展区”,将会对缩小地区差异起到明显的作用。用于…  相似文献   

5.
职工教育的经济效益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培养过程中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有人叫它办学效益,具体表现为在同等质量条件下,人均培养费用的降低;二是职工培养后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表现为同等技术装备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创造财富的增加。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地质工作是探索自然规律、寻找地下资源的科  相似文献   

6.
本文题中所说的“投资功能”,只是对于教育投资经济功能性质的简称。一、一个现实问题站在社会生产整体的角度看,从教育生产的资源输入到其功效实现的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广义的生产性经济投资。教育投资功能性质,所反映的无非是教育生产社会功效的经济表现形式。在现行经济分配制度和财务核算方式下,这种功能的表现受到不少限制,同时又常被人误解或曲解。受教育者可以因自身得不到多少“增收”而认为教育不具有经济功效,甚至体现“负功效”。办教育者也可能因教育带来对本部门的直接好处较少,而对之吝啬或轻视。本文讨论的是后一方面的表现。例如: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讲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不是教育效率和教育收益率,而是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程度。计量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方法主要有四种:舒尔茨的余数分析法;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斯特鲁米林的劳动简化法;生产函数法。考虑资料可得性与技术的可行性原则,本文采用劳动简化法和生产函数法分别对湖南省1982—1990年、1990—2000年两个期间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进行计量,并做出简要分析。一、湖南省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计量1.劳动简化法及其运用劳动简化法是在考虑教育对劳动力质量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某种简化系数,使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转化…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得以一定的投资,便为国家和民族产生一定的效益。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体现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及人的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其中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分为教育的个人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本文试图仅就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是指投入教育部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与这种消耗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以最小的教育投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成果,这是提高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本质要求。因此,探索影响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对提高教育投资经济效益,就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根据提高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本质要求,及我国教育投资经济效益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以为,影响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投资社会经济效益探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60年代初以后,各国教育经济学者分别对本国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教育对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的结论,引起了各国对教育投资的重视。各国教育投资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增加迅速或连续数年呈上升趋势。80年代初,中国的教育经济学工作者,开始探索中国教  相似文献   

11.
运用劳动简化法对青海省教育投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青海省1982—1990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58%,1990—2000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17%,2000—2004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64%,因此,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投资内部效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教育投资内部效率的意义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用于培养学生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教育投资的效率是教育的产出与投入之比。教育产出的内涵相当复杂,按教育的结果,可以把教育产出分为内部产出与外部产出。内部产出是教育过程的直接结果,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变化,身体素质的增强等等。教育的外部产出是指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和贡献。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巨大产业,它生产出人的劳动能力及其社会经济效益。这个过程及结果可以用数理统计语言进行较为精确的说明。教育又是社会公益事业,它用自身的文化渗透影响社会的精神风貌,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发展潜能与创造力的平等机会和条件。这些功能则是数学语言难以描述的。对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率和效益的考察及其量化表述只能限于“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讲求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实行教育的经营管理,对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必将起到积极作用。现就这一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教育也应讲求经济效益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思想束缚,教育上一讲经济效益,似乎就是离经叛道。诚然教育过程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也不直接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它是作为储备的潜在生产力而存在的。但是,当受过教育而获得一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人,一旦与生产劳动相结  相似文献   

15.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准备谈四个问题,即:教育与经济关系、教育投资性质与投资比例、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及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问题。不当之处,欢迎同志多为指正。一、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经济”这一概念有多种解释,教育经济学应该主要使用“经济是指物质生产方式运动”这一概念为宜。这样不仅可以说明生产关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也有推动作用。反过来也可以说明不仅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效果是指劳动占用量和劳动消耗量同有用劳动成果的比较,表现了经济活动的效率,表现为除法。经济效益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提高经济效果而得到的实际成果和利益。它不是指经济活动的总成果,而仅指在经济活动效率方面所得到的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净成果,表现为减法。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对中国教育系统,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系统的影响如何?对推动项目执行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用如何?项目的投资效益究竟如何?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在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迎接国际激烈经济竞争的今天,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更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拟以世界银行贷款贫困省教育发展(EducationDevelopmentinPoorProvincesNo.2339CHA)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世界银行投资对我国项目执行地区教育系统的运行效率、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公平性等方面的影响入手,对教育投资的效益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论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投资教育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二是个人教育投资可以得到较高的经济报酬。人们通常认为由于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越长 ,获得的知识、技能也相应地越多 ,其社会适应能力也越强 ,所以能增加个人的就业机会。事实上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 ,以上的认识的确具有普遍的规律。根据中外教育经济学现有的大多数的研究结果 ,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人投资教育 ,无论投资哪一级教育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 ,都可获得极高的教育收益率。以以下相关的研究为例 ,如下表所示的英国教育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教育投资不仅具有一般的经济投资意义,即投资获得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所以,个人教育投资倍受人们重视。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教育投资由政府单一投资转向政府、个人、社会多方投资,认识个人教育投资的价值将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粗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讲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不是教育效率和教育收益率,而是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程度。计量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方法主要有四种:舒尔茨的余数分析法;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斯特鲁米林的劳动简化法;生产函数法。考虑资料可得性与技术的可行性原则,本文采用劳动简化法和生产函数法分别对湖南省1982—1990年、1990—2000年两个期间的教育投资经济效益进行计量,并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