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新闻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许多未曾预料的困境,新闻采访的难度在逐渐加大。于是,记者的思维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应变思维便是其中的一种。 一、应变思维及其特点 应变即随机应变,意为能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所谓应变思维,指能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变化,通过正确判断、科学分析,及时巧妙地处置各种复杂变化的情况的思维方法。①应变思维属于动态思维,是一种运动调整性的思维方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即用发展、变化、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客观事物千变万化,似乎无法应变,但仍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2.
新闻稿件多是“急就章”,任务急,时间紧,容不得细细“打磨”,记出手必须要陕,但有的新闻稿件虽然也发表了,见了报,读读起来却觉得不“解渴”,不过瘾,感觉少了什么。这就是因为稿件写得浅显、单薄、粗略,缺乏深度,没有分量。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记采访深入不够,没有完全做到身入、笔入、心入。  相似文献   

3.
4.
5.
林晨 《新闻三昧》2006,(11):49-49
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进行新闻报道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关系到后期的新闻写作是否全面、真实、精彩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在新闻采访时不仅要注意方法、技巧,而且在采访过程还要有一股“韧”劲,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劲头。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新闻作品。面对被采访者的拒绝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被采访者不合作的情况。这时,采访人不能因为一时的“碰壁”而放弃采访,使原定的新闻报道中途“流产”;也不能一味地胡搅蛮缠,激起被采访者的反感,使采访工作受到更大的阻碍。而是应该依…  相似文献   

6.
7.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作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同医家诊病一样,也要注重“望闻问切”。望一位老记者曾讲过这样的故事,他去采访采油队的某工程师,打算报道他的先进事迹。但是这位工程师拒绝接待记者,不愿向记者吐露一点自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访问来了解情况的门被堵上了。最后,经  相似文献   

8.
记者曾碰到过这么件事:一次,笔者到某企业去采访他们是如何做好对市民的食品供应工作的。一进经理室,坐定之后,笔者发现经理的态度不是很热情,茶没泡,话不多,脸色也不太好。就这么着,笔者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别扭地采访着。过了一会儿,经理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这个采访要不要钱?如果要钱,我就拒绝采访!如果不收钱,我就配合你采访!”  相似文献   

9.
10.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对受众是否有吸引力,与新闻事实发生的地点和其本身所反映的人民利益的程度有重要关系。这就是新闻学上讲的。接近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指的是新闻记者为了获取相应的新闻素材,对客体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考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新闻采访既是对采访对象的提问和思索过程,也是新闻记者自身知识的积累与思维方式转变的过程,所以新闻记者的采访思维与方式,对新闻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都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闻采访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和技巧,才能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新闻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第一要务。然而,时下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有些人作风浮飘,采访时走马看花,敷衍了事。有的下去采访不深入,只向被采访单位要些材料,回来后勾勾抹抹草草出笼;有的采访走捷径,坐在办公室,拿电话向下边要情况,然后便闭门造车;更有甚,把通讯员寄来的稿件稍加改动,就属上自己的名字,成了自己的章。有些新闻单位看到了问题,并也作出“不到现场不署名字”的规定。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种不正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抛开这些人缺乏职业道德不谈,单就作品本身而言,你不到现场去,身不入,心不入,怎么能写出好稿子呢?  相似文献   

13.
14.
邱金伏 《新闻传播》2010,(6):152-153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是最能体现记者工作职业特征的基本功。本文从新闻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重要性出发,在论述新闻采访基本任务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新闻采访提问的基本技巧与新闻采访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并在这些论述的前提下表述了新闻采访提问的具体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15.
梁荣骁 《视听》2016,(1):112-1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闻媒体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最佳途径,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都离不开新闻。新闻记者主要是通过采访的方式来获得新闻信息,在进行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具体的、更有质量的以及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信息,这也是一个作为新闻记者最起码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新闻媒体业的发展情况,尝试论述如何运用语言技巧以及语言艺术等各种手段进行新闻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6.
深入采访是表现深刻主题的需要明确报道思想,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是新闻写作的起码要求。只有通过深入的采访,掌握最具说服力的材料,才能写出有影响的新闻稿件。要做到采访的深入,必须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采访对象。采访对象选择恰当了,获取自己最需要的材料、要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就会容易得多,否则将会做许多无用功。因此要对入选的采访对象进行  相似文献   

17.
18.
现场采访是一门语言交流的艺术,也是获得新闻的重要途径。其中不乏规律可循,而只有掌握了这些采访的规律、技巧,新闻记者才能避免在现场采访中的盲目与随意,采写出具有较强新闻价值、富于感染力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不少新闻记者特别是新手在遭遇不合作的采访对象往往无计可施、一筹莫展。笔者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判明采访对象的言外之意.根据意外之意的提示灵活用招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好办法。在新闻采访中.采访对象的言外之意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谭艳嵩 《新闻窗》2006,(5):76-77
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周密的前期准备及精心的后期撰稿,但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利用采访技巧实现报道目标以及提问的诀窍和风格成为关键。参加工作几年来,笔者对新闻报道中的激情采访技巧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