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晨光”体育夏(冬)令营的项目设置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将拓展训练引入“晨光”体育夏(冬)令营是对传统体育活动的改革与创新,它不仅是对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而且也是对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是我国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文化基础。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更加应当关注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的发展,通过课程的建设让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得以提升,让学生的文化感知更加深刻。本文就文化自信背景下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部特色课程作为新疆广播电视大学重要的双语开放教育课程资源,目前已先后完成两批西部特色课程建设任务。本文从已建成西部特色课程的维汉双语同时呈现、多媒体化、超文本性等特点出发,以汉语言(双语)专业为例,通过对两批西部特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今后的西部特色课程建设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溇港地区环境变化巨大,大量资源已经或正在丧失,通过体验课程建设,以丰富的手段让情景再现,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溇港;让校园成为学生体验、学习的场所,能激起学生参与热情,丰富学生在校生活,特色文化、环境建设、体验课程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梁必彪 《培训与研究》2013,(11):118-120
中国传统文化热导致中国高校普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比一般的专业有更为特殊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应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其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应充分考虑该专业学生较为丰富扎实的文史知识背景;教学上应该采用视频、网络、文化考察、乡土调查报告等方式和手段,以取得更为形象深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国内课程网站建设现状,发现目前课程网站建设侧重于对教学素材的堆积.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黏性和友好度.本文结合产品设计领域的用户体验思想,从可用性、易用性、爱用性三方面探讨课程网站建设质量要素;结合UX元素模型,提出贯穿于课程网站开发流程的体验模型,并从用户需求、功能设计、前端设计及交互设计等方面探讨“网页设计”课程网站用户体验思想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验学习的课堂文化是体验学习与课堂文化的有机结合,它承载着自主性、生活性、超越性、交往性等文化品质。建设这样的课堂文化,从内容上来说,就是要建设以体验为目标、以体验为中介、以体验为过程、以体验为结果的课堂文化;从策略上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体验学习观为指导,以课堂形态的转向为依据,以建设者的文化自觉为驱动。  相似文献   

9.
文学课程的建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文学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对文学课程专业学习之理想境界的理念建构。其基本内涵应包括:让文学课程在内容上回到文学、文化经典原典本身;强调和突出课程实施中对经典原典的接受和欣赏,让文学研究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地域文化有一定教育价值,对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从小处在溇港文化包围中的学生而言,如何让溇港文化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情景体验课程就是很好的载体。本文结合溇港文化科技馆建设,创设跨越时空的溇港文化情景,为他们提供亲身参与、亲身感悟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现实或模拟的情景中主动观察,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同时,让溇港文化精神留在学生的心间。  相似文献   

11.
胡家平 《考试周刊》2010,(50):208-209
真正的名校应名在"课程"上。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价值取向,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铸造课程文化的主导力量,是打造名校的基础;构建充满魅力的课堂文化,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品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打造名校的重点;建立多元、立体的校本课程,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打造名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型的课程文化既是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针对课程文化的建设,我校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甚为关键。要遵循强化基础与提高能力并重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及时更新原则优化课程内容,尝试启发式、研讨式和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构建动态而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课程与文化有天然的关系。一部世界课程发展的历史,正是一部新旧文化矛盾冲突、交织融合的历史,是旧文化不断衰亡、新文化不断被创造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春、夏、秋、冬四季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一一对应的词汇,但是无论字典中的释义还是文学作品中,汉语中“春”、“秋”的使用频率要比“冬”、“夏”高,而在英语中,则是“冬”、“夏”占了优势。这一现象与汉英两种语言的发源地及其文化异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8.
开发利用地域文化推进高校课程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地方特色为内容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既是高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模式,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因此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不仅是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大学传播文化、创造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创建特色品牌学科,促进全面立体的地域文化研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宋林飞 《现代教学》2014,(12):36-38
课程实践的每个环节往往会受到周围相关因素的影响,对课程环境的研究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乡土课程有别于国家课程,环境建设既要遵守一般原则,又要充分关注其特殊性,本文探讨了乡土课程环境及其建设中的认识与问题,并附有具体的实践案例。课程实践有纵横两个逻辑:纵向是线性的程序逻辑,即课程纲要编制、教材(学材)编写与课程实施;横向是关系的协调逻辑,即课程实践的每个环节不断地受到周围相关因素影响,使课程实践或是得到促进,或是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学校成员、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是以课程改革为主旋律的学校文化的诊断、设计、转型和生成.她是以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建构的一种有利于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特征与学校实际的学校文化。现就课程文化建设结合实际谈几点肤浅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