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从性别理论的视角诠释"女书文化"这一世界留存至今最为古老的性别记忆:女书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旧制度主流文化的亚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民族互动背景下的人文环境造就了女书文化的唯一性,在其女书作品中反映了女性主体的吁求,并对当地女性性别角色起到积极的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省江永县,历史上流传着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特殊文字。这种文字只有当地女人认识和使用,男人不认识也不使用,所以人们称它为女字,其作品称“女书”。  相似文献   

3.
女书的女性文化透视及文化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书体现着独特的女性文化特质,并具有多样性文化价值。它在湖南江永县及其毗邻地区的出现和发展是当地独特的女性文化和文化生态孕育的结果。面临女书现代传承危机,如何有效的保护女书与当地的文化生态成为女书保护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女书"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珍稀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之一。公法侧重保护女书的文化价值,著作权法为主的私法侧重保护女书作品创作者的权利。在现有著作权制度下,化解女书文化生存和传承危机的有效出路是将女书文化中构成作品的部分纳入著作权体系,并根据女书作品的内容,对不同的作品类型进行分类保护。  相似文献   

5.
湖南永州江永女书是目前唯一还在使用的女性文字,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女书是当地文化互动的产物,从女性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角度对"女书"造字者传说进行解读,以及比较道教符箓、傩巫符咒与"女书"的关系,发现"女书"起源与当地的宗教活动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关系密切,这为"女书"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6.
江永女书的传人分自然传人和培养的传人。女书作品的载体包括纸张、扇子、手帕等,它的层次包括原创、转写和记录。女书作品类型包括日常事务、交往信件、历史事实、文学艺术。文体主要是韵文,有押调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7.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女书作品大多是诗体唱本。在这些作品中,出现了个性鲜明的女子形象,众多的女性形象构成了女书中江永女性的整体风貌。这些女性性格特点的形成与江永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润及其瑶汉杂居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女书,又称女字,是世界上惟一的女性文字,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它记录当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她们自强不息、追求平等的精神。文章主要介绍了笔者对女书以及女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王志丹  石瑛 《华章》2007,(11):203
女书是湖南南部江永地区女性在历史上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字.女书这种主要以文字为载体的话语形式不仅表现着当地女性的气质,而且还建构了当地女性气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她的怀抱中有无数的文化宝藏。形同“蚊足”、叙述的全是妇女生活的江永女书堪称是我国文化宝藏中一颗奇特的明珠。 江永女书是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邻近地区流行于女性之间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比较成熟的特殊文字符号体系。江永女书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至今流行于这个地区的一种妇女专用的特殊文字;二是指用这种妇女文字创作、记录的作品。不管是属文字研究范围的江永女书,还是属文学研究范围的江永女书,她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那独特的、神秘的传奇性魅力都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一、造字…  相似文献   

11.
"女书"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女书”现存于湖南省江永县及附近一带,它是在当地妇女中世代流传的一种奇特文字。1983年,“女书”进入学术界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年来对“女书”的破译,研究和抢救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女书学习本身是一种教育活动,属于非正式教育范畴。江永、道县等局部地区的女性,立足于日常生活,以生活为中心,把女书学习与女性生活、生存有机联系起来,实现了教学做的统一。生活既是当地女性学习女书的依托,是促进她们学习女书的动力,也是她们学习女书的归属。  相似文献   

13.
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附近地区发现的女书文化,千百年来,只在当地妇女中流传,而未与外界的文化系统进行融合和交流,这种现象的发生正是由于缺乏跨文化传播的条件。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女书文化现象中跨文化传播条件的缺失来分析跨文化有效传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培育在理念上甚为契合,其实质都是对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吁求和践行。女书作品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女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体意识鲜明,女书传承形式多元化的人文行为建构,这些都是夯实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传统基石。高等院校在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培育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女书”传承的社会功用,使女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视域下的女书及其传承》一书以女性的眼光,女人的视角,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开辟了独特的女书研究之路。作者认为女书学习是一种教育活动,属于教育中的非教育形式,并大胆的提出,当地女性以女书为中介的学习,走出了中国传统女性教育的困境,形成了女人自己教育女人的别具一格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视域下的女书及其传承》一书以女性的眼光,女人的视角,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开辟了独特的女书研究之路。作者认为女书学习是一种教育活动,属于教育中的非教育形式,并大胆的提出,当地女性以女书为中介的学习,走出了中国传统女性教育的困境,形成了女人自己教育女人的别具一格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如新 《现代语文》2007,(7):101-103
女书作品同汉民歌相比,两者都是通俗的民间文学样式,它们的语言都有通俗易懂的一面。但是它们语言特色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女书作品作为书面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而汉民歌则是口头文学作品,更富有口语色彩。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来,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一带,流传着一种奇特的文字,仅仅在妇女中使用,当地称为“女书”或“女字”。现在,初步认为“女书”是一种汉语方言文字,共有七百左右单字,是一种自成体系的单音节表音文字。它何以在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复盖的地区内产生、发展、流传至今,是极令人感兴趣的一种现象。正如周有光先生所指出的“‘女书’是中国文字史上的奇迹”。本文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女书”奇特的外在生存条件、社会性质和奇特的自身特点,以及“女书”研究的文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重从江永女书流传地明清故居的实地考察,运用从田野考察中的人物访谈、资料收集,案例分析与实物的调查,运用实证研究来论证和说明清江南才女诗歌创作对江永女书的影响同时,也力图说明当地的瑶族文化的母权遗风的影响,并描述两者之间的纠缠情态.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冠县实验小学五(1)班赵德偲问:我们这里有很多书店卖您写的书,但大都是盗版的.里面有很多错字。对于这件事,您有什么看法? 杨红樱答:印盗版书和卖盗版书都是违法行为,我希望喜欢我作品的小读者都到当地的新华书店去买我的正版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