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成立于1955年10月,原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兰州分馆。1957年改名西北分院图书馆,1973年改名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1987年8月改为现名(保留使用图书馆名称),它是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地区性文献情报中心与院地球科学文献情报中心,也是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网长单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1):封二-封二
正2019年是中国科学院成立70周年。11月1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部长茶座",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汪克强,中国科学院院士、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回顾和介绍了中国科学院7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3.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978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85年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达桑 《西藏科技》2010,(8):F0002-F0002
2010年8月6日,隆重举行了由中国科学院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年“西藏科技发展战略讲坛”。由自治区副主席孟德利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阿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庆慧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0,(2):146-150
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管原中央研究院在南京的科研单位,先后成立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社会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地理研究所、土壤研究所等单位.1969年撤销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1978年11月,经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设立的研究所历经变迁,现中国科学院在南京地区有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天文  相似文献   

6.
《资源科学》2006,28(4):F0003-F0003
郑度,自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1~1983年在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地理系访问进修,从事山地地生态学的研究。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研究室主任、地理所所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山地地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副队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鉴于1995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在“国家化学学科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2000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扩充“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分子化学联合开放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重新组建成“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2001年3月通过建设验收。  相似文献   

8.
白春礼,满族,1953年9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85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44岁。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十五届中共中央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9月12日,中国科学院第七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论坛以"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中国科学院院刊承办。与会各方共同探讨中国科技70年发展的重要成就和经验,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言献策。本次高层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主持,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科学技术部  相似文献   

10.
百科撷英     
吴传钧(1918~) 中国地理学家。江苏苏州人。1943年中央大学研究生院毕业,1945年人英国利物浦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并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长期致力于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11.
沈大伟,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2003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2003~2008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至今。曾获2009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励、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并于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相似文献   

12.
孙枢,著名沉积学家,沉积大地构造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随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始建于1958年.1961年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合并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1969年12月撤销,将院在广州地区和武汉地区的科研单位分别下放给广东省和湖北省管理.1978年5月,中国科学院从广东省科学院当时管理的科研机构中划出6个单位,连同正在筹建的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归属中国科学院建制,复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相似文献   

14.
刘之灵 《科学中国人》2010,(10):122-123
<正>徐国卿1994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同济大学工作,2000年起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起担任电气工程系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1 999年 1 0月 1 4日 ,“中国科学院星”命名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会上致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代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 ,向中国科学院颁发“中国科学院星”命名证书。这是为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 5 0周年而命名的。这颗星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 CCD小行星项目组 1 996年 3月 1 1日在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兴隆基地进行小行星天区观测中发现的。 1 998年 1 0月 2 3日 ,该项目组以 ( 780 0 )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所…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负责实施的国家“八五”大中型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系统工程国家验收会议于1999年2月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陈宜瑜为主任,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建设银行、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简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通过中国科学院评估,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始建于2003年12月,为湖南省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同时挂农业生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牌子。  相似文献   

18.
1993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增选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第一年,经学部主席团会议决定。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生物学部12名。经学部委员直接推荐及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各部、委、局、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初选,生物学部共计有效候选人176名。学部委员们根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2):165-166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究研所(简称西北水保所)的前身是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建于1954年,是中国科学院在原西北植物站和黄土试验站的基础上组建的一个多学科的水土保持综合研究机构。1958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该所筹建西安植物园和开办西北生物土壤学院。1958年5月院通知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1964年国务院批准,该所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1965年该所专业机构调整后,将其植物分类研究室和农业研究室远缘杂交研究工作和部分科技人员划归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安植物园交由西北分院直接领导。1970年该所下放陕西省,由宝鸡市、省水电局和省  相似文献   

20.
2016年3月23日,我国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理事长刘振兴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刘振兴先生1955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师从赵九章先生,1961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先后工作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他曾任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地磁和高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