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今年春,我带大班幼儿种植玉米,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和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一、讲解、观察同动手相结合。从准备到播种、管理、直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我都要在课内外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结合观察实物或操作活动,讲解有关种植的简单知识。在介绍良种知识后,我让小朋友自由组合成若干组,发给每组两把玉米种,让选出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经常抱怨在社区无事可干。当我刚毕业时,不知道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于是,我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在了解的基础上,我构思了一项“青少年壁画活动计划”,孩子们很支持这项活动。  相似文献   

3.
走在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见美丽吉祥的中国结,它鲜艳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巧妙的编制手法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幼儿喜爱中国结,但对中国结的来历、含义、用途却知之甚少,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以丰富孩子们有关知识,同时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相似文献   

4.
因因 《家长》2012,(1):7-8
带孩子们去科技馆,其实目的还是有些功利,希望孩子们在得到快乐的同时亲近科学知识。但是愿望和效果是否一致呢?去了科技馆自动就亲近科学知识了?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是不是最终只是娱乐的另一种形式呢?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已经升入了六年级,期初开展了一次有关“生活笔记”的写作调查,反馈上来的情况,令人震惊。我清晰地感受到:独生、独门、独户的家庭生活圈定了孩子们的活动范围。他们除了跟父母交往外,很少能自主地与外人交往,做作业似乎成了唯一的活动。做练习册、做模拟题及上补习班、请家教是他们永远无休止的课余生活。同时,阅读习惯和兴趣正在变异。  相似文献   

6.
活动由来:我园位于北京市前门地区,周围尽是些精砖灰瓦的四合院平房。近来,前门地区开始拆迁,孩子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转移到平时并不关注的四合院、小胡同上来了。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了有关胡同文化的主题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7.
许丽 《考试周刊》2010,(57):218-219
我是一名新任的科技辅导员,短短一年多的辅导工作使我感受最深的不是科技活动竞赛场上的得与失,而是平时的辅导工作中的点滴发现。作为辅导员,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们在某次比赛中的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指出:"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8.
一、法国孩子们的科学知识一些研究表明,孩子们掌握有关科学方法或数据处理方面的东西,要比掌握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知识容易得多。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年轻人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水平较差,而他们的数学水平相当好。  相似文献   

9.
花花绳世界     
王冉 《河南教育》2004,(11):49-49
跳绳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项群体性活动。每当看到孩子们拿着花花绿绿的绳子出现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玩自己创编的游戏,我就会被他们的奇思妙想所深深吸引。我把孩子们独特的创造记录下来,加以修改,希望能把它们介绍给更多的孩子,能带给更多孩子快乐。也希望孩子们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创编出更加新颖独特的属于自己的游戏。  相似文献   

10.
潘毅碧 《教育导刊》2005,(10):31-33
活动来源 小班孩子喜欢车,老师和孩子们一同到马路上看车时,他们对公共汽车非常感兴趣.当公共汽车开过来时,孩子们已经雀跃地喊道:"这是公共汽车.""那里也有公共汽车.""我坐过公共汽车.""我坐185路车回家."在孩子们滔滔不绝的讨论中,我和孩子们商量开展了有关公共汽车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师生情重     
说句真心话,初入此行时,我的动机只不过是为了谋一职业,挣点微薄的薪俸养家糊口,然而时间长了,渐渐就爱上这行职业了。因为我感到农村的孩子们是多么渴望学到文化科学知识,将来能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啊!我又看到许多经过自己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验是有效教育的重要手段。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才会有真话可说,有深刻切实的感受,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更能让少先队员们自己教育自己。为了让孩子们有真话可说,有真情可发,在自我感受中进行自我教育。我发掘了“体验”这一少先队活动的新空间,设计了一系列体验活动。下面结合具体的体验活动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展儿童兴趣爱好,开阔儿童视野,增长科学知识,培养创造才干,我在课外组织了数学兴趣小组。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从学校到家庭,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堂到课外,开展了算一算,做一做、找一找、编一编、赛一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梁艳 《学前教育》2010,(4):18-18
活动由来 孩子们在幼儿园已经生活两年多了,无论是动作能力还是游戏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近段时间,在自主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户外场地中的各种体育器械已经不感兴趣,分析原因主要是他们已经能很熟练地掌握这些器械的玩法,完成起来很轻松,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一年多里发生了不少的趣事,记得刚开始时我对科学启蒙教育一无所知.“科学”这概念在我的头脑里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要把这些费大力气才能弄明白的科学知识教给幼儿,这不太难为自己了吗?所以,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太乐意地接受这项任务,在每次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时.我便随便找一些资料给孩子们看看,读读、玩玩便算了,并不明白“科启”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尚可 《班主任》2001,(8):48
青少年经常抱怨在社区无事可干.当我刚毕业时,不知道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于是,我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在了解的基础上,我构思了一项"青少年壁画活动计划",孩子们很支持这项活动.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上学期我班幼儿对数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用小棒、圆点表示5以内物品的数量。开学后,我尝试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们找数,但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经常会发生错误。因此结合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考虑到孩子们刚接触5以上的数,且发展存在差异性。因此我在材料的投放上注重了生活化、多样化、层次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相似文献   

18.
区域活动前,我对孩子们提出了不乱扔材料的要求。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自由选择区域玩耍。我发现结构区里的孩子有拿着材料敲打的.有拼了又拆的,有拿着材料到处跑的……不一会.材料扔得满地都是。这还了得.怎么能对我的要求置之不理呢?我不满地说:“你们在玩什么?别把材料弄坏了.快把材料收好!”孩子们流露出胆怯的眼神,急忙把材料收进篮子里。虽然没有了刚才的喧闹,但活动也就这样结束了。这时.一直在旁边不愿收材料的皓皓插了一句:“老师,我还要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活动背景 前段时间我给小朋友讲了《小兔造房》的故事,孩子们充当小小设计师,给小兔设计了好多漂亮的房子,他们都觉得能帮助小兔是件很快乐的事。过了几天,有几个小朋友来问我:“老师,小兔的房子造好了吗?它不再淋雨了吧。”望着孩子们关切的眼神,我设计了融认知、情感、表现为一体的美术活动,旨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李愉均 《辽宁教育》2014,(11):92-94
正材料对帮助孩子们观察世界,对发展孩子们的关于方法的概念,对发展孩子们所发现的事实间互相关联的概念,都很重要。——兰本达科学探究材料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操作对象,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对探究材料的操作和思考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