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2007年和2008午披露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越大,其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倾向越高;管理当局通过对研发支出允许资本化选择进行了盈余管理,其动机主要是避免亏损和再融资的需要.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报表附注应披露研发支出不同处理对利润的影响金额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提倡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从政策层面释放了企业研发的热情,而这项政策是否在现实中产生预期效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新会计准则允许部分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为切入点,以沪深两市2009—2013年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别检验它们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反应情况。研究发现,研发资本化对企业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表现均有正向影响,证实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积极效用。为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初始尝试研究是企业有效应用会计准则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方法探索,也为政府通过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引导企业行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财税激励和研发投入交互作用下,企业创新绩效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选取西部地区59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以此检验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从所有制和行业视角分析,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都通过研发投入这一中介变量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但享受税收优惠的民营企业,其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存在挤出效应。深入考察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路径,发现:税收优惠与企业费用化研发投入交互作用更加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财政补贴与资本化研发投入相融后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也存在积极影响。最终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合理运用财税政策来优化研发投入的作用路径,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业板的相关数据,利用改进后的股票价格模型和股票收益率模型,检验资本化研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并对不同种类资本化研发支出(自主研发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差异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化研发支出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不相关,费用化研发支出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自主研发无形资产与股票价格不相关但与股票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开发支出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但股票市场投资者对创业板的资本化研发支出反应不充分,并且这种疑虑主要是由于开发支出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以2007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研究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表明: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低于临界值时,由于抑制了管理层通过削减研发投资以实现盈余目标的动机得到抑制,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高于临界值时,促使管理层基于声誉风险管理层为避免将已资本化金额转为费用对当期盈余造成的负面冲击,进行过度研发投资,从而阻碍企业创新。说明不同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下,管理层研发投资不同动机对企业创新产生非线性影响。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通过研发投资效率作用于企业创新,而且管理层面临的盈余公告压力越大,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更为显著。资本化通过非效率研发投资,作用于企业创新;盈余公告压力越大,资本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R&D投入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7—2009年年报披露的研发投入且数据完整的50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R&D投入的两种报告方法(费用化vs资本化)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化R&D投入是与价值相关的,它与股票价格负相关,与股票收益正相关,资本化R&D投入对股票收益具有增量解释能力。费用化R&D投入与股票价格和收益负相关,向投资者传递了消极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探讨了2007年中国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从费用化到有条件资本化的改革对会计信息估值角色的影响。本文利用价格模型和回报模型,采用双重差分(Diff-in-Diff)的方法,并使用四种定义来判断公司是否受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支出资本化之后,公司的会计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价值,而且这种提升主要体现在会计质量低的公司样本以及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这意味着研发支出资本化提升了会计信息的估值功能,具有积极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资本化视角,分析公共产品供给对住房价值的影响,分别从公共产品资本化理论的提出、国际与国内研究进展、研究存在的问题、未来研究趋势等方面给予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任海云 《科研管理》2014,35(8):153-160
基于601家沪深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的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广告支出与研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以及两种支出的互补性,并对两种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技术行业,资本性研发支出具有价值相关性,而费用化研发支出不具有价值相关性;不管在高技术行业还是低技术行业,广告支出都具有价值相关性。这意味着研发支出有条件的资本化政策应该只适用于高技术行业,而所有行业的广告支出都应该资本化;研究结果同时表明,高技术行业的广告支出与研发支出具有互补性;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市场拉动作用较技术推动作用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对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2007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研究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表明: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低于临界值时,由于抑制了管理层通过削减研发投资以实现盈余目标的动机得到抑制,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高于临界值时,促使管理层基于声誉风险管理层为避免将已资本化金额转为费用对当期盈余造成的负面冲击,进行过度研发投资,从而阻碍企业创新。说明不同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下,管理层研发投资不同动机对企业创新产生非线性影响。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通过研发投资效率作用于企业创新,而且管理层面临的盈余公告压力越大,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更为显著。资本化通过非效率研发投资,作用于企业创新;盈余公告压力越大,资本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矿产资源的资本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学义  张亚杰 《资源科学》2008,30(1):134-139
矿产资源资本化改革由朱学叉教授199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提出。经济学、会计学中的“资本化”用于矿产资源管理时有其特定的含义,即矿产资源资本化指将矿产资源确认价值,进行资本运营,并按会计“资本化”方式处理的过程。它有三层含义:一是采矿权购入资本化;二是探矿权占有资本化;三是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资本化。我国矿产资源从“无偿划拔使用”到“有偿使用”是一个“资本化”的改革过程,经历了矿产资源资本化的“导向”阶段、“启动”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这一“资本化”改革过程与过去长期以来无偿开采矿产资源形成显明的对照,还同理论界提出的矿产资源“资产化”改革相区别。本文设置了全面资本化的域集,由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存量探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价款、增量探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价款、存量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增量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六项内容组成。通过对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判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矿产资源资本化改革的内涵、实质,以便将其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朱发仓  苏为华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465-1471
在传统GDP核算中,RD被作为中间消耗或者最终消费而不是作为投资,这不仅低估了GDP,更忽略了RD对GDP的直接贡献,还扭曲了RD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不相适应。本文论述了将RD核算为资本的相关概念,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RD资本化核算后,2012年浙江全社会RD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764.6亿元,使当年价GDP提高1.82%,2005年可比价提高1.61%;同时对GDP年增长速度、投资贡献率、消费贡献率、RD强度也有较大影响。最后文章就未来研究方向和完善科技统计调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版权资本化对知识创新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在产业联动、资源重组与资本合作的过程中加快知识创新结构的改变;同时它也是对知识创新动力系统的改造,资本的扩张逻辑使知识创新的动力要素系统得到优化,在资本生产、关系生产和价值生产中实现知识自身的生产。当然,版权资本化对知识创新体系的促进作用需要建立在一种新的保障机制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资本化核算的最新研究成果,遵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2008)的框架体系和核算要求,在合理估计各地区基础投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当期投资的基础上,利用BEA方法估算得到2009—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同活动类型的R&D资本存量。结果表明:各省份R&D资本存量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基础投入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基础投入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在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有明显差异,且差异表现不一;基础投入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都基本由东部地区贡献,但中西部地区的试验发展资本存量占全国的比重已有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开始逐步转变经济发展理念,重视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本文试图弥补不同活动类型的R&D资本存量基础数据的不足,可适当补充和完善现有R&D资本化核算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10年年报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1071个观测值为样本,从R&D投入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角度分析企业进行R&D资本化与费用化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对R&D投入会计报告的变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D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受到了企业特征的影响。研发强度大、盈利水平低、规模较小、负债水平高、股权分散、研发投入不稳定且处于扭亏临界和高技术行业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将R&D资本化,而那些规模较大,盈利水平高、负债率低、股权相对集中、研发投入稳定的企业则倾向于将R&D费用化。另外,R&D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与其系统风险、成长性和收益平滑动机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玉明  李荣  闵亦杰 《科学学研究》2016,34(9):1417-1425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行为。研发投资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其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及其情境因素尚缺乏广泛的经验证据。通过构建企业创新文化、研发投资以及制度环境和两职合一的理论模型,以2009-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创新文化与研发投资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和两职合一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创新文化能够从价值观念、制度以及企业行为实践等方面影响企业进而促进研发投资;(2)制度环境负向调节了上述关系,即相比于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制度环境差的地区创新文化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更大;(3)两职合一正向调节了上述关系,即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企业,创新文化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