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代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时期,也是上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健全与推广时期。汉代的上计制就是依据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由县而郡、再由郡至中央逐级进行的。笔者试图通过对郡国和属县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上计的分析来阐明汉代上计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上计制度在南北朝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着考课地方官员的作用,对隋唐的朝集使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元代史家马端临所谓魏晋以后“州郡无上计事”之说是值得商榷的。上计簿和上计吏的活动是考课地方官的重要依据之一,上计制度本身也是考课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上计制度在魏晋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着考课地方官员的作用。从上计吏之选派、上计之内容、上计与考课之关系以及上计之主管部门等方面来考察,可看出魏晋时期的上计制度与两汉有相承关系。马端临所云魏晋“州郡无上计事”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走为上”属《三十六计》之末计,俗称“走为上计”。是处于劣势时所采取的对策。并不意味着其在“三十六计”中为“上计”。当敌强我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时,只有投降、讲和、退却这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全败,讲和是半胜半败,退却非但不是失败.还是一种化险为夷、扭转败局的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走”不失为“上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走为上”属《三十六计》之末计,俗称“走为上计”。是处于劣势时所采取的对策。并不意味着其在“三十六计”中为“上计”。当敌强我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时,只有投降、讲和、退却这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全败,讲和是半胜半败,退却非但不是失败.还是一种化险为夷、扭转败局的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走”不失为“上计”。  相似文献   

6.
陈元勋 《四川教育》2007,(11):45-45
孙子兵法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讲的是双方交战时的一种战术。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走为上计"这一策略呢?回避法。即当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提出的一些棘手问题或作出的某种过激行为一时无法作出回应时,巧妙地避开其锋芒,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7.
上计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经济管理制度,它要求各级官吏按照规定将其所负责的经济资料逐级上报,以便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上计制度是强化中央经济集权和维护国家财政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措施。上计制度所蕴含的会计控制思想对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京政府在其存在的22年时间里,监察组织建设大致经历了“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监察机关拥有弹劾、审计、调查、监试、纠举、建议、同意、纠正等项监察权;监察院行使监察职权前后多变,情况复杂,在具体制度、局部问题上有成功之点,值得借鉴,总体上是不成功也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准 《吉林教育》2008,(16):13-14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的建设目标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要实现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必须对辅导员的历史发展轨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笔者根据对辅导员制度的历史考察将辅导员制度历史轨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2年-1966年,  相似文献   

10.
魁北克模式成形于上个世纪60—80年代,其主要内容是奉行法裔民族主义经济社会政策,提升法裔地位和振兴法语文化;仿效北欧模式建设公民参与型的福利国家。在魁北克模式治理下,魁北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暴露出严重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简述嬴秦的上计与考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吏选拔任用固然重要,但如何对其进行管理也不容忽视,这在战国时之秦国直到后来的秦朝都做的比较好。赢秦除了制定监察官制度不断对各级官吏进行监察外,还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上计与考课制度,即官吏考核制度。目的是识别官吏任职后是否称职,从而对之采取迁降赏罚处理。  相似文献   

12.
群众路线讲的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它伴随着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完善。我们党通过贯彻群众路线,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但也有过未能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甚至背离党的群众路线,以致革命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以保障群众路线,并在制度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3.
“全盘西化”论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全盘西化”并不是时下才兴起的新鲜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就已经喧闹过一阵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全盘西化”论的出现并不偶然。它是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状况下产生的,是西方文化传播进来以后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郑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3600多年前就是商王朝的国都所在地。鸦片战争以来,直到20世纪初,郑州如同内陆省份的其他县城一样,仍然保持着封建社会农业性消费城市的特征。20世纪以来,得益于铁路的带动,郑州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的商业贸易中心。1922年3月,北洋政府批准郑州开埠。1928年3月,郑州正式建市,为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城市建设取得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学、政策学的视角,归纳出外国先进军事教育制度在我国"本土化"的内涵和具体标志;通过晚清以来我国近代军事教育制度"本土化"的历史考察,总结出各个历史时期学习借鉴外国军事教育制度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当前我军在学习借鉴外国先进军事教育制度过程中的三点启示,即:辩证理解国情军情的制约性和可改造性、努力发挥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后发优势"、充分遵循外国先进军事教育制度"本土化"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6.
清末建立大学堂以后,中国教育逐步迈入收费时代。为了补贴家境贫寒的学生,高校设置奖学金成为必然的选择。民国以后,历届政府不断加大对高校学生的收费力度,为了使贫寒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社会各界在高校设置了不同种类的奖学金。抗战时期,由于时局艰难,为减轻战区学生的经济压力,国民政府开始设置贷学金作为奖励学习优秀学生的奖学金,但这种贷学金的设置加重了政府的负担。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取消贷学金,改行奖学金,试图通过向高校学生收取学费来补充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廷议,又称集议①,是秦汉时代朝臣议政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秦汉政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其间四百年里有文可征的廷议就达百余次;而且廷议内容和参预者之广泛以及在王朝政治生活中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表明,秦汉时期利国利民的建策大计和治国方略,大多是朝臣议政会议提供的。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嗣后历代的议政制度多系继承秦汉并加以发展的。一朝廷议政制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制度。从《史记》、《尚书》等文献中可知,在远古的唐虞时代,部落酋长的议事会议是当时的最高权力机关,军事首长必须听命于部落酋长会议。例如尧舜时的禅让等都是经四岳十二牧酋长们讨论同意的。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初创、初步形成、停滞、恢复、加强以及科学发展这七个阶段,历经半个多世纪,走过了非同寻常的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挫折教训。梳理其沿革进程,总结经验教训,继承优良传统,对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教育收费制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世纪末的教育界正在经历着一场与二十世纪初十分相似的重大改革,这就是从公费津贴制转向教育收费制,由无偿教育转向有偿教育的变革。两次改革都在世纪之交的社会变革中酝酿产生。前者发生在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嬗变中,封建的官僚士绅已不能挽救皇权式  相似文献   

20.
旁听生是民国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民国高等学校的旁听生没有学籍,不能享受正式生的权利,却要履行学校规定的相关义务。大多数高校在旁听生旁听完课程后,也不会给予任何旁听证明,然而,民国时期的大学校园内仍然有为数众多的旁听生存在,并且这些旁听生以后的成材率是非常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