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很多人的眼里,理工类院校太“刚性”,少了些文人骚客的“浪漫”与“温柔”,或者文史类专业的开设不过是点缀装饰,由此一些文科生在志愿填报时向理工类院校坚决地说“NO”。其买,这样的看法有些主观和偏颇。  相似文献   

2.
"承"有"闻"义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有“闻”义,时贤多已论及。据本人调查,此义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魏晋南北朝用例多见,并沿用到唐五代北宋。“承”与“闻”虽是同义词,但两用法有别:“承”只能表“已然”,不能表“未然”。关于此义的得义之由,学界有“引申”说和“省缩”说两种意见。通过调查分析最初用例,以“引申”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一)在“听”的基础上发展“说”的能力。“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发展中学生“说”的能力必须从练习听力开始,只有在听清楚、听懂的基础上才可能说得正确、流利。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问题,时间久了,学生便会产生不敢或  相似文献   

4.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俗语“一屁股债”便不绝于耳。那么,何谓“一屁股债”呢?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一屁股债”无非就是“很多债”的意思。寻么,如果再问“一屁股债”的出处在哪,可能很多人就未必说得清了。  相似文献   

5.
唉!学习实在太没趣了!”———同桌他已是第n次对我说。我指着他的脑子反驳道:“汝何见得呢?”然后,我就给他唱了几班上快乐的“插曲”……物理课上,老师开始进入压力课题,我们都说压力的方向是垂向下的,其实这个答案是没经大过滤就蹦出来的。老师听了,眉头成“川”字形,然后把右手向上托问我们:“这方向又是怎样?”一些学看了,脑子想歪了,“咯吱咯吱”笑了。同学们“一传十,十传百”,看到老师两脚伸开,右手伸起,真像———我们都笑着异口同声说:“这方向可就得问‘董存瑞炸暗堡’了!”大家都笑了,就连平时“五官端正”得很的老师也忍不住笑…  相似文献   

6.
“一”是万物之母。老子说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易》曰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太极”也就是“一”。故“一”为万物之母。老子还说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人)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首领)。”所以 ,“一”是非常伟大的。文人墨客在诗词中非常重视“一”的运用 ,而且用得非常巧妙 ,有雅有俗 ,有的雅俗并举。以下试举数例 :大家对纪晓岚的大作《咏雪》诗已非常熟悉了 ,但在这里不防再提一提 ,因为诗写得太好了。诗曰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  相似文献   

7.
《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段玉裁、朱骏声并释此“剥”为“扑”的假借字,今世学者多从之。此说不确。“剥枣”之“剥”释为“击”,应从“剥”之“剥裂”本义辗转引申得义,并非假借。  相似文献   

8.
理坑     
《新高考》2009,(2)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水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整,屋舍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简直就是今日婺源沱川理坑村的写照。  相似文献   

9.
说"理"     
本文从“理”的本义入手,搜集词义扩展的例证,探究词义引申的途径及理据,并追溯了“理”作为古代哲学概念发展的脉络,重点阐述程朱理学中的“理”超越词义的抽象内涵。  相似文献   

10.
就两位教师教学“染”字的情况而言,如果单看这一个字的教学效果,当然是第一位老师更有效一些:好好的一块布,不要被一点墨给糟蹋了,说得简洁明了,也富有童趣。  相似文献   

11.
借鉴"挫折"     
我们常说要多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却很少提要多借鉴别人的失败“挫折”。其实 ,在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人会不会借鉴别人的失败“挫折” ,比能不能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显得更为可贵、更有价值、更令人难忘……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的成长不一定非要经受挫折 ,一个懂得吸取别人挫折的人 ,同样也会成熟起来。”这句话实在说得妙极了 ,妙就妙在它印证了人生中很多哲理 ;妙就妙在现实生活中众多现象可以佐证。古人云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俗话说 :“吃一堑、长一智”。讲的都是同一道理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人生…  相似文献   

12.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件艺术品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最后的工作是否恰当。”因此,他认为对于写作而言“结尾比开头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13.
育人者经常要面对“久盼无花”的“教育荒地”:有时是学生自身因素,或者是性格内向,启发无效的:或者爱出风头,屡禁不止的;或家庭变故,心灵创伤严重的……有时是育人条件,或者较舍简陋得让人无奈,或者用品紧缺得无以为继,或信息过于阻塞……说其为“荒地”,虽然  相似文献   

14.
“巫术说”是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发生学理论之一,“巫术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原始思维的提出,但是以“巫术”来阐释艺术的起源,难免存在理论上的悖论现象,因为从审美和艺术作为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以及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人类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产生要比人类巫术思想的产生早得多。  相似文献   

15.
邹梅卿 《教育艺术》2005,(11):36-38
人类的管理观念似乎正在经历一个从强调“管”的权威性转向强调“管”的制度化、公开化,进而重视对“理”的不懈追求上来。  相似文献   

16.
说“理”     
好多中学生叫苦不迭地说“议论文难写”,问其原因,则说“论点好立,理由难寻”。这说明他们已认识到了议论文是以“说理”为主旋律的文体;至于感到“理由  相似文献   

17.
“哲”是形声字,从口折声。《尔雅》中对“哲”的解释是:“哲,智也。”何谓智者.小则平凡生活看得清,大则宇宙人生辨得明,也即懂得“哲理”。人们常说,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其实一个人的智慧也一样,只有在人生的紧要处,才能看到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即在人生的“转折关口”,你的选择富有智慧,你也就掌握了人生“哲”理。一帆风顺的人生,谁都可以说自己是优秀的舵手。只有风暴来临的时候才能分辨谁优谁劣。当然,面对逆境,你有能力驾驭,并迎难而上,这是一种智慧;面对强者,你分析自己的弱势。并选择避让,这也是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还不足以说明你有“哲”人之思。哲人之思不仅有明智的选择,而且胜不骄,败不馁,从两面思考,达到心安理得的坦然境界。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两则故事: 有个牧场主人,每天让孩子在牧场上辛勤地劳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而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冠军周洋的获奖感言引发的“感谢门”。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冬奥会上.周洋勇夺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金牌.她在比赛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拿了金牌以后会改变很多.更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  相似文献   

20.
下课了,冬冬走近我:“老师,你不应该把我的作文传到外班去读!”我怔住了:“怎么了?”他小声说:“家里只有我和奶奶,这让外人知道了不安全!”我不以为然地说:“不会有啥事情。”然后,夹起讲义回到办公室。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也太小心眼了,想得也太多了。难怪女生韩静开玩笑地评价他为“老谋深算”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