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件往事     
这位老师姓聂。我只见过他三次,他也没教过我怎么写文章,但他的言行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十几年来经常想起他,并多次对朋友们讲起他。那是1982年的五一节前夕,我在省总工会宣传部当干事,被派去东郊宾馆的省劳模表彰会上搞新闻报道。分管部长赵铬书很了解我的本事,说:“这事儿全交给你,我就不管了。”我就先打电话联系九家省市报科电台电视台。报社中最主要的是《大众日报》,我与之联系后,报社说已经分工一位姓聂的主任负责此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有过许多难忘的往事。其中使我经常重温的,是这样一件事: 1959年4月,我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出版专业的学生,到人民出版社去学习政治读物的编辑工作经验。临近学习结束的时候,人民出版社的同志给我们看《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原稿。他们介绍说,这本书署名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事实上的  相似文献   

3.
4.
《中国记者》1989年第6期所载《一件往事》追述了40年前翻译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重要文献的始末。显然,这是一篇颇有史料价值的回忆录。美中不足的是,这篇回忆录的背景介绍部分有欠准确。文章写道:“1949年7月1日下午,大雨滂沱,但是并未能阻止数万名党团员干部在北京先农坛集合,兴高采烈地参加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纪念会。”这一段中除“北京”应为“北平”这一笔误外(此处错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新闻界广泛动员,大力发扬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虚假新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彻底扫除少数人渲染夸大的不良习气,全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能否杜绝假新闻,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马虎不得。为了帮助青年新闻工作认清这件事的极端重要性,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愿在这里讲述发生在老一代新闻工作身上的三件往事。或许,它还有点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6)
特色:办刊的永恒追求文/叶向东如果一种刊物办得平庸,即特色不明显,甚至没有特色,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如何才能使刊物的特色鲜明呢?下面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做法谈几点体会。一、调查研究,切合宗旨一份刊物从创办之日起,其宗旨就已确定,从而也就确定了其读...  相似文献   

7.
1954年冬. 由于西伯利亚的寒流不断南下,天门县(现天门市)连续降了几场大雪,加上凌雨,雪越积越深,冰越冻越厚.  相似文献   

8.
我曾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过28年(1952—1980),经历的事儿不算少,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都已逐渐淡忘。这里从还记得的往事中撷取二则,敷衍成章。 (一) 1955年春,得悉某些大城市的书亭书摊上大量出售戕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黄色、武打小说。主管当局决定动用行政手段,予以取缔。考虑到单纯的禁止和处罚固然可以立竿见影,奏效于一时,日子一长,坏书未始不可能卷土重来。因此决定在取缔的同时,迅速出版一批适合这部分读者文化水平而又健康有益的取代性读  相似文献   

9.
我当兵快5年了,每月津贴费才几十元,无法与那些在上海、广东等地打工的同学月薪上千相比,可我并没因此羡慕这些同学。在这近5年的生活里,虽然清贫艰苦,我却追寻到人生的另一种快感。新兵下连,我被分到国防大学学员六食堂,当了一名炊事员。为了让三军将领能吃上美味可口的菜肴,我刻苦钻研刀工与烹饪技艺。在食堂第一个月,左手就被菜刀切过三次,右手被溅起的沸油不知烫过多少次,可我干劲依然不减。年底,经过民主评议,我被评为“优秀士兵”。将校学员毕业前,赠给我们炊事班的那块“饭菜飘香”的牌匾,让我乐了。这是我有生以来…  相似文献   

10.
《新文化史料》1998年第2期中编入了著名翻译家、作家曹靖华先生撰写的《自叙经历(下)》一文。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文字记述了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7月,作者的十几位老友为他祝寺,聚会“倾心畅谈”,席间茅盾先生在作者的锦册上即兴题诗一首:“崖畔芙蓉,愿人长寿;涧底青松,愿国长荣。”在编选这篇文章时,都觉得诗的内容很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共同心声。但有的同志觉得,如果诗的第二  相似文献   

11.
1962年,我在上海高中毕业后踏上了工作岗位.当时,为了培养财贸系统的会计接班人,全市招收了约二万名高中毕业生,分配到商业系统各个部门.我即是这二万人之一,被安排到上海市静安区糖业烟酒公司泰昌中心店下属的泰昌食品商店当会计练习生,而泰昌中心店的经理正是余学文先生,我们那时尊敬地称呼他"余经理".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和余经理比较熟识了,经常有机会闲谈.他见我比较爱看书学习,也就常常谈起他的儿子,即比我小二岁的余秋雨的一些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12.
导弹飞向主席台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对我军武器研发非常重视。1978年春,有一天炮兵呈上来“红箭73”导弹打靶定型的审查报告。时间定好后,罗瑞卿让秘书给军委办公厅打电话,请一位老帅参加审查,于是我们请了徐向前元帅。  相似文献   

13.
在我办公桌上,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凝视她的艳红,体验她的庄重,感受她赋予我的责任,于是,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我书写我的新闻篇目,人生日记。我是从企业进入新闻圈的。在这以前,我下过乡,读了大学。当一名人民的记者是我早就有的梦想。我曾不止一次地捧着“学生证”或“工作证”说过:学生证、工作证,什么时候变成一张记者证?!此事成了亲朋好友至今仍在提起的一段往事。幸运的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真的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而神圣的殿堂。1983年初,我成了一名地市报的记者,开始用笔代步冲刺人生目标。17年中,我写了…  相似文献   

14.
15.
一段往事     
戴自新 《新闻窗》2006,(4):75-75
我时不时会想起20年前的一段往事,惦记着在大山里我曾见过的那群孩子。  相似文献   

16.
1949年7月1日下午,大雨滂沱,但是并未能阻止数万名党团员干部在北京先农坛集合,兴高采烈地参加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纪念会。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作了重要演说,也就是后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在北京和平解放不足半年、全国范围的解放战争尚未结束之际,毛泽东主席那篇演说是具有重大国际和国内政治意义的。当时党的对外宣传主要(或唯一)空中渠道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我还记得40年前参加突击翻译毛泽东主席演说稿的情况。那是北京解放后,广播电台英播部接受的第一个长篇政治文件的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成立三十年了。 我的出生地江南水乡的那个小镇上,经常有人用“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样的话鼓励人们同心协力,发愤图强,把一件事情做成功。回想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春天,由王益、史育才与我三个人筹建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就会想到这句成语。  相似文献   

18.
筹集资助学报办刊经费的一种尝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充分分析学术期刊现状、研究学会办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学会面向社会”的办刊模式。采取募集资金,建立学术出版专项基金的办法资助学报办刊,使学报能得到了一笔稳定、长期的经费支持。对资金募集、基金运作以及基金单位与学报间的关系作了介绍,并总结了基金运行一年来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档案与建设》2012,(12):32-33
2003年,曾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四师师长、华东军区参谋长等职的张爱萍上将与世长辞,革命老区洪泽人民在哀痛之时,深情缅怀张将军生前对老区的关心帮助。1940年春,张爱萍挥师东进豫皖苏,跃马飞舟洪泽湖,领导军民打游击,剿湖匪、斗顽韩(德勤)、打伪军、抗日寇,扩大和巩固了苏皖边区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他被认为是最不像“导演”的导演:作为和张艺谋.陈凯歌同届的校友,他是成名最迟的“第五代”导演:却又是最幸运的一个——因为几乎他拍的每一部影片都获了奖,不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霍建起的电影,不具备任何商业元素。却丝丝沁入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