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常有家长带孩子找我,让我给辅导作文。聊起来,有的家长就抱怨:“我们的孩子从小就不会说瞎话,和我一样傻实在。”并深有体会地说:“其实作文就是瞎编,有的孩子,人家不用教就会,而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要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家长也要积极参与,以形成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我经常给家长布置“任务”。如在开展有关汽车的主题活动时,我会请家长帮助孩子查找有关资料,共同完成小制作,等等。不料,有些家长对此提出了意见。有的说:“我们工作忙,顾不了孩子这么多事。”有的说:“有些知识我们也不懂,所以有些事我们也完成不了。”有的说:“有些事超过了孩子的能力,不得不由我们包办。”面对家长的意见,我感到困惑:难道我的做法错了?怎样利用家长资源才能既不给家长增添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孩子发展?对此…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家长也要积极参与,以形成合力,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我经常给家长布置“任务”。如在开展有关汽车的主题活动时,我会请家长帮助孩子查找有关资料,共同完成小制作,等等。不料,有些家长对此提出了意见。有的说:“我们工作忙,顾不了孩子这么多事。”有的说:“有些知识我们也不懂,所以有些事我们也完成不了。”有的说:“有些事超过了孩子的能力,不得不由我们包办。”面对家长的意见,我感到困惑:难道我的做法错了?怎样利用家长资源才能既不给家长增添负担,又能有效促进孩子发展?对此您有好的建议和做法吗?  相似文献   

4.
有一些家长为了刺激孩子学习,就对孩子说:“你好好学习,期末考试得了100分我给你买某某东西作为奖励。”这些孩子开始憋足了劲,真有点进步,可家长未对其做更多的工作,也没给以辅导,孩子的劲儿一天天消失了,结果成绩还是上不去。其实,奖励之中有学问。  相似文献   

5.
案例有位家长在网上向我们讲述了她的困惑:我是一个小学六年级女孩的妈妈。我女儿5岁上小学,上小学之前只上了幼儿园中班,连大班都没上就直接入了小学,没有经过学前教育。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拼音有困难,我就开始了家庭课堂的教学,孩子的困难顺利解决了,我也就从此踏上了漫长的“家课之路”。一年级的时候,和入学同步,在校外报名参加了电子琴班,半年后又报名参加了剑桥英语班。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几乎天天晚上陪着孩子练琴、学英语,有时也辅导一下功课……后来孩子年级升了,作业越来越多,晚上没有时间上“家课”了,但我们一直坚持至少在周六…  相似文献   

6.
我们班上像乐乐和小宇这样的好朋友也有好几对,家长也常说:“我这孩子一到家就只讲某某怎样怎样,从来不提其他孩子的名字。是不是他不懂得和其他同伴交往呢?”有的家长还为此要求给孩子换座位。于是,我们组织幼儿讨论:“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怎样才是真正的好朋友?”然后,我以自己为例告诉小朋  相似文献   

7.
家教信息     
请家教教“吃苦”请家教,不要求辅导功课,只希望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前不久,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的一名学生接手了这样一个家教。请家教的韩女士说,她女儿今年十岁、上小学四年级。因为工作忙,她专门教育孩子的时间很少。而如今的孩子大都生活在“蜜罐”里,不知道“苦”是啥滋味,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不愉快的事情,就可能做出令家长措手不及的事。她请家教,  相似文献   

8.
小号手     
在社区里,有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和一只小公鸡。一天,小公鸡问母鸡:“你天天下蛋,产这么多的蛋干什么?”母鸡微笑地说:“我多产蛋能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孩子,别忘记,咱俩是人家养大的。你长大以后,也应该像我一样,为人们干点力所能及的好事啊。”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组织方案教学活动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如在组织“水”的方案教学活动前,我们心中没有底:幼儿对水了解多少?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会怎样研究水?后来,我们在家长会上说出这些顾虑,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查资料,或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家长说:“我们会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研究,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还有的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参观自来水厂,让孩子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更有家长表示可以到幼儿园来做“妈妈老师”或“爸爸老师”,做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参加方案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以下就是家长参与活动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10.
有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以后,随便塞给他一个玩具,就忙起自己的事来。如孩子提出什么问题,家长就不耐烦:“我忙呢,自己玩去! ”孩子哭了,便动肝火:“真淘气,我叫你好好玩的!”有时孩子屁股上还可能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门口,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一情景:有的孩子哭闹不止,不愿父母走开;有的提出诸如“星期天回家给我买电动小飞机”,“星期六回家给我做最好吃的东西”等要求;有的干脆抱住家长的腿不放为了摆脱孩子的纠缠,有些家长就说:“好好好,只要你不闹,里期天一定给你去买”如此这般,孩子听了家长的“许愿”,即使很不情愿,也只好带着某种期盼,乖乖地进了幼儿园这些家长把“许愿”当成了专治百病的良药,殊不知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品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深秋的一个周末,我乘坐地铁回家,突然被一个孩子的哭声打断了。只见一位小男孩正被母亲厉声责骂:“你看看,期中考试成绩这么差,真不知道你上课时干什么去了?下次再这样,周末就不准出去玩,待在家里好好看书!”男孩的父亲在一旁接话了:“之前,我就对你说过,别给他报那么多兴趣班,你不听,能怪孩子吗?”母亲听后,更是火上浇油,向父亲吼道:“这么说,你是怪我啦?孩子考不好,你也有很大责任!总说工作忙,功课辅导时,你又在哪里?”孩子听见他们吵了起来,哭得更厉害了。看着孩子一脸的茫然和无助,不禁令人心疼!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学习很积极,几乎不用家长操心,同时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而另外一些孩子学习很被动,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天天催着他学习,可是学习成绩却往往不好。很多家长对此归结为“人家的孩子听话”。其实不然,这涉及到学习的自主性问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正>"老师,今年我就把孩子交给你了,功课我辅导不了,孩子在家也不听我的话。""老师,我们孩子就听你的话,你对他严厉些。"作为老师,每每听到家长这样说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复杂——欣喜又失望。欣喜的是,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是绝对信任的;失望的是,家长把教育责任都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上初中了,功课难度加深,以我们的水平已经没办法给他辅导了。孩子竟然有点瞧不起我们,和他讨论问题的时候,他经常显得很不耐烦,说我们不懂,要不就表现出不屑,我们感觉到他与父母的距离在逐渐拉大。我们该怎么办?湖南衡阳王博许多家长常常提到自打孩子上初中以来就开始瞧不起家长,终日一言不发,回答家长的提问也总是极不耐烦,再追问下去,孩子就以沉默表示对抗。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长大了,希望自己独立;另一方面则是家长的“双重人格”造成的。望子成龙,人之常情,可是别忽略了榜样的作用。内心贪图安逸的家长,常常被孩子诘问“:您还…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现在的父母无奈地说:“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难,孩子的功课我根本无法辅导。”或者说“好多知识早都忘光了,让我看看都头疼。”  相似文献   

17.
焦卫燕 《山东教育》2004,(36):55-56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交往习惯.只靠幼儿园是不行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不下课的常任老师。孩子的许多不良习惯是由于家庭教养不当形成的。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一些公共场所.孩子由家长牵着、抱着,每当孩子跑去找小伙伴时,家长便追过去把孩子抱回来说:“快过来,当心人家打你!”还有的家长担心小孩子到人家家里去,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害羞、胆怯的孩子。案例1 妈妈送明明去幼儿园,在门口,遇到邻居家张奶奶,妈妈说:“明明,叫奶奶!”明明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明明妈妈生气地说:“人家孩子小嘴儿特甜,人见人爱。我这孩子,天天见人不打招呼,每天都得我先叫他喊叔叔、阿姨,他才喊,真急人。”  相似文献   

19.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班中经常会发现有那么几个孩子,平时总爱和同学磕磕碰碰,今天跟这个同学闹意见,明天和那个同学不说话。他们在同学中也没有好朋友。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往往情绪不高,家长问起时,孩子也很委屈。孩子往往会说:“我真讨厌某某”、“我恨死某某了”、“某某真没劲”…… 不同的家长对此反应也就不同。有的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有的会说“谁欺负你了,去告诉老师”,有的甚至“告诫”孩子“谁欺负你,你就打谁”;当然也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在学校与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