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生教育”关乎人生整体,触及人生根本,因而它本应置身于哲学的审视之下,这是极重要之前提。以此审视当知: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唤起人们对人的生命的尊严、高尚和神圣的自觉,核心是理解人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生存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学会生存,核心在于帮助受教育者理解人的生存活动的创造性和历史性;生活教育乃人文教育,实质在于引导和启迪人们去发现和创造生活的意义,其关键当在以文化提升人的生活境界。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思想不入正统,创作不入主流、却因其作品特殊的魅力吸引读无数。本勉力探奇,侧重从其独特的人生感悟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两方面加以阐述。张爱玲人生感悟的独特性在于:(一)具有以悲为基调,悲喜调和的生命观。(二)具有个人的而非大众的,现实的而非理想的人生视角。(三)认为人生无爱而人性充满弱点。(四)认为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张爱玲将其独特的人生感悟渗透到小说创作中,创造了一个苍凉而美丽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3.
一 教育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德性解放、人生幸福的达成问题,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发展及人生幸福是创造教育观念和创造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超越“知识本位”的创造教育观,就是要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发展与提升,重视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成长,也即教师的创造教育观念必须回到“德性本位”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富有,在于充分的人生体验;生命的质量,在于人生的遭际和拼搏的力度。现实中既充满缺憾,又不乏理想,而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理想是否实现,而在于为克服现实中的缺憾,所进行的不懈的追求和奋斗,在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5.
吴吉林是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四矿34队的一名高级技师。确诊身患癌症近6年中,他与病魔战斗、同死神相搏,以坚韧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投身创新创造,先后研发出43项创新成果,其中12项获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个与生命"赛跑"的创新能手的真实故事,将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6.
《考试》2004,(1):60-60
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 —(美)爱默生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李大钊 天才在才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 凡事勤则易,惰则难。 —(美)富兰克林 对于永远精勤不懈的人,命运也一定加以垂青。 —印度谚语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古希腊)柏拉图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美)富兰克林赠言精华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富有,在于充分的人生体验;生命的质量,在于人生的遭际和拼搏的力度。现实中既充满缺憾,又不乏理想,而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理想是否实现,而在于为克服现实中的缺憾,所进行的不懈的追求和奋斗,在于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愿意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2.能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有意义,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3.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重点难点]生命的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短视频。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境界》(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课)一文中,冯友兰先生将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先生最为推崇的人生境界,较之其它三种境界,“天地境界”显得较为深奥神秘,抽象难解,以下试从四个方面对“天地境界”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0.
美的本体四说是指五因说、生命说、创造说和符号说。四说融合一体。美是一个与生命同构的有机系统,由形、真、善、情、新五个因素融合而成,是为五因说。美是生命的体验、创造和超越,是动态的生命过程,又是静态的生命熔铸,同构的生命拟态。这是生命说。生命说的深化,必然导致创造说:美是生命的自由创造。再进而指明生命是运用符号来自由创造美的,便落实到符号说,且同五因说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 艺术,是生命的体验和创造。作家“努力于新经典的产生,却必须把整个生命放上去”。(沈从文《新废邮存底·职业和事业》)只有用生命去体验人生,才能用生命去创造人生、创造艺术。对沈从文来说,生命体验中最深沉、最根本、最富有创造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是其中的一篇,它真切地描绘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和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爱。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具有重人文、重生命的气质,蕴涵着丰富的“德性论”生命创造的思想,其核心及精髓是强调德性生命的创生,真正的“终极关怀”是人生问题,也即人对内在生命价值的追求,这是个体安身立命之根本。这种以人为本的德性生命创造观反映了创造最本质的特征,体现在儒佛道三家的思想中。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的"形上之思"源自其"忧生情怀",对个体生命和现实人生的深广忧患,促使他去思考人生苦痛之因和解脱途径:人生之苦痛源于"生活之欲",人生苦痛之解脱则在于艺术--审美.其理论资源为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本体论"和康德的"美的分析"."形上之思"作为王国维"忧生"诗学建构的中介而享有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围绕着人生观的问题和“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李石岑以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为基础,提出了“表现生命”的人生观,认为“生”有五大要义,即“动”、“变”、“顿起顿灭”、“扩大”以及“交遍”.同时,李石岑以之为基础伸长出教育表现论、人生四境界论、人生三态度说和人格论.其“表现生命”的人生现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其特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生命是洁白的纸,青春是彩色的画笔,我们都在属于自己的画纸上描绘人生的快乐、幸福、价值……我认为青春应这样度过:在那些逝去的日子里,我们回首人生的故事不再忧愁,几度纷飞落叶,几度红日西沉,生命依然如夏花般绚烂。生活赋予我们无比高贵的礼物,这就是青春:充满信心、载满希望,为我们的有限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而我们就是青春的拥有者,现在,我们已拥有力量、拥有信心、拥有希望,不再为徨彷的人生烦恼,不再为失意的人生担忧,不再为愁苦的人生伤心。青春最美,它的美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犹如夏  相似文献   

17.
在大自然创造的万物中,生命是最完美的杰作。生命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多样性、延续性和相互依赖性,而且在于它经过亿万年进化之后,本身具有的结构合理性和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然而,一个鲜为人知的杀手正向生命逼近,破坏着生命的完美,它就是“环境荷尔蒙”。  相似文献   

18.
肖川 《教师博览》2008,(5):46-47
美好的人生是需要追求一点生命的境界的。我把对生命境界的追求概括为如下六个“讲一点”。 第一,讲一点享受,无愧于自我。人们的享受也是有层次的。享受不仅仅是感官享受。我们完全可以享受内心的充实与平安,享受创造的快慰,享受生命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19.
"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魏晋时期,玄学美学本体论由自然宇宙观转向了人文本体观,玄学的"自然"主义思想是对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继承方面:"自然"即"道性"本体。超越方面:"自然"即"精神生命"的自由性;"自然"即返归本真存在的生命自觉。魏晋玄学作为人生本体之学,其命意在于精神生命的自由与解放,其目的在于借本体的追问,给生命的自由找一个终极的依据,借对"自然"本体的确认,为无限的、自由的、自然本真的生命作注释,从而使生命返归本真的存在状态,成就个体生命的诗意自然、自由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的生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以“生命”“自然”为根本观念,生命观是梁漱溟思想的核心。梁早年笃信佛学认为欲望是人生的一切,由于有限的人生不可能满足无限的欲望,所以人生基本是苦的。受其父亲和当时西化浪潮的影响,他又从佛入儒并认识到,苦与乐与欲望无关,而全视乎生命的活泼流畅。生命是动的是活的相续,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人能创造是因为人有“心思”,但“心思”仅作用于外在世界,对人的内在生命不起作用。梁的生命观受柏格森的影响甚大,但将生命归结为意欲却有失偏颇,而意欲与理智也很难分开;强调人生应向内追求固然不错,但任何生命意义的设置和实现都不可能离开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与自然,且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