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户籍福利是困扰我国户籍改革的阻碍之一。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户籍制度也随之有相应的区别对策,这导致附随在户籍上的福利也因此有着巨大的差异。户籍改革应逐渐将户籍福利与户籍制度逐渐剥离,使得户籍制度逐渐回归到最初的本质上来。促进各省(市)间的非户籍福利利益均等化,逐渐缩小省(市)间因户籍而引起的资源、福利分配的不平等差距。均衡区域资源配置,从立法、行政、执行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户籍非福利的社会福利利益均衡体制。  相似文献   

2.
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作为人口管理的户籍制度在先秦时便已产生。人口流动不断为户籍管理提出新课题,从而促进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根据中国古代人口流动情况而对户籍制度进行的改革措施对当今的户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作为人口管理的户籍制度在先秦时便已产生。人口流动不断为户籍管理提出新课题。从而促进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根据中国古代人口流动情况而对户籍制度进行的改革措施对当今的户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改革过程中,户籍制度的功能在不断变迁。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在于户籍背后的附着利益。因此,必须通过改革重构户籍制度的功能,消除附着于户口的城乡居民权利分配不公平制度,恢复户籍制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社会上一些矛盾的焦点和改革的难点,但户籍改革是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各地户籍制度改革模式存在改革方向的趋合理性、政策的多功能性、措施的可操作性、程度的不彻底性的相同点及改革模式因地制宜、政策松紧不一、受众等级分明的不同点,因而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相关法律的建设,加快户籍制度配套社会体制的改革,在坚持渐进式原则中寻求渐进式突破。  相似文献   

6.
中国户籍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身份甄别机制,是政府用来实行差别性的社会公共产品分配的手 段,它的政策效应主要表现在限制农民流向城市以及影响社会分层两个方面。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应该是取消户籍与社会公共产品分配之间的联系,回归人口动态统计和民事权利证明的基本功能。但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步骤选择上应该有相应的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目前仍处于试验性阶段,但改革正面临诸多困扰,也可说已陷入暂时的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就学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产生的社会阻力以及现行户籍政策本身在可行性方面的缺陷。我国目前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两种政策模式:集权式和分权式。但集权措施无力,分权模式过度发展,由此出现了种种问题。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应突出集权式的特点,并加强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8.
李霞 《林区教学》2008,(8):183-185
户籍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继承了传统户籍制度的等级性、世袭性以及社会治安性等某些制度的内核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就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进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户籍改革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珍藏着大批古代文书,其中8世纪的户籍(如大宝二年御野、筑前等国户籍和养老五年下总国户籍)、计帐(如神龟三年山背国计帐、天平五年左右京计帐手实等)是最具有价值的部分。与现存中国唐代户籍极其相似,它不仅是研究日本古代家族、律令和国家统治人民情况的依据,也是研究中国户籍制度不可多得的参考材料,本文仅就古代日中两国户籍制度的异同作一初步探讨。一、日本户籍制度全面师承唐制在古代,户籍是国家掌握劳动力和征收赋税的根据,户口调查、登记和管理制度,直接关系着统治的盛衰,通过编户造籍达到所谓“齐民”之目的,是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编户造籍有着悠久的历  相似文献   

10.
一元户籍制作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的最终选择,虽已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仍难免会因为其在实施过程中对旧制度下既得利益主体造成利益损失和压力而遇到来自利益受损群体的阻力,从而影响其可欲性。一元制户籍模式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主要来自于户籍制度改革所涉及到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市民和农民这三方利益主体。因此,要增强一元户籍制的可欲性,就要协调好三方利益,进一步完善有关户籍政策的相关法律,加强社会各管理部门的协调与合作,调整城乡社会保障等政策。  相似文献   

11.
速览     
《教育》2010,(6):8-8
实现教育公平要从“制度障碍”入手 《中国报道》2010年第3期发表江水的文章指出,近些年,“高考移民”等现象屡见不鲜,并由此产生了一个逻辑悖论:户籍改革改不动是因为上面承载了过多的利益,尤其是教育,而教育改革推不动是因为户籍制度一直没有改革。那到底应该先动哪个呢?  相似文献   

12.
户籍是教育公平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户籍制度不改革,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将是难解之结。其实,学籍可不可以与户籍脱钩,从现有的国家政策来看,这个壁垒已部分打破。图家早已明确,要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流入地政府应该负责。这就意味着,国家事实上已经允许部分中小学学生的学籍(至少是义务教育阶段)与户籍脱钩。  相似文献   

13.
户籍制度在转轨时期的特点及其路径依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的户籍制度的特点:户籍上附着的经济利益大大减少;进城的门坎降低了,户籍的制度壁垒由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户籍制度壁垒的类别多样化。这是市场化和工业化在我国发展的产物。但是,渐进式、分权化的改革模式使户籍制度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在改革中按“摸着石头过河”思路逐一推出的单项改革,在推进某一领域向新体制迈进的同时,却往往沿袭了城乡户籍分割的路径;向地方政府分权的举措,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还固化着行政区之间的户籍壁垒。中央政府应在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同时,在转轨制度的设计上,把推进城市化、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大目标,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函数;同时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把为外来工服务纳入地方政府政绩的考察内容。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保存有丰富的唐代户籍文书,这对我们研究唐代西州户籍文书的内容与格式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唐代西州户籍文书主要包括户口、赋税和土地三项内容,在这三项内容的登记中有着各自相对固定的登记格式,这种固定的登记格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代户籍制度的严密性.户籍文书的内容与格式是唐代户籍制度的重要内容,研究户籍文书的内容与格式对我们全面认识唐代户籍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益强烈的改革需求与成效甚微的改革实践之间的巨大落差,构成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从理性视角审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关键举措与主要特征,可以发现现存困境的内在原因是政府改革取向中强势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导致理性关系失衡,从而使改革中手段与目的、效率与公平、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等价值割裂。在实践层面上具体表现为差别待遇与公民平等权的冲突、有限流动与统一市场的矛盾、常住人口与户籍城镇化的落差。突破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困境,要超越工具理性主导,重塑和彰显价值理性,保持政府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合理张力,协调改革成本与收益、均衡效率与公平、统一表征与本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中国城乡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形成的原因﹑变迁的经过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和农民迁徙动因等的分析,提出了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户籍改革不仅不会使农民蜂涌入城,相反,户籍的改革符合现代法治的精神,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户籍制度本来是一种按住户登记的人口管理制度,但我国的户籍制度被附加了过多的权利,演变成与户口性质和登记地相挂钩的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制度,形成了一种弹性很低的户籍身份的次级社会制度。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一次级制度对社会协调发展的迟滞效应依然存在。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在陆续进行改革,但城市公共资源的瓶颈使改革陷入了困境。无论是从理论分析还是实践论证,文章认为在我国公共资源相对不足的今天,应该实施"阶梯式"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户籍不是居住地点的象征与代表,而是身份与待遇的象征。它把公民人为地区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大类,从而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公平正义,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一宋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各种形态了解宋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各种形态,其主要方法可以从宋朝政府所定的户籍制度入手。宋朝户籍的编制,主要分为主户和客户。其户籍制度是将主、客户分别登记。在乡村中通常是将客户登记在主户户名的后面,作为主户的附籍而存在。所以宋朝政府户籍的编制,主要是以主户为对象的。除以主户为主的户籍外,宋朝还另外有一种不在编户以内的超户籍户口,这就是“官户”  相似文献   

20.
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是紧密关联的,二者呈现出互动性。在人口流动和户籍改革的背景下,农村的土地纠纷越来越多。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当下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构建的农村土地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人、户口和土地分离和转化的现实。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