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性质不稳定、类属不明确的模糊事物,即处于事物普遍联系的中介和某些运动发展的过渡状态的“亦此亦彼”的事物。例如颜色.在黑与白之间有灰色。在从猿到人中间有类猿人或类人猿,等等,都属于模糊事物。由于模糊事物的存在,使得事物之间的界限具有了模糊性。人类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成了用以把握模糊事物的认识工具——模糊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科学的界定与认知的模糊,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在具体学科上的运用。所谓模糊性就是事物在性态与类属上所具有的界限不确定、不清晰与不分明,从逻辑上来说,便是客观事物的内涵、外延现着“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模糊状态。事物中为什么会有这种模糊的现象呢?这是由于一切客观事物与思维现象本身就具有确定性与模糊性相统一的普遍特征,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  相似文献   

3.
语义模糊,是指语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义不确定、界限不分明、亦此亦彼的性质。要准确、全面地对语义的模糊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解说,就必须明确语义模糊的实质和特征、语义模糊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本文将从语义模糊性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基本特征以及与其他语义学概念的区别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模糊理论与现代修辞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理论提醒人们重视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渐变性及概念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性、亦此亦彼性.现代修辞学运用模糊理论从话语语义分析和类属划分方面对语言在运用过程中产生的模糊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为我们深化和完善对修辞学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模糊现象具有普遍性。人的思想从落后到先进的转变,其中“落后”和“先进”的界限就是不清晰的。模糊现象“不精确的根源在于缺乏明确的类别隶属判据”,即客观事物在相互联系和相互过渡中所表现出的互为中介的“亦此亦彼”性。思想政治教育引人模糊数学,就是要解决思想转化过程中中介过渡状态的“类别隶属判据”,为模糊认识的量化研究提供根据。一、人的思想状况类属的不晴晰性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事物可根据精确的标准把他们分为彼此界限分明的类别。人和机器,固体和液体,每个事物、每种状态,非此即彼,类属清楚…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审稿工作中 ,思维的习惯力量会造成一种思维定势 ,使编辑人员不自觉地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思维中 ,导致其做出蹈故袭常的筛选 ,剥夺了一些极富新意的好稿子的发表权。本文把编辑学和模糊美学结合起来 ,既在两门学科的边缘上对编辑审稿工作进行探究 ,提倡“模糊审稿” ,即不以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进行判断 ,而是以亦此亦彼的多值逻辑判断作为主要的筛选根据 ,改封闭的单维思维为开放的多维思维。并具体介绍了模糊审稿的几个操作层次  相似文献   

7.
模糊修辞与语文教学王桂凤模糊修辞,指的是利用模糊词语和模糊结构的特点,去反映和揭示客观规律,达到准确地描述模糊事物和表达人物微婉心境之目的。因为事物本身就是纷繁复杂的,有许多事物呈现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或隐或现、恍惚迷离的模糊不确定性,故认识难以对其...  相似文献   

8.
模糊词除具有一般词的概括性以外,还具有独特的概括性。一是对“说不清”的概括,一是对“说不尽”的概括。前者指对边界不清、亦此亦彼状态的概括,是一种犹疑不决的、审慎的概括;后者是对同一论域的没有极点的概括,它由已知推未知,突破了感官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新科技革命中科学模糊思维的特征第一,精确与模糊的统一。科学模糊思维并不是意味着思维本身含混不清.抛开逻辑,舍弃精确。而是说,在事物或系统客体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处于亦此亦彼状态时,思维主体能运用适当的手段,深入于模糊对象中去,以探索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和属...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文学语言的特点。文学语言“亦此亦彼”的模糊性形态。在文学语言构造的可能世界中,越是模糊朦胧之处越是可以发现美之所在。模糊不等于语言运用中的“含糊”、“混乱”。  相似文献   

11.
根据模糊美学和旅游学基本理论,对模糊美学在环巢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建议保护旅游资源的原有模糊美,创造人工景观与设施的模糊美,策划具有模糊美的旅游体验项目,关注影响旅游者模糊美感的其他环节。旨在拓展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的学科视角,并促使环巢湖地区发展成为富于审美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模糊是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文章从模糊美学角度试析元曲《寿阳曲·远浦帆归》周方珠教授的译文,着重从语言结构、音韵、意象、意境等方面来探讨元曲及其译文模糊美的再现。周教授通过"留白"的翻译手法,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为元曲的可译性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理论的"期待视野"理论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的模糊性.翻译的模糊性,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特征的需要,是翻译美学的需要.接受美学应用于模糊翻译中应注意培养英汉语言美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论"阴阳两仪"思想范式的美学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方文化和美学观念中,“阴阳两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范畴和文化命题。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东方式、中国式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哲学,而且也反映了一种东方式、中国式的美学思想范式。其美学意涵主要有四:一是“耦两”美观念,即强调在相反相对的两种矛盾因素之间思考美、创造美;二是“中和”美意识,即讲究在两两相对的矛盾因素之间实现均衡持中、不偏不倚的和谐之美。其核心范畴是“中”。三是“刚柔”美理想,既讲究阳刚与阴柔这两种审美理想之间的相成相济,又有偏重阴柔之美的趋向。四是“虚实”美境界,在阴与虚、阳与实的对应中,既强调虚与实之间的互用相生,又讲究以虚为体、以实为用,从而推动“意境”美学理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气"是宇宙、人生的本体,也是美的本体,艺术表现了"气",也就是表现宇宙、人生的真谛,即表现了美.根据"气"的运动、变化、性质的特点,艺术采用"虚实相生"、"动静相衔"、"刚柔相济"等方式来表现美.艺术因其所表现的仁义道德与"气"相融合而具有价值.艺术欣赏就是感知"气",并让生命与"气"交融而体验生命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自由美”与“依附美”的美学命题,体现了其哲学体系中的“自律论”“它律论”这对哲学概念。在音乐界,德国音乐学家卡茨将“自律”、“它律”使用在音乐美学中,出现了自律美学和它律美学两个概念。康德的自由美是一种纯形式的美,而与自由美相对的依附美是社会事物的美,而不是纯粹自然事物之美。康德认为美与被依附物无关,强调美在于形式,即艺术的自由才是创造的本质。由此,他为自律论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在现代音乐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美国19世纪诗人朗费罗在诗歌创作中采用戏剧化的叙事策略,包括戏剧对话、戏剧独白、戏剧冲突、戏剧场景以及戏剧情境等,取得了较大的艺术成就。各种文学艺术形态之间互相渗透会为彼此带来巨大的活力,戏剧的艺术技巧与诗歌创作是一脉相承的。朗费罗诗歌所具有的戏剧性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效果,凸显了诗歌的主题,使这些诗的价值内涵扩大了。  相似文献   

18.
Fuzziness is one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thinking and objective things. Introducing fuzzy techniques into decision-making yields very good results. Fuzzy consistent matrix has many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cen- ter-division transitivity conforming to the reality of the human thinking process in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for creating fuzzy consistent matrix from mutual supplementary matrix in fuzzy decision-making. At the same time, ba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孔子的美学思想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为内容的礼乐美学思想,体现了一种以“礼乐相亲”为审美原则的规范之美或秩序之美;其二,以“游于艺”、“尽美尽善”、“绘事后素”等为内容的艺术美学思想,在标明了对待艺术的态度——“游”之外,一方面体现了一种以“绘事后素”为审美追求的自然美倾爱,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以“善美相成”为审美标准的“和谐之美”诉求;其三,以“仁”为核心,以“文质彬彬”为审美理想的人格美学思想,生发出了一种以“文质协调”为审美法度的人格美水准。孔子的这些美学思想成为儒家审美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生命美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视点是基于对人的关注。在生命美学的观照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之美、自由之美和超越之美都是对生命之美的诠释。从美的尺度出发,追寻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性与意义性双向成长之美,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存储性和生成性互动发展之美,释放教师专业成长传承性与创造性的共同活力之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