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2.
《只拣儿童多处行》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3.
《养蚕》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六册的第三课。上这课之前跟学生课下交流时,笔者发现本班学生几乎都有关于“养蚕”的生活体验,不免暗自窃喜。  相似文献   

4.
《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写的一篇散文。根据教材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散文式”的教学思路:跟着作者思路走,走出一片艳阳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相似文献   

6.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  相似文献   

7.
在人生的大半旅程中,我深刻感受着自己的生命和这所名叫金阊实小的学校血肉相连的。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校长,我深爱着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我成长于此,发展于此,成功于此,在这里种下桃李,又收获满园芬芳。带着学生味做好强的老师1986年,毕业于新苏师范的我踏上了工作岗位,成为金阊  相似文献   

8.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  相似文献   

9.
冰心与小朋友有着不解之缘。《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是她60出头时写的一篇散文。这是冰心《拾穗小札》中的一束"小穗",却是她眼前所见,心上所想的。作者写出了游颐和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群像春天一般充满活力的儿童和开得正旺的花儿,表现了儿童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文章笔调欢快,字里行间洋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要想走出自己的困境,终究是要走向生活,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如何自然地打开儿童的话语密码,让他们真实灵动的语言能够自然流淌?教者唯有怀揣一颗童心,蹲下身来,顺着儿童的视线朝前看,举重若轻,不着痕迹地引领他们走向习作的绿茵地。  相似文献   

11.
A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生:好呀!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不知道周杰伦?生:(一听周杰伦,马上来精神,异口同声,振臂高呼)知道!师:知不知道张蕙妹?生:耶!知——道——!师:知不知道谢霆锋?生:(学生的情绪逐渐高涨)知道!师:(语气陡然一转,神秘兮兮地)知不知道孙建锋?生:(惊奇地,摇摇头)不知道。师“:有缘”对面不相识。站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孙建锋。生:大笑。师:一起喊“孙建锋”!生:孙建锋。师:知不知道冰心?生有的说知道,有的说不知道。师:不知道的请起立。你们很…  相似文献   

12.
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相似文献   

14.
《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根据教材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散文式的教学思路:跟着作者思路走,走出了一片艳阳天。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课文:简简单单教语文第一次: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生:春天在哪里)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儿去找春天?(生:公园、野外、草原、校园的花圃)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有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写了这样两句诗——(课件出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生:儿童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春天,只知道往游人多的地方去)师:你们比古代的人聪明。不仅儿童喜欢去找春天,大家都想去找春天。我们的冰心奶奶也要去找春天,她把这两句诗改了一…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课文:简简单单教语文第一次: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生:春天在哪里)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儿去找春天?(生:公园、野外、草原、校园的花圃)师:春天到了,我们都想找到明媚的春天。有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写了这样两句诗——(课件出示:“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生:儿童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春天,只知道往游人多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17.
《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是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根据教材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散文式”的教学思路:跟着作者思路走.走出了一片艳阳天。  相似文献   

18.
下午美术课,教学内容是“画自己的爸妈”,总不能把家长从家里请来吧?只好自我牺牲一下,要学生画画我的尊容。一说要画老师,学生的兴致来了,大声叫好。我搬了个凳子在教室前面坐定。发下作业本,学生就动笔了。有的眯着眼好像要把我看透,有的拿着笔在半空中比画着,有的要求我换个姿势,有的命令我不要动,有的要我笑一个,有的还要我摘下眼镜……看张淑聪和杨虹燕的专注样儿,还蛮像个画家呢。我左也不行,右也不是,  相似文献   

19.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她以优美的笔触介绍了自己在春日到颐和园去游览时关于儿童的见闻和感想。儿童在快乐地成长,祖国充满了希望,作者为此而感到欣慰、骄傲。一、清丽典雅的语言赋予了"爱儿童"新的内涵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用清丽的语言,温婉细致地描写了在知春亭畔活动的孩子。首先是写孩子的多,多到了"座无隙地",任何可以坐的地方都挤满了孩子。其次是写孩子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国内某位名师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在深深敬佩教师精深的教材解读及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对其过于华丽的教学语言产生了一些想法。因这些课堂语言散见于全课教学,为节省篇幅,特集中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