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图书馆藏《毅庵奏议》纸背文献之一为明万历四年(1576)山东布政司官吏考语册.据此发现,明代定期对布政司考察时,被考察人包括该区域内当年在任及离任的所有官吏.明代考察所用考语文书,包括被考核人、考核人、考语、考核等次等多项内容,各地官吏考语由布政司统一填注,完成考语书写并提交的时间为年终.明后期考语失实的现象虽有体...  相似文献   

2.
隋海燕 《兰台世界》2013,(11):27-28
唐代的官吏管理制度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和对官吏权力的控制,建立了和完善了科举取士制度、官员责任制度和监察制度等等,在规范官吏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官吏管理制度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和对官吏权力的控制,建立了和完善了科举取士制度、官员责任制度和监察制度等等,在规范官吏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龙燕 《兰台世界》2013,(15):16-17
清代一直注重对官吏贪污渎职犯罪的治理,在早期的《大清律例》当中体现了严刑峻法治理官吏的特征,在后期,随着摘要官吏权力的膨胀和国家内忧外患的影响,无法真正预防官吏犯罪,于是在宪政思想的影响下制定了《大清新刑律》。  相似文献   

5.
朱元璋惩贪     
柯云  丽阳 《湖南档案》2008,(1):34-35
明太祖朱元璋(1528-1598,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安徽风阳人)登基之后,认真吸取了历代皇朝,尤其是元朝纪纲废驰、吏治败坏被灭亡的教训,建国不久,就颁布《明律》,明确规定各级官吏的职权、任务以及对违法乱纪者的惩治办法。朱元璋认为,“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凡官吏贪污获赃60两以上者,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重刑。  相似文献   

6.
<正>乾隆朝为加强对云南官吏的治理,实施了一系列的考察和监督制度。清高宗通过云南督抚对下级官吏分别进行定期考察和监督,然后再核对云南督抚所呈具的考语,以了解远离京师的云南官吏的才能和品行。为了储备人才,还对重点培养的个别官吏进行专门考核。乾隆朝通过对云南官吏的考察与监督制度,终清之世都保证了云南政治局势的稳定,可谓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西夏官吏请假制度反映了西夏官吏管理制度。通过对西夏故地甘肃武威出土的2份汉文请假条和《天盛律令》中有关请假规定的研究,我们知道西夏的官吏请假制度手续严格,程序规范,宽严适度,这有力地激励了官吏的信心,提高了办事效率。这一制度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莹莹 《兰台世界》2013,(11):68-69
《唐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法典,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条款可归入官吏职务犯罪的范畴.本文以唐代官吏职务犯罪为切入点介绍唐代官吏职务犯罪的主要规定,并对其立法特点及局限性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明代是一个以严惩官吏职务犯罪为特点的时代,在明代早期,皇帝十分重视,监察制度在打击官吏犯罪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到了后期,由于统治者的不重视,将这些制度搁置,造成了官吏的贪腐之风。  相似文献   

10.
《唐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法典,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条款可归入官吏职务犯罪的范畴。本文以唐代官吏职务犯罪为切入点,介绍唐代官吏职务犯罪的主要规定,并对其立法特点及局限性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1.
在唐代,官吏请假文书以牒的方式出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官吏请假文书,请假程序严格,文书条款齐全,而且其内容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这些对提高官吏的办事效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起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汉初,儒术不仅在"学"的层面被尊为正统,而且,还更为深刻地影响到政治生活层面。作为一个庞大而活跃的官吏群体的文档官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学兴起的影响。1官吏危机——儒学兴起的导因官吏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不断循环更迭、更新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在唐代,官吏请假文书以"牒"的方式出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官吏请假文书,请假程序严格,文书条款齐全,而且其内容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这些对提高官吏的办事效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起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宋代官员行政责任追究成为常态,行政责任的主体是各级官吏,宋代统治者对官吏选任、财税行政、农桑行政、财务管理、司法行政、宗教行政、军事行政、外交行政等方面的行政责任予以追究,以便更好地实现统治者的治国目标。  相似文献   

15.
汉代谣谚文化异常丰富。谣谚作者除下层民众外,还有儒士、官吏、学生、大官僚以及谶纬家、政治活动家。其创作动机除民众用谣谚客观地表达所思所想、传播生活经验外,也有一些人比附或伪作谣谚另作他用。  相似文献   

16.
甲历档案是唐朝专门人事档案,是在唐代官吏选试考核勋封中所形成的官吏档案,是官员封爵、迁授、改转、受官的重要依据。文章对唐代甲历档案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探讨,并对甲历档案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国家机器最初形成的那一天起,执行政治管理职能的官吏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得到了谋取利益的便利。于是统治阶层中的个人品德出现“廉”与“贪”的对比。官吏的行为直接关系到政治事业的成败,因而在中国古代,较为清醒、较为开明的统治者大多重视通过建立和健全一系列的制度以约束和规范国家官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对官吏的考核,并且都建立过一套比较完整的考课制度。在明王朝统治中后期,考核官吏的制度混乱不堪、大多流于形式,整个官僚机构日趋腐朽瘫痪。被后人誉为"救时宰相"的张居正总结先贤智囊们的政治经验,继承和发展前代的考课制度,提出了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官吏考察制度———考成法。通过对张居正考成法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关于完善官员绩效考核的法规及廉政建设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朱元璋在位期间采取重典治国、礼法并重的原则治国,主持了多项法律制定工作及大量法律实践,其中绝大部分都涉及官吏犯罪。本文将从《大明律》入手,通过对法律制定、监督机制及吏治特点三方面的阐述,探讨明太祖时期对官吏犯罪的处罚情况。  相似文献   

20.
古代簪笔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刻画了几位官吏形象,其中一人双膝下跪,腰系小削(刀),两手捧举案牍,仿佛正在奏呈。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几位官吏的耳旁都不例外地斜插着一杆毛笔。这便是最早的簪笔模式,也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明确和最原始的有关簪笔的直观史料(见图一)。由此可知,早在汉朝,某种职守的官吏奏事需手捧书写好的文牍,而将毛笔插在耳旁,以备随时记录。这种完全出于实际应用的奏事方法应该就是簪笔制度缘起的雏形。一、 簪笔的出现画像石中反映的簪笔形象与文献的记载在时间上恰好吻合。虽然汉朝的史籍中并没有簪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