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屈原吟唱出“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就与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之缘;自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菊花就成为隐士清高绝俗的象征,如南宋郑思肖《思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于是菊花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而开放在唐诗里的菊花更是各具风采。  相似文献   

2.
<正>深秋时节,百花凋零。大自然里惟有菊花在傲霜独放,迎着这飒飒的秋风起舞,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菊花一直被看作是凌霜怒放、冷傲高洁的象征。《山海经》载:"女人之山(在河南宜阳),其草多菊。"《礼记·月令》也说:"秋冬之月,菊有黄花。"屈原在遭谗被逐后,写《离骚》以寄志:"朝饮木兰以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  相似文献   

3.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自宋人疑菊花不落发其端,古今诠释,聚讼纷纭。清人孔广森说:“盖秋者百卉之终,草木黄落,而菊始有黄花,故它花不可以言落英,唯菊乃言落英。”近世黄季刚先生则以为落训始者,当为反言。其释《尔雅》:“落,始也”之义时说:  相似文献   

4.
正九花我国养菊花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礼记·月令》篇云:"鞠有黄花。""鞠"通"菊",可见从三千年前人们就重视养菊花了。自宋代而后,写"菊谱"的就有刘蒙泉、范至能、史正志、马泊州、王荩(jìn)臣等数家之多,著录菊品多至三百余种,真可以说是洋洋大观了。北京人旧时一到秋天把看菊花和种菊花当作一件大事,不论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了西晋人阮修“挂钱独酌”的故事。这个故事又称为“杖头钱”,原文如下: 阮宣子(修)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这段故事的引用,在一千多年后的现在,引起了一些争议。《红楼梦》第38回有一组“菊花诗”,其中有贾宝玉的《访菊》和《种菊》,还有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等人的咏菊之作,共12首。为了便于讨论,现将《访菊》诗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热点话题】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元稹《菊花》中的名句,诗句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爱菊之情,其中含有对菊花坚贞品格的赞美。花卉,千姿百态,花色丰富,气味芬芳,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并能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早在一千多年前洛阳就出现过女皇武则天观赏牡丹的盛大场景,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赏花会更是热闹非凡。历代名人写花卉的诗词数不胜数,著名的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王安石《梅花》、元稹《菊花》等等。2009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很多写花卉的文章,如《城市景观花卉》(上海市)、《菊有黄花》(四川省凉山市)、《昙花终于怒放》(河北省)、《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成都市)……这些文章成了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亮点,特别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曾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为什么爱菊呢?周敦颐解释说:“菊,花之隐逸者也。”也就是说,他认为陶渊明爱菊是爱菊花的品格。周敦颐的这个看法,对当时和后代很有影响,成为一种传统的看法。菊花在后人的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但如果我们结合当时士大夫文人的生活,认真研究一下陶渊明诗中的咏菊之处,就不难看出:陶渊明推崇菊花,并不全是如后人所说是爱菊的品格,他爱菊的真正原因,乃是爱菊花的药用价值,他爱的是服食菊花,爱的是饮菊酒。陶渊明所处的社会正是晋宋易代之际,各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复杂,正因为如此,一些士大夫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人是如此的喜爱菊花,推崇菊花为“花中君子”,“花卉四君子”,即梅、兰、竹、菊,吟诗作词更是少不了“菊”。光是品读唐宋时期的诗词,就足以感受到古人爱菊之深了。  相似文献   

9.
菊花的雅称     
张沛 《语文知识》2004,(9):20-20
一、与开花时令相关的雅称傲霜菊花在深秋时节迎寒霜而开放,故有此名称。宋代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寒英唐代李山甫《刘员外寄移菊》:“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清代周亮工《墨菊》:“把得寒英色未伦,夕餐只认鞠通身。”  相似文献   

10.
岳稀同志在《艺谭》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发表《黄花到底堆积在何处?》一文,指出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诸句写的是菊花盛开在枝头,匡正了以为是写菊花凋残者的错误,本人亦受益非浅。然岳文认为“满地黄花堆积”系作者对昔日黄花繁盛景象的追忆,“憔悴损”是词人写眼前菊花之状,我却不敢苛同。岳文所言,代表了目前多种注释赏析《声声慢》者的意见,故将自己浅陋之见公诸于众,以辩是非。我认为“满地黄花堆积”写的是词人眼前菊花盛开的实景,“憔悴损”展现给人们的则是词人自己的形象。根据如次: 一、菊花虽分夏菊、秋菊、寒菊诸类,然以秋菊最多。南宋诗人范成大《范村菊谱》载菊三十五种,除三种没写开花日期外,有三十种开于九月。所以我国俗称九月为菊月。“何秋菊奇兮,独华茂于凝霜”  相似文献   

11.
小孔雀菲(fēi)菲放学回来,见到妈妈就说:“今天学校里举行菊(jǘ)花展,各班同学都带了菊花放在教室门外,红的、白的、蓝的……真是美极了。”“那你们班上有多少盆(pén)菊花呢?”孔雀妈妈问菲菲。“一共有多少我不知道。只记得我的菊花从左向右数是  相似文献   

12.
短篇小说《黄英》在《聊斋》诸多篇目中独具一格,作者就本文对“陶”(陶渊明)、“菊”(菊花)这两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语码进行了解构和建构,从一个视角阐述了“士”与“商”两种人格范式与价值观念的融突和合,让我们感受到蒲氏通过本篇所表达的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独爱菊,在他的诗作中,有不少写菊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其所有的诗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诗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好意境。 《和郭主簿》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将“菊花”与“松树”两种不同植物进行类比,把凛冽秋风中菊花迎霜独放异彩的形象和苍松经寒弥茂的坚强形象具体化,歌咏菊花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高雅气质和品格,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菊花内在精神的高度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曾刘景文》)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和王巩》)《菊谱》云:“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古人“立象以尽意”,“菊花”“黄花”是常用的意象。  相似文献   

15.
自古文人独爱菊.菊花迎霜独立,是中国文人孤标傲世的精神象征.苏轼有“菊残犹有傲霜枝”之赞,元稹有“此花开尽更无花”之叹,韩琦有“且看黄花晚节香”之志.所以,秋意悠悠,菊花静放,文人的情趣则一览无遗.  相似文献   

16.
自从屈原吟唱出“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就与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之缘:自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菊花就成为隐士清高绝俗的象征。于是菊花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而开放在唐诗里的菊花更是别具风采。  相似文献   

17.
有奖竞猜6则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这是一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之作。虽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未离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咏菊的主曰。请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家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题菊花》。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菊花迎风霜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懑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人是如此的喜爱菊花,推崇菊花为花中君子,花卉四君子,即梅、兰、竹、菊,吟诗作词更是少不了菊。光是品读唐宋时期的诗词,就足以感受到古人爱菊之深了。一、民风民俗菊是秋天的花,有了菊,秋  相似文献   

19.
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不仅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的文学艺术形象,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系列贵族青年男女自发组织的精神文化活动,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大观园内的几次诗社。在第三十八回的菊花社中,“潇湘妃子”林黛玉凭借《问菊》《咏菊》《菊梦》三首诗被公推为菊花诗魁。这三首诗不仅是林黛玉杰出诗才的突出反映,更融入她个人的幽微情感和隐曲心思。黛玉的形象气质与“菊花”意象的文化内涵关系密切,通过赞美菊花的生命、歌颂菊花的精神,反映出强烈的自我生命意识。诗中巧借陶渊明称许的“千古高风”,抒写了菊花“孤标傲世”的风骨节操。林黛玉菊花诗的创作过程符合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审美方式,反映了凝神静观、物我两忘的独特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20.
配合苏教版第五册第十四课《每逢佳节倍思亲》民间以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故又称“重九”节。重阳节有很多习俗。:佩茱萸。茱萸属芸香科落叶亚乔木。古人将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每逢重阳节,人人佩戴。唐代的名诗人以茱萸作出不少感物怀人的诗,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把异乡游子在重阳佳节怀乡思亲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更被用来表示游子心情。赏菊、饮菊花酒。九月已是秋天,菊花盛开,故九月又称“菊月”。九九与菊酒谐音,所以酒是节庆必备的饮料,人们要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因“糕”与“高”同音,古人又相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