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比赛中,自如地将上旋球和削球灵活交替应用,会令对手疲于应付,往往因对来球琢磨不定而感到无所适从。当今网坛,出色地变换使用上旋球与削球攻击的打法的人当属费德勒。  相似文献   

2.
三、正拍打旋转球 上旋球是让球顺时针旋转的打法,其特点是球尽量高地成弧形运行,到达顶点后在旋转力与空气阻力互相影响下,球急速下落,落地后高反弹。 上旋球的优点是能最大可能地使球落入对手场地,球高高地飞过网后落下,命中率较高。特别是对掌握不好发力的人,即使全力挥拍也不易出界。落地后高反弹,使对手难于应付。 另外,上旋球由于有落地速度快的特点,可用来打角度球。如打出落点在发球区外角处的将对手逼出场地的对角线球。打削球(反转) 上旋球的挥拍轨迹是从下至上,最重要的是尽力提高球拍头部速度,不论往上击打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小雨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2,(5):130-130
在网球的各项技术中.正手上旋球是运用最多、非常适合男子选手的击球方式。当今男子网坛“四大天王”中的乔科维奇和纳达尔都会在比赛中通过正手上旋球来获得制胜分。它的优点在于既有进攻性又有稳定性。说其具有进攻性.是因为打上旋球易发力.而地面给球的作用力是向前上方的.因此上旋球具有一定的前冲力.会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能够成为有效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4.
强力前冲上旋球已成为众多男子职业高手有力的进攻武器。比如,澳网决赛中相遇的费德勒和冈萨雷斯,都在各种不同的状况下灵活地使用。但何谓真正的强力前冲上旋球?下面我们将从本质概念开始,对其练习法及战术进行讲解。所谓强力前冲上旋球,是指较重且具有很强的旋转,在对手底线附近急速坠落后快速向场外弹出的球。由于球的力道较重且落点深,因此可以有效压制对手。同时,这种击球带有强  相似文献   

5.
林哲生  王宝利 《网球》2011,(6):98-98
现在的业余网球圈出现了三位打得比较好的外国选手,他们分别是上海的Suhandi、重庆的Aranudqueyss、成都的Timothy James。为什么会提到这三位非本土选手呢?因为刚好这三位都是以上网打法为主,底线都不算太强。其中S的底线强一些,A的底线最差,握拍也是传统的大陆式方法,完全以削球防守在打底线球。  相似文献   

6.
大侠  冰沙 《网球天地》2024,(1):98-101
<正>底线对局中,对手放出短球,这时我们大部分人会选择过渡球然后封网,结果这一球出现失误。本来底线很稳的选手,结果在过渡球上出了问题。从第一局面(发球与接发)到第二局面(相持球和过渡球),从第二局面到第三局面(截击和制胜球)的转换过程中,很多选手会出现无谓的失误。这些选手很可能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底线练习上,而过渡球和截击这种用于第二局面向第三局面转换的球却练得很少。可能有人会说,过渡球和截击我练得也不少啊!我猜这很可能是因为练习时只是把过渡球和截击作为单独的球来练习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球迷,我们更喜欢观看有变化的比赛,如果场上两名选手打起球来都很机械,场面就会显得单调且乏味。然而,对于职业选手来说,最重要的是赢得比赛胜利,所以只要有助于击败对手,那这种打法就是成功的,至于打法有无变化,比赛场面好不好看,这都是其次。  相似文献   

8.
一从更高的击球点回球,用大力球进行攻击现代网球已被速度化了,漫不经心地击球已不适合要求,世界网球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在限定场地的广度和球网高度的范围内相互对打。为了避开对手的预测并使对手陷入困境,如不能击出具有一定威力的上旋球,只是机械地打过网去,在多数场合下则难以与对手抗衡。 但是考虑到亚洲人的身高和体力,不能单纯地模仿欧美选手的上旋击球。要设法创造出一种适合亚洲人的特殊打法,否则难以与欧美人对抗。由于身材高大的欧美人与  相似文献   

9.
大侠 《网球天地》2020,(2):102-107
Player 1纳达尔用强力上旋球迫使对手后退,在高点回球说到什么样的上旋球最有效,纳达尔是个很好的例子。在相持球中大家会经常使用上旋,因为上旋不仅能够确保入界,并且具有相当强的攻击性。强力上旋可以借助选手身体重心的移动,且飞行轨迹高,通过球网后急速下落。落地后反弹较高,会给对手回球造成很大的困难,对手不得不后退回球。  相似文献   

10.
正手同侧上旋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你在打正手上旋挑高球的时候, 其实你击球结束时的随挥动作 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左侧结束(假设你是右手持拍),通常这是我们的教练所提倡的;另一个则是在右侧结束,也就是在你的右肩上部或靠近耳朵的地方结束。这第二种打法我们把它叫做正手同侧上旋球。你如果留心一下比赛就能注意到:桑普拉斯、大小维廉姆斯,达文波特等世界高手已经在使用这项技术了,而且它已有了取代传统正手上旋挑高球的趋势。 这项技术经常应用在以下五个环节上:1.在奔跑中大幅度地拉上旋球;2.对手回击打到己方底线的速度快、力量大的球;3.打穿…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10,(12):92-94
本篇为各位球友介绍的是直板正胶打法中一项非常实用的发抢套路,即正手发逆侧上旋急长球后接正手进攻。正手发抢套路是直板正胶打法的主要得分手段,从细节上看,用正手击打上旋球与下旋球的技术动作和击球效果都有所区别:突击下旋球时,选手的动作幅度小,出球速度快,突然性很强,击球的弧线很长;击打上旋球时,撞击的成分更多,由于正胶胶粒的特性,回球弧线更加低平、更为下沉,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球很“贼”,球在落到对方球台之后向下“栽”的趋势比较明显,对方在判断回球落点时也会容易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12.
双打黄金组合的阵形往往坚不可摧,不管平行站位或是前后站位,两人之间都好像拉了根纽带,想要攻陷对手城池,唯有切断纽带瓦解他们铜墙铁壁的阵形。前后站位阵形本方前后站位 VS 对手前后站位压迫后场对阵前后阵形的基本打法是,猛力攻击对方的后场选手,迫使对方回球没有攻击力,再由本方网前选手截击或高压来一锤定音。这种模式的打法关键要看后场选手能否连续打出有质量的斜线球,给网前选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工具简陋、训练水平较低,以乒乓球攻球为主的打法在世界乒坛并不盛行,相反,倒是以防守为主的削球打法常常以柔克刚制胜对手,曾经风糜一时。以致以削为主的欧洲选手在世界大赛中  相似文献   

14.
樊人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2,(6):128-128
挑高球的运用多会出现在双打比赛中,将球高高地挑起越过对方网前的选手.给自己制造上网的良机。单打中偶尔也会使用,当对手回球上网或者回过来的球非常刁时,也会采用挑高球,给自己制造出进攻或者回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全场型选手? What's the all-court player 毫无疑问,全场型打法已经成为网坛的主要打法之一,在发球上网慢慢淡出历史舞台,纯底线型打法又单调乏味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全场型的打法,费德勒和海宁依靠这种打法在网坛获得的巨大成功也让全场型打法拥有了更多拥趸,他们俩也就成为了全场型选手的最明显代表。  相似文献   

16.
穿线磅数     
《网球》2011,(7):22-22
在球拍、球线和穿线磅数中,穿线的磅数是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磅数高低与控制成正比,与击球威力成反比。磅数低,弹性好,力量大,威力也就越大,适合底线进攻;磅数高,对球的控制也就越好,适合网前型打法的选手。  相似文献   

17.
ATP的流派     
在ATP注册的球员有一千多名,法国人格罗斯让是其中之一。他24岁,是法国网球界近来颇引人注目的人物。2001年,格罗斯让成功地通过两次大赛让人们认识并熟悉了他。年初他与同胞克莱门特近四个小时的拉距战让许多行家认定这又是一位底线的天才,然而到了大师赛巴黎站的比赛时,他强劲的反手抽球及妙不可言的网前截击又令观众看到埃德博格的身影。今天,或许没有人会再对网球选手下什么发球上网或底线防守型的定义了,格罗斯让在不问的比赛及不同的对手中采取了最合理有效的打法,结果成功地令自己的世界排名达到第四位。正所谓“球技无定论、打法无界限”。 不过在实际比赛中职业选手通常采取的打法仍是有规律可寻的,就好像在90年代,提起发球上网便想到埃德博格与纳夫拉蒂诺娃,而张德培与桑切斯就是最好的底线防守的典范。如今,发球上网与底线进攻依然是网球运动两种传统打法。前者打法简单明快,观赏性强、后者则能充分体现球员对网球运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双上网攻略     
《网球》2013,(5):96-103
1双上网的利与弊先来说说双上网的好处。在双打比赛中,网球场地有限的宽度,会让处于底线的选手在面对对手双上网时感到"无处可打",几乎没有什么让对手无法碰到球的线路。因此,只能使用一些高风险和高难度的击球技术(例如过网急坠、小斜线、挑过顶高球、大力平击、瞄着边线打直线球等等)来尝试突破对手在网前的封锁。这无疑会增  相似文献   

19.
单打的基本战术是根据个人的技术特点和实战能力,在了解对手薄弱环节,抑制对手、战术优势而充分发挥自己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制订的合理的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本文简单介绍下单打比赛的基本战术:上网型打法、底线型打法、全面型打法(以下均以右手执拍队员为例)。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06,(8)
毫无疑问,球场内所有位置中,网前是我最喜欢的。无论是发球上网,还是抽球随上,一有机会,我总是选择上网。假如你们看到我在比赛里频频冲向网前,那通常意味着我正占据主动。如今上网型打法的球员越来越少了。为什么?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上网型选手,必须得经历更长时间的打磨。像丰富的经验、细腻的网前技术,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去堆积的。比如,对于处理网前球所需要的预判、反应这类能力,你不得不在更多的实战中去提高。对青少年而言,打底线球,当然容易得多,于是,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就放弃了尝试更需要时间磨练的上网型打法,而让自己总是停留在那个"舒服"的底线区域里。下面,我把一些关于网前技术的心得、体会罗列出来,和你们一起分享。首先,我归纳了几条我认为打好截击的要素:■盯球我经常会在业余比赛里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个选手在网前由于太紧张,过分的拉拍后,眼睛却死死地盯住对手,把球打飞是经常的事。先抛开技术不说,打好截击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在于——盯球!■拉拍要短截击技术本身并不复杂,整个挥拍幅度一般不超过两英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