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建杰 《体育教学》2014,(12):44-44
投掷类教学,非但具有一定的高危性,而且它对学习和掌握投掷技术技能的要求也非常得高,对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非常得严。不苛求运动技术的细节,不追循过去竞技体育教学的系统化,努力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玩"的愉悦中,感知、体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投掷兴趣、运动技能和身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崔兆俊 《体育教学》2011,31(1):50-50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多种形式的"火车赛跑"为教学主题,并辅之以一定的教学情境贯穿教学全过程,力图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耐久素质和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与合作精神,让学生在乐中练、趣中练、玩中练。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理念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以游戏为运动技能学习的载体,以趣促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加入音乐元素,为学生的练习增加乐趣。  相似文献   

4.
徐继锋 《体育教学》2014,(12):52-52
设计思路: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乐于参加各种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的生理、心理的特点,结合低段小学生善于观察和模仿动物运动并能做出简单动作的能力,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和应用动作技能三方面整合。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中玩,玩中学"全过程,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从兴趣中找到乐趣、从乐趣中找到学习的窍门,进而喜欢参加各种游戏活动,体验学习模仿动物爬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郁坤玲 《体育师友》2012,35(2):50-51
运动技能教学设计,一方面必须依托学生的"学"有序展开,另一方面,设计的目标、内容与过程又要引领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从这个角度讲,二者之间,如何根据学生学情,最有效的匹配性,将是教学设计过程中所要面对的课题。本文以教学实案为例,试对技能教学设计过程中某些与学生学情不相匹配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期为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达成有效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对上海市高一学生参加东方绿舟国防教育活动中的户外运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户外运动有趣、有收获、对缓解学业压力有益。"身体练习与户外运动技能相结合"、"身体练习与军事技能学习相结合"与"内容的新奇性"是最大特点,学生最希望增加的内容是"野外生存训练"。超过70%的学生认为对增强体质和健康有益,在耐力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对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很有帮助。提高最多的是运动能力、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60%的学生对教育组织方面总体满意,认为存在问题最多的是"很多项目只能看,不能玩,很失望"。  相似文献   

7.
动作或技术的学习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运动技能的重要载体,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常常会因为"淡化技术"或"重视技术"而困惑,而正确理解和把握技术教学尺度,避免教师"为了教而教,学生为了学而练"的现象,真正使学生在动作学习的同时获得技能和发展体能,是运动技能学习方面必须思考的问题。本单元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依据水平三学生接球动作发展特征,以"移动中的接球"为教学内容,分析在"运用"的维度下如何学习动作或技术,获得技能,为球类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褚夫建 《体育教学》2014,(11):58-60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安排上,紧密关注学生的学练情趣,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健康第一”为导向,紧紧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结合水平一儿童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勇于竞争的身心特点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使教学技能情景化、情境内容游戏化,在“闯关”心理驱动下,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思、玩中乐”,情境设置由易到难、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超级模仿”“剪刀、石头、布”“与兔子比跳高”“高人、矮人、超人”“跳房子”“跳过小河”“青蛙跳荷叶”“飞跃高峰”等学练过程中,充分感知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乐趣,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陈翔 《精武》2012,(8):28-28,30
对于体育教学,要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能力,同时还要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育模式上,要改传统的向学生灌注体育技能知识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创造;在课堂角色上,要改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上,要把学与玩相结合,从以前的老师安排变化为学生自己选择,变被动为主动,避免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和"练习机器人"。本文主要围绕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从快乐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索一种让孩子快乐成长的体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育运动乐趣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运动技能教学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可以兼得吗?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运动技能教学和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既然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就无需要求学生非得掌握什么运动技能,只要学生玩得痛决,获得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就可以了,体育教学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吗?而有的同志则认为,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就必须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只是快乐地玩一玩、活动活动就不是体育教学,为了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时候就是牺牲一些…  相似文献   

12.
徐涌 《中华武术》2013,(8):12-14
一、指导思想本设计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发展为重心,把学生主动学习发展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学中采用多种游戏练习形式,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方法和技能。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13.
"补偿性体能"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体育教师有效设计出的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与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或相异的体能。"补偿性体能"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课课练、循环练习、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下降、有效教学理念等历史背景提出的。现今,在补偿性体能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发展出现了瓶颈。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各种知识、技能、技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效果,成为掌握运动技能的一个重要课题,即运动心理中称之为的技能学习的迁移。本文试图通过对"技能迁移"的规律,探索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两翼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文章把这一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武术选项课中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武术技术技能、武术理论的掌握以及对大学生"健康第一"、"终生体育"思想的形成都具有常规武术教学不可比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在水平五(高二年级)羽毛球选项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接触羽毛球运动的时间较短,对羽毛球基本技能的认知较少,羽毛球基础几乎为零。基于这样的学情,在《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各阶段巧设游戏环节,串联球性、技能与体能练习,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习练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强化运动技能的运用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体育教学中掌握运动技能的价值,论述了发现与纠正错误方法在促进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中的重要性。研究分析什么是"5W"程序及如何运用"5W"程序及时发现和纠正篮球技术错误,总结得出在剖析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存在问题时的思维路线和程序,应该首先通过"5W"程序判断错误是属于技术认知错误还是技术运用错误。  相似文献   

18.
程传福 《体育教学》2013,(10):45-46
设计思路: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突出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理念,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让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其身心健康为目的。根据小学生性格特点把水平三的前滚翻与后滚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积极参与,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使学生能掌握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的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9.
秦武 《体育教学》2014,(10):12-1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废报纸、废旧布袋、彩带自制体育教具"袋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转体挥臂的掷远动作。引导学生利用自制器材进行各种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体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20.
郝泉 《体育教学》2011,31(1):33-34
一、"想象"与"现实"之差的原因 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从小有着以游戏为主的体育课经历和周围人们自由参加体育活动的印象,故很容易把体育课理解成是"玩"的课,这是他们头脑中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