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12):39-40
略读课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静观课堂,教师由于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不清,措施不力,略读教学中"置之度外"、"若即若离"、"难以割舍"等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徘徊不前。如何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效率,让略读成为提高阅读能力的演练场?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举例阐述略读课文教学的切入点与教学策略,在"领会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把握‘略’的程度、注重后继学习活动的延伸"等方面为略读课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并不受到教师的重视,其作用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略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略读课文,帮助学生在略读的过程中掌握课文要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过,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种类型。目前,在教学中,教师不知道怎么定位略读课文,导致略读课文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在"略而不简,重在精教"下功夫,以帮助学生习得阅读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构想:略读课文属半独立阅读性质,介于精读课文与独立阅读课文之间,犹如"学法训练营",承担着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之重任。教学略读课文,既要"略导",于方法运用点、内容深悟点、语言训练点、读写生长点等处要言不烦,留给学生充  相似文献   

5.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的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纵观小学的语文课本,我们可以发现略读课文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略读课文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了略读课文的教学。本文将以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为重点来展开讨论和分析,深入地认识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意义,并提出更好的小学语文课文略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智捷 《教师》2013,(13):98-98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小学课本里略读课文的比重不断加大。新《语文课程标准》对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仅在于"粗知文章大意"。因此,笔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和精读课文相结合,重在指导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达到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略读课文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主要存  相似文献   

7.
略读课文是相对于精读课文而言的,锻炼学生的迅速提取信息能力。然而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处理心中无数,甚至无从下手,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想实施好初中阶段的略读课文教学,就必须认清楚现阶段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合理的略读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提高初中生的略读能力落到实处。本文从分析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正确进行略读课文教学两个方面入手,并结合一些实践经验,对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优化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至少一篇略读课文。这些略读课文与单元语文要素、精读课文以及单元"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和习作形成了有机整体。但略读课文的教学决不能打着所谓"略"字的大旗,而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语言品味的多维角度,开掘出与单元训练要素相契合的教学价值点,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笔者对多年来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提出了"略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指出了语文教学中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对促进学生学习,提高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途径。总结出"精略有致"、"教略学丰",是实现"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会铺起课内通向课外的"丝绸之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略读课文教学一直以来处在两难的境地:教浅了,担心略读变成自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深了,课时吃紧,与精读课文混为一谈,给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一定要对略读课文进行全新的认识,积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本文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依托课堂教学实践,科学有效的去实践,从而使略读课文达到预期的目的,促使精读与略读实现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略读"是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而阅读教学却是一种让学生掌握略读方法、提高略读能力的教学模式,两者有本质区别。略读教学的精髓在于,简约而不简单,在不咬文嚼字、精雕细琢的前提下,又能让学生领悟课文思想。  相似文献   

12.
宓开云 《生活教育》2012,(15):70-72
近年来,在专家的引领下,随着对略读课文教学的深入研讨,老师们对略读课文教学意义的认识逐渐清晰,正努力走出精略不分的教学误区。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那么如何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体现“教略学丰”呢?笔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必须寻找一个立足点,根据单元学习目标和教材特点设计(精当)的练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相似文献   

13.
穆健 《甘肃教育》2013,(22):93-93
《祖父的园子》一文以清新、活泼、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童年趣事、景物的追忆和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课文选自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茅盾如此评价这篇课文:“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祖父的园韵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到略读课文中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本课的教学需要准确地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徜徉在多彩的风土画卷中。  相似文献   

14.
略读课文的教学,通常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精雕细琢,面面俱到——略读课文精读化。第二,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略读课文泛读化。第三,信马由缰,开放过度——略读课文自读化。1.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原则。2.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思维。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关注语言表达、重视语言积累。4.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编排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随着年级的升高,略读课文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到了四年级,每组课文里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已经平分秋色,可以说略读课文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量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讲故事"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训练的重要载体。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故事类课文的语文要素主要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要讲好故事类课文,教师就要依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借教材提供的各种支架,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内容,厘清故事顺序,丰富故事语言,完整、有序地讲述故事。  相似文献   

17.
目前,略读课文的教学大多陷人了误区,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略教略学。即把“略读课文”中的“略读”同“略读能力”中的“略读”混为一谈;以为既然是“略读”,那么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粗略地感知一下课文内容就算万事大吉。这种教学不但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非常肤浅,而且使学习方法得不到迁移、运用,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二是精教精读。即以为既然略读课文是语文教材中和精读课文一样重要的课文类型,  相似文献   

18.
略读课文教学一直以来处在两难的境地:教浅了,担心略读变成自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深了,课时吃紧,与精读课文混为一谈,给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一定要对略读课文进行全新的认识,积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本文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依托课堂教学实践,科学有效的去实践,从而使略读课文达到预期的目的,促使精读与略读实现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设置略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略读课文的功能与定位,遵循自主、激趣和实践的原则,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0.
正一直以来,略读课文教学研究"门庭冷落"。老师们摸着石头过河,演绎着略读课文教学不同版本的故事。有的教师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同等对待,教学精雕细琢,一点也不含糊;有的教师因略读课文不作为考试内容,而将其视为"闲文",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学"花落无痕""雁过无声";有的教师为了给精读课文腾出更多时间,将其弃之课外。略读课文教学的一度边缘化,衍生出"自由解放、若即若离"等诸多教学乱象。近日,笔者参加湖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