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需要细心去发现美,用心去创造美。运用智慧在"美的富矿"中挖掘,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还给学生,赋予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与艺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通过构建视觉、听觉、本体感觉三维立体模式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对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对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我们应用恰当的方法去唤起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灵感与欲望,用适度的难点去激发学生对美的探索与追求,从而把学生对美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表达美、创造美的感性表达,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课来源于实践,和大自然、社会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当广泛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提供创造美、鉴赏美的广阔天地。本文从数学课堂的各个方面去发现美,提出了在数学课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育现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小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蒙教育,培养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初步能力。这里,我仅税在对大自然观察与描写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谈一点初步的体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孩子们步入大自然,常会对大自然的奇观异景自然地发出赞叹,说明他们是爱美的,而且是能发现美的。但是由于年  相似文献   

6.
园艺课程教学中的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育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获得健康成长。在中学园艺课程教学中进行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这方面做了以下一些探索,颇有成效。一、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园艺与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大自然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它的美主要表现为形状美、色彩美和声响美等,是一般美感中最基本的形式。初中学生对大自然充满着好奇。我结合《认识十大名花》、《绿化环境》等内容的讲授,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指导他们去观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一一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三百余篇文章,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教材中生动的生活情趣、丰富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形式,去提高学生认识美、理解美、辨别美的能力,给学生以美的陶冶。 小语教材中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诗歌和文笔优美的科学小品,生动地再现了自然美。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的月亮湾(《月亮湾》),“举头红日尽,回首白云低”的华山(《咏华山》),美丽壮观的海上日出(《海上日出》),神秘奇特的双龙洞(《记金华的双龙洞》),篇篇课文把大自然的美再现在学生的眼前。教师要善于从那奔腾江河、巍巍青山的描绘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阳刚之美,从那袅袅垂柳、潺潺流水中去体味大自然的阴柔之美,从而激起学生向往自然,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改造祖国河山、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正>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秉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凝聚观察和理解的智慧,让学生在课文中去发现音韵美,认识人性美、自然美;引领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发现美,学会欣赏美;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用美的情感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并在写作中掌握创造美的形式,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热爱自然的美德,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初中化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美、渲染美和创造美。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去揭示知识中包含的美,通过各种方式竭力使学生去领略美,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中应从下面四个方面揭示美,进行美育。1.揭示教材中自然美、创造美的内容,进行美育大自然千姿百态,是审美教育的“百科全书”。教材中反映大自然美的内容,无疑也是进行美育的极好材料。如:“碳酸钙”一节所介绍的广西桂林地区岩洞内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封里有彩图)。教师在讲授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  相似文献   

12.
在生活当中,美虽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也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美,这样才能使美这一元素丰富起来。而且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生活的乐趣,从而去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热情。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来说也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去叩击美的这扇大门,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寻美”之旅的愉快、满足感。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美育教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在物理教学中,要逐步加强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美的鉴赏、美的爱好,以及对美的追求。在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要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科学的美、物理的美,从而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艺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平台,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学习体验的空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5.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以情感人,情在理中,它通过美的形象的具体感染。让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和影响。我们的语文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着作者进步的审美理想。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宝藏。通过语文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去采撷、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在美的探讨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并激起他们对丑的憎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引领学生去发现这种美.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的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美的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正>学生无论在大自然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美的事物。但是每个人对美的感受不同,存在着自觉或不自觉造成的差别。一个人如果能自觉地培养自己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没有一定的美学知识是不行的。这也恰恰是我们开展美育的首要条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美育,自己首先要有一双认识美和发现美的慧眼。于是,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美学知识,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运用美学思想方法指导小学数学的解题教学,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中充满了美,而数学之美则更加突出地表现在数学解题的教学中。 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数学美的思维能启发引导我们去直觉思维产生灵感,从而使思维过程跃过分析推理的细节,凭直觉去发现问题的本质。美的观点一旦与数学问题的条件、结论的特征相结合,思维的主体就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审美直觉,从而确定解题的总体思路或入手方向。所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发现数学美,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数学美也将在解题过程中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每当遇到作文课,就会听到"没意思""写作文真难"的烦恼话.写作真的是"难于上青天"吗?我认为不.只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解决这一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对于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老师就要引导他们去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学不吸引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抓住"美"的教育、"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美的教育强调感受、感悟,让学生从美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美的人、事、物、情、理、景,去感受、去热爱、去效仿。美的教育就像一座桥,引导学生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学会让语文课拥有"美"和"美感"。一、呈现美,让教学语言有味《说文解字》说:"羊大为美。"中国古代的诗评家以"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