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用信念去开启,用心血去铸造,用岁月去打磨,用成功去证明。 ——题记  相似文献   

2.
王晓燕 《上海教育》2009,(21):61-62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与老师交流,有事没事愿意找老师说说话,有时为了一丁点的小事,全班学生都围上来,七嘴八舌讲个不停,你制止了这个,那个又开讲了,有些学生找不到机会说,会拽着你的衣服跟在你的后面,非得等待机会说出来,有时你不在现场,他们会成群结队到处找,一种不说决不罢休的执著,让你没法拒绝。当你耐心听完了,或许已耽误了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打乱了上课的思路,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走出课堂后     
上课铃响了,我刚走进教室,只见好几个学生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作好课前准备,似乎在议论着什么,还没等我开口,那几个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魏老师,天上有彩虹。…‘还是一个圆圈形的呢,就在那边。”另一个学生一边插嘴说,一边比划着,其他学生一听立刻议论纷纷,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4.
两只小馋猫     
我们班的端木是鼎鼎有名的小馋猫,你看,他上课吃东西的花样多么有趣呀!  相似文献   

5.
匡慧娟 《中国德育》2007,2(2):75-76
五(6)班的H、L几个学生可是全校闻名,我还没接这个班的课就耳闻了他们不少“故事”。为能“镇住”他们,我做了很多“课前准备”。一个多月下来,虽然每节课他们都要让我格外费心,但我总算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6.
周忠旭 《班主任》2009,(3):39-39
“上课!”“起立!”“老师好!”我没有回应他们,因为有几名学生仍然低头在做课前准备,我等了几秒钟。他们似乎并未察觉,于是我以平和的口吻问:“有的同学在低头做准备,难道你们是这样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吗?”  相似文献   

7.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强调孩子的早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也有“三岁看老”这一说法。狼孩的故事也说明人的某些潜能如果没被及时开发出来,以后只能是劳而无功了,正所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对于学生记忆力的培养也是越早越好,特别是在语文的教学中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上课做好充分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上课准备包括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上课准备”的总要求是:“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施这一标准呢?  相似文献   

9.
昨天,电话里娘告诉我,村里要盖居民楼了,门前土坡上的柿子树被伐掉了。听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两行眼泪,我是深爱那些老树的。我童年的很多时光都是在它们的怀抱里度过的,现在想起它们来,一枝一叶,历历在目啊!  相似文献   

10.
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童年,仿佛握在手中的鸽子,一松手就给放飞了,剩下的是美丽的叹惋和追忆的留恋。揣在怀里的,如缥缈的轻纱,薄薄的烟雾,来得措手不及,去得懵懵懂懂。记忆的芽,像一只只结茧的蚕,天真稚嫩地蜷缩在茧里,慢慢放飞悠长的思绪。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乡下度过的。说起来实在让人寒碜,但那是贫穷的幸福,傻兮兮的快乐,对当时那个背景下的孩子来说已经是最美的天赐了。那时候,乡村还很闭塞,孩子们最丰富的活动莫过于捏泥人、建小泥房子、坐土飞机、溜冰等。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笑了     
有一天上课,我做课前提问,当问到A同学时,他基础不好,我特意选了一道相对简单的问题,心里知道他足以能答上,结果还没有等他开口,就有嘴快的学生先答了出来,他把书一摔,说:“不会!”我一时间生气,也把书一摔说:“爱会不会!”就走出教室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到高中才有机会碰到男老师。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学校,特级老师、有口碑的老师都是男老师,尤其是数理化。那个时候,他们只教最好的班级最有希望的学生,所以能轮到他们给你上课是一种荣誉。我上高中的时候社会上普遍重理轻文,到文理分科的时候,只有成绩最差  相似文献   

13.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些俗语都表明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关注课前准备,才能实现有效教学,这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尤为突出.做好课前准备,是做一个有良心教师的需要,更是优秀教师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同课比优”即同一年级的几位老师每人上一节同一内容的课,通过课前准备、上课、课后评价等环节。比出最优课及这几节课中的最优之处。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亲眼见到过因为教学参考书没有及时下发,有的教师没法“备课”而不能上课的现象;平日里,把“照抄照搬”教学参考当成是备课的人更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应该大力的倡导教师找回备课中的“自我”。  相似文献   

16.
王保泰 《中文自修》2007,(11):25-25
印象中,我有一条极为挚爱的裤子,凡是重要场合,我总喜欢穿它。穿得久了便有点老化,裤腰上的扣子渐渐地开始松动,终于有天掉了下来。那时没想什么就拿起针线把它又缝了上去,而后照着镜子自夸了一番。不经意间想起了一件挺耐人寻味的事。  相似文献   

17.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想要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课前准备显得更加重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们备课时的立足点不再是"我想怎样去讲这堂课",而是已经转变成了"我的学生们希望我怎么去更有趣地讲这堂课"。本文将立足于笔者自己开展过的一节公开课,试探究教师们在备课时应更加重视备学生。  相似文献   

18.
参加教育十多年的我,从开始上课到专职学生德育教育,点点累积,感慨颇深,每学期处理问题学生不在少数,孩子们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犯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使孩子们不犯或尽可能少的犯同样的错误。以达育人之目的。现就对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与同仁做一交流。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研讨、课堂竞赛中大多采用"借班上课"的授课形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文章结合江苏省初中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提出"借班上课"课前准备需做到"六个一",以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亲眼见到过因为教学参考书没有及时下发,有的教师没法“备课”而不能上课的现象;平日里,把“照抄照搬”教学参考当成是备课的人更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应该大力的倡导教师找回备课中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