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引入,并指出: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  相似文献   

2.
注重“数学探究”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本结合笔一学期两个模块的教学实践,论述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数学探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当然,考查的探究与探究性学习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由此可见,数学探究作为数学的—种思想方法,它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数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又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刚刚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明确提出“数学探究”.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  相似文献   

7.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条件,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探究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悟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其特点如下:(1)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探究性学习易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探究,不断产生新问题;已解决的问题又成为提出新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发深一层次上去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9.
程良勤 《今日教育》2004,(12):24-25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并不是对知识的直接接受、占有和复现的过程,而是对所学知识能动地选择、加工和改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的教学情景,会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目前使用的高中实验修订本(必修)教材中,给出的探究性学习课题总共只有5个,  相似文献   

12.
按《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探究是指“探索研究”,即努力找出答案、解决问题.《辞海》对探究的解释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用很大的篇幅提到“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由此,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教学中不应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应切实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深入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从知识的引入、公式的形成、知识的应用等方面艺术地引导学生去诠释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4.
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思维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数学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主要在于学生的学,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并不都是因为问题本身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方式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障碍.这种思维障碍的形成既有教的因素也有学的因素.从教的因素来说,如教师是否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否设计合适的探究内容;是否保证探究时间和空间;探究过程是否进行合理的指导;对学生的探究是否给予积极的评价等等.但本文侧重于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着重研究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所形成的主要思维障碍及克服这些思维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数学探究是中学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探究的数学问题应该主要来源于教材,来源于日常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内涵本质、变式拓展的探究,以达到透彻理解所学知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数学探究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因此数学探究不能舍近求远,好高骛远,要源于教材,从书本中挖掘探究素材;要扎根课堂,从日常教学内容中提炼探究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最近听的一节公开课(课题是高中数学选修2—1第2.2.2节:椭圆的几何性质)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数学探究即指数学探究性课程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帮助下,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  相似文献   

18.
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它是研究性学习方式之一,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品格。数学探究课题选择是完成探究学习的关键,如何创造数学探究课题已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  相似文献   

19.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认为:理论探究法是通过理论探索和演绎(或归纳,或类比)研究.来发展已有的概念,诱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的本质和规律。理论探究法是耳聋学生掌握数学规律、形成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住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精心设计诱导问题.始终贯彻情意因素,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每一  相似文献   

20.
谌登玉 《贵州教育》2010,(10):36-36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引导、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会把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分类,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几次探究活动,搞几个专题训练,结果探究问题成了“探究题海”;或仅限于探究性学习的“一招一式”,其操作流于形式;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结果性知识的获得,而忽略了探究的过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无从谈起。笔者以为,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